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论小学数学自主课堂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对小学生而言,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探索、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对提高其数学水平有重要作用。本文简单分析了小学数学自主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重点讨论了几点关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以供诸位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主课堂 问题意识 培养
  从当前小学生数学解题情况来看,他们普遍不会解决灵活多变的数学问题;在问题以常规的形式出现时,他们很快就能够得到答案,而当同样的问题换了一种说法时,他们就不会做了。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思考,缺乏从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看待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问题思维,加强学生对问题的应变能力,从而逐渐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自主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1.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小学数学自主课堂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充分融入到课堂当中,这恰好与自主课堂相适应。当学生具备问题意识时,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进一步获得问题的答案和解决方案。
  2.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独立思考后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学生会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发现自己思考中存在的不足,并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进而不知不觉转变自己的解题思路与学习方式。
  3.推动教学改革发展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也是新课标、新课改对教师的明确要求。在个性化教育的发展背景下,教师更加需要通过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探索精神,使学生从知识的受动者转变为主动学习者。
  二、在小学数学自主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策略
  1.营造和谐氛围
  从小学生的心理及年龄特点来看,他们普遍对未知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但同时,他们也会对学习保持“三分钟热度”。在数学自主课堂中,教师要想让学生保持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就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数学、喜爱数学。其一,转变自身教育观念,坚持以生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其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一学生,日常教学时除了关注数学能力强的学生之外,还要重视数学学困生,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之处,建立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并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其三,加强师生间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同时,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况下,将教学重点置于如何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而不是关注学生为什么不能独立解决。例如,在三角形教学中,数学学困生对三角形稳定性的学习表示困惑,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学困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让他用三个可以连接的木条组接三角形,并鼓励他尝试拉一拉,看三角形是不是发生变化了,再对其操作进行积极评价,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他们从心里认可数学知识[1]。
  2.创设问题情境
  大量研究表明,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的学习环境中,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要注意的是,问题应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且具有适当的难度,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例如,在有关分数计算的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如下问题情境:“植树节快到了,学校购置了一批树种,总共有600颗,给一年级学生分配了,给二年级学生分配的比一年级的2倍少20颗,给三年级学生分配的比二年级的多40颗,剩下的平均分配给了四、五、六年级,那么,每个年级分别能种多少颗树?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分配这些树种呢?”以此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计算,并加强学生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建立学生对分数实际应用的认识。此外,教师也可以将创设问题情境的主动权交于学生,转变问题提问方式的固定性,增加问题的开放性,使问题与自主课堂相适应,以此发散学生的问题思维。例如,在混合运算的教学中,给出问题的一部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与所掌握的知识对问题进行补充:“超市打折促销,原本卖12元一盒的酸奶打8折,原本卖24一提的卫生纸打7.5折, , ?”自己出题自己做。这样不仅能够综合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认识,从而实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2]。
  3.指导学生质疑
  小学生普遍不会从多种角度提出质疑,也不具有质疑问题的主动性。因此,教师除了创设问题情境之外,还要通过课堂实践指导学生学会多角度质疑,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自主探索。其一,加强数学教材文本阅读,引导学生从数学公式与符号的角度质疑,如在梯形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梯形面积公式与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异同之处质疑;其二,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引导学生从数学问题解决方法的角度质疑,如在路程问题的教学中,先给出几种不同的解法,再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不同的解法可以得到相同的结果;其三,加强教学评价,引导学生从数学问题的结果的角度提出质疑。
  需要教师注意的是,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而是应启发学生质疑,在指导过程中多问学生“为什么”,从而逐步使学生通过指导学会从多角度看点问题。另外,教师还应认识到提问题只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才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让学生将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反复对折几次并打开,提问学生:“你发现了什么?”要求学生围绕此问题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由此引入圆心、半径的教学。此时,让学生在圆形纸片上画出圆的半径,并用红笔画出圆的一条折痕,再次提出问题:“可以画几条?你从中能够发现什么?”“每一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以此引入直径教学,并让学生猜想“同一個圆中,半径和直径的长度有没有关系?如果有,是什么关系?”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渐形成问题意识[3]。
  参考文献
  [1]李善刚,孙悦.小学数学自主课堂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20):133.
  [2]姚富奎.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新教育时代,2015,11.
  [3]陆敏茜.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18):4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69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