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家长要珍视儿童的好奇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许多过了而立子年的人,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我这辈子算完了,年轻时荒废了学业,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学啥都晚了,眼下的一丝希望就只有靠孩子了”。
  所以把自己人生的一切都寄托在在孩子身上,为了让孩子成龙、出人头地,在物质上绝对保证,精神上决不放松。他们常常把孩子关在小天地中,按照自己设计的一套模式来塑造孩子,用填鸭式方法让孩子学习。
  这个辅导班出来,又进那个培训班,剥夺孩子的一切课外文体活动、一切创造性活动。对孩子的好奇心、创造性斥之为“胡闹”、“贪玩”,从而抹杀了孩子的创造性和天真的想象力,使孩子变得木呆迟钝。
  西方有句谚语“惊奇是研究之父,成功之母”,儿童是幼稚的,他们的天性之一就是好奇,好奇是求知的嫩芽,好奇中包含着幼小心灵对未知世界的追求,对人生乐趣的渴望,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动力。
  幼儿只要不是傻子和白痴,就很容易对周围的事物发生兴趣,对每个未知东西都要打个小的问号,都想通过自己的行为给予解答,对于孩子萌起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做父母亲的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充分的发挥,这个儿童有朝一日就会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发明家爱迪生很小的时候,对周围各种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每样东西他都想动动、看看,每件事物都想问个为什莫,弄出个究竟。爱迪生六岁时,为了弄清闹钟指针摆动和自鸣的道理,趁父母亲不在家时,他把自己家里的闹钟放在地上拆成一个一个零部件,自己也闹得满脸油泥,他的父母亲回来后,看到这种情况不是大声训斥,而是同他一道把闹钟装起来。
  并高兴的夸奖儿子“你真是个小钟表匠”,并给儿子讲明钟表会走和自鸣的道理,从而培养了孩子进取和探索的毅力,为儿子成为发明家奠定了基础。
  然而,不少父母却不理解或不珍视儿童的好奇心,有的不予理睬,有的随便支应,有的反加训斥。在孩子兴趣和热情的幼芽刚刚萌发时就把它扼杀。
  有这样一个父亲,小儿子在沙滩上建筑了一座“城堡”,兴致勃勃地跑去告诉爸爸,这位父亲很不耐烦地说“胡闹”。儿子央求他去看一看,他来到沙滩,一脚踢到了“城堡”,还责骂儿子弄脏了衣服,这位粗暴的父亲也许不知道,他的行为,正像一瓢冷水,浇灭了儿童求职的欲望,挫伤了一颗宝贵的充满创造欲的幼小心灵。
  儿童的好奇心,是由力图弥补已有知识与未知领域的差距而产生的,是求知的一种表现。对少年儿童来说,这是获知的必要条件,对青年人来说,则是进入创造的必须条件。
  华莱斯在评论达尔文何以得到成功时说,达尔文“具有永不静止的好奇心,他想知道每一件事物的“目的”、“原因”和“方法”,这种好奇心似乎永远没有减少过他的力量”。
  对于儿童的好奇心我们不仅要珍视它,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它。怎样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呢?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好奇心“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鼓励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它不可避免地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一种严重的错误”。
  因此,让儿童和学生多看具有直观兴趣的实验,比从抽象的闷罐里得来的二十个公式更有价值得多。我国幅员辽阔,风景优美,动植物繁多,有目的的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观赏大自然中奇妙的动物、植物,观赏我国千姿百态的建筑群体,到工厂参观,都可引起儿童极大的求知热情。
  对他们萌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做父母的要竭力保护、积极引导、对待儿童由于好奇而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给予正确的简明易懂的回答。就是一时解答不了的问题,也不要胡乱支应,更不能动辄训斥。
  当然,我们讲的好奇心不是胡闹式的猎奇,是科学的好奇心,求知的好奇心,这是每个家长应该注意的。让我们每一个有心培养儿童好奇心的家长,都记住爱因斯坦“妨碍青年人用诧异的心情去观看世界的那种学校教育,完全不是通向科学的阳关大道”的至理名言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757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