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比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 观察胆囊结石采用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行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80位胆囊结石确诊且符合手术指征病患,按照术式差异分为两组,比较手术安全性、术后恢复速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操作下观察组手术耗时、出血量更少,术后更快排气、下床并出院;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远低于对照组的20%。结论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安全性更高且由于切口较小患者可更早恢复,在胆囊结石的治疗中更具推广价值。
  关键词:胆囊结石;腹腔镜;术后恢复
  【中图分类号】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2-086-02
  传统临床操作中认為开腹胆囊切除术能够通过打开腹腔的方式更明确的观察胆囊状态,让结石能够被更彻底的清除[1]。但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的推广让开腹手术存在的术后疼痛、感染等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微创理念的应用为胆囊结石手术提供了新的方向[2]。本次研究以对比形式观察了两种保胆取石术式的效果差异。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年1月至8月期间收治的胆囊结石住院病患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两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区间处于41-69岁,平均年龄(56.17±2.98)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为24:16;年龄区间处于40-67岁,平均年龄(55.84±3.17)岁。组间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纳入标准:经患者本人签字同意手术、胆道通畅、胆囊管中不存在息肉样病变或结石嵌顿[3]。
  剔除标准:存在上腹部手术史、胆囊癌、胆囊收缩功能异常、胆囊严重炎症反应、凝血功能障碍者。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应用开腹术式治疗,为病患气管插管后全麻,手术切口选在右侧肋缘下方,将腹腔逐层打开后牵引胆囊至切口位置并固定,按照B超诊断显示的结石大小将胆囊底切开,彻底吸净胆汁并注入生理盐水。通过胆道镜将结石充分取出,观察到胆囊内流入清凉胆汁后将其缝合(4-0可吸收线),将腹腔积液充分吸出后将腹腔逐层关闭,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
  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术式治疗,为病患气管插管后静吸复合麻醉,手术切口选在肚脐下方10mm处,在弧形切口处置入Trocar(10mm),控制压力处于12-14mmHg之间建立人工二氧化碳气腹。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置入Trocar(5mm),在剑突下置入Trocar(10mm)。将带线细直针根据胆囊底位置插入,使胆囊牵引到腹前壁,将胆囊固定。按照B超诊断显示的结石大小将胆囊体交界与胆囊底切开,从Trocar(5mm)处将胆道镜插入并将结石取出。观察到胆囊内流入清凉胆汁后将其缝合(4-0可吸收线),将腹腔积液充分吸出,人工气腹中的二氧化碳排出后将Trocar依次拔出,将腹壁戳孔闭合后结束手术。
  1.3观察指标[4]
  从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两方面判断手术安全性;从术后排气、术后下床活动、术后总住院时间判定术后恢复速度。观察患者术后恢复状况,统计因手术出现切口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盆腔积液、腹腔内出血的病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手术安全性及术后恢复速度相关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n(%)]表示,以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
  对照组手术总耗时(71.46±5.94)min,术中出血量(184.73±21.94)ml,术后(31.8±3.60)h后恢复肠道蠕动(排气),术后(29.47±2.98)h可自主下床活动,术后共住院(7.64±0.42)d;观察组手术总耗时(60.88±6.71)min,术中出血量(63.49±8.32)ml,术后(18.86±2.75)h后恢复肠道蠕动(排气),术后(12.49±3.04)h可自主下床活动,术后共住院(4.94±0.51)d。观察组手术及术后恢复各项数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2并发症
  对照组术后出现4例切口感染、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盆腔积液、2例腹腔内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0%(8/40);观察组术后出现1例粘连性肠梗阻、1例腹腔内出血,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2/40)。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我国胆囊结石的发病率可达到8%以上,传统胆囊切除术是治疗的金标准,但随着医疗技术的进展,保胆取石术的应用频率逐渐增加。目前临床术式可分为传统开腹保胆取石术以及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两种。开腹手术下术野清晰,能够彻底将结石取出,但存在手术切口大、术后恢复慢的明显缺陷;而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优势明显,但对手术操作者的要求较高,部分医院并不具备腹腔镜手术的推广实力。
  具体而言,开腹保胆取石术需要在右肋缘下方做手术切口再切开胆囊,通过胆道镜将胆结石取出,在肉眼操作下胆囊结石的取出存在盲区,可能由于未及时取出微小结石而导致残留率偏高,复发率无法有效控制。同时,手术切口可达到4到6厘米,术后恢复较慢,容易出现术后感染情况。腹腔镜操作下,胆道镜与腹腔镜的联合应用可通过纤维内镜技术将结石取出,对患者的器官及组织功能最大程度加以保护,手术切口小、安全性高是其最大优势。除此之外,由于开腹手术对患者的肠道功能产生了较明显影响,术后患者往往需较长时间才可正常排气并恢复自主活动功能,术后进食较晚,因此术后身体整体恢复速度相对较慢。
  根据研究结果,在腹腔镜手术下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更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且该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控制在5%。证实了腹腔镜保胆取石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哲. 内镜取石术与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07):130-131.
  [2]郭琳,杜斌. 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5):90-91.
  [3]康世文,王小蓉. 腹腔镜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对比[J]. 中国农村卫生,2017(18):21.
  [4]陈宏宇. 腹腔镜保胆取石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观察[J]. 社区医学杂志,2014,12(08):81-8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36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