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化学微课教学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微课有别于传统的单一资源类型的课例,是在这些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课例。对学生开展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微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现状,从学生的角度、视野判断高中化学教材中适合微课开发的素材,从而进一步明确高中化学微课资源开发的任务、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微课教学 高中化学 问卷调查
  “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重点、难点、考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设置的相关资源及进行的教学过程的有机结合体。微课有别于传统的单一资源类型的课例,是在这些教学资源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课例。
  作为中学的一线教师,我们会开发、制作一些微课,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但是,随着对微课的深入了解,以及微课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却有了一些疑惑和反思:学生对微课究竟持有什么态度?哪些教学素材更适合微课教学?怎样做出一个好的微课?……
  对比,我们对本校学生开展了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微课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现状,从学生的角度、视野判断高中化学教材中适合微课开发的素材,从而进一步明确高中化学微课资源开发的任务、意义和价值。
  一、问卷编制与发放
  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和网络调查,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参照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必修2、选修4、选修5),并听取本校高中一线化学教师的建议,初步编制了调查问卷;然后提交给市、省专家审核、评阅,删除不够合理和表述模糊的部分,增加相关性更高的条目。
  我们分别设计了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问卷,主要内容均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共性内容,旨在调查学生接触微课的时间、对微课教学的认可度以及是否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学习中困难的习惯等情况;第二部分三个年级各不相同,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设置。问卷的题型分为封闭式选择题和开放式问答题两类。
  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南京市中华中学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各一个班级的学生。其中,高一为任意选取的一个班级,高二、高三是在选修班中任意选择的一个班级。
  本次调查共发放纸质问卷112份,回收有效问卷111份,回收率为99.11%。其中,高一发放44份,回收44份,回收率为100%;高二发放28份,回收28份,回收率为100%;高三发放40份,回收39份,回收率为97.5%。整体的男、女生比例接近1∶1。
  二、调查情况与分析
  (一)学生对微课情况的了解
  主要是选择题第1、2、3题(如下),三个年级的题目相同。
  1.你接触微课的时间有多长?()
  A. 6个月以内
  B. 6个月~1年
  C. 1年以上
  2.你喜欢老师用微课教学吗?()
  A. 非常喜欢
  B. 喜欢
  C. 不喜欢
  3.你怎样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A. 问老师
  B. 和同学讨论
  C. 利用网络资源
  D. 其他
  调查情况见表1。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86位学生接触微课的时间在6个月以内,占比77.48%,说明微课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鲜事物。非常喜欢和喜欢老师用微课教学的比例达80.18%,可见学生对微课的接受度和期望值都很高;且从高一到高二到高三,比例由65.91%到78.57%到97.44%,说明随着学习要求的提高和学习能力的增强,学生对带有个性化色彩的微课教学需求度在提高。对学习中的困难,学生首选的解决办法是“和同学讨论”,紧随其后的是“利用网络资源”,可见,学生有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意向,即微课资源的开发有一定的受众基础。调查还发现,相比于课堂教学,学生更愿意将微课用于课后复习,这也与微课适应差异化学习的特点相吻合。
  当然,不可忽视的是,还有19.82%的学生不喜欢微课教学,说明微课的推广使用仍需克服一定的阻力和困难。在与这部分学生的访谈交流中了解到,他们不喜欢微课教学的主要原因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这种学习方式互动性差——人机对话完成学习过程,中间遇到某一点的思维障碍时,机器不会按照人的理解进行讲解,导致学生的思维有时不能完全和微课的逻辑相融合,适应这种知识的獲取方式有困难。另一个方面就是传统课堂学习和老师面对面进行,除了知识的讲解,老师呈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也有利于学习的持续进行;而用微课进行学习,会让人觉得知识冷冰冰的,没有温度,从而失去学习热情。
  (二)高一学生微课教学调查
  对于刚进入高中的高一学生来说,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落差经常影响他们高中化学知识的学习,所以高一问卷的第4题是关于初、高中知识衔接的问题:
  4.为顺利完成初、高中的衔接,你是()
  A.上课外辅导班
  B. 自己复习
  C. 利用学校开设的衔接课程
  D. 利用有针对性的网络微课
  调查显示,22.73%(10)的学生选择上课外辅导班,47.73%(21)的学生通过自己复习完成,18.18%(8)的学生觉得学校开设的衔接课就能达到要求,只有2.27%(1)的学生选择利用有针对性的网络微课。这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自主利用教学资源学习的习惯,同时说明初、高中衔接的微课资源可能存在不足。
  第5题至第9题主要了解学生学习必修1中几个重要知识点(第5题:离子反应;第6题:氧化还原反应;第7题:物质的量;第8题:典型物质性质的学习方法;第9题: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困难。分析数据发现,对于离子反应的学习难点,18.18%(8)的学生认为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25.00%(11)的学生认为是离子间反应规律的理解,20.45%(9)的学生不会判断离子共存情况,20.45%(9)的学生对物质在水溶液中以什么微粒形式存在认识不清。而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难点相对集中:47.72%(21)的学生认为主要问题在计算。对于必修1中特别重要的元素化合物部分,38.64%(7)的学生依靠死记硬背,同时,近三分之一的学生觉得学习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困难在于太琐碎。   第10题调查学生更愿意利用微课进行哪些方面的学习。11.36%(5)的学生用于新课学习,15.91%(7)的学生用于理解学习重难点,29.55%(13)的学生用于课后复习,20.45%(9)的学生用于化学实验演示的学习。
  第11题是开放性问答题,意在了解学生眼中必修1和必修2中适合通过微課学习的内容。调查情况见表2。
  从上述调查数据可知,高一学生的化学学习中存在很多共性的需求,反映了微课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不同的学生对于微课有着不一样的期望,不同课型和内容的微课呈现方式需要多样化。如果能建立完整的微课资源库,便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更大的空间。
  (三)高二学生微课教学调查
  高二问卷的第4题调查学生选修4中“化学平衡”的学习困难。42.86%(12)的学生无法准确判断平衡是否发生移动;35.71%(10)的学生感觉平衡过程看不见、摸不着,太抽象、难想象,难以建立解决化学平衡问题的典型模型;而21.43%(6)的学生函数意识弱,不能根据图形获取和平衡有关的有效信息。
  第5题调查选修4中“电解质溶液”的学习困难。39.28%(11)的学生表示,当溶液中有几种电解质时,不会比较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大小;42.86%(12)的学生不能将溶液宏观的化学现象与微观的微粒变化及化学符号表示的等式建立联系。
  第6题调查选修4中“电化学”的学习困难。39.28%(11)的学生认为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比较困难,39.3%(11)的学生进行有关原电池和电解池的计算时容易出错,42.86%(12)的学生对原电池、电解池工作后相应的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变化情况没有直观的印象。
  可见,学生对抽象思维要求较高的化学原理部分知识普遍感觉难度较大,而且每个学生学习的困难又不完全一致。若将难点内容做成可以反复播放、观看、揣摩的微课,则更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第7题调查有机化学(选修5)的学习困难。32.14%(9)的学生对重要的有机官能团的性质不熟悉;50.00%(14)的学生觉得有机反应条件多,完成有机反应时条件选择困难,合成时难以找到最佳路线。可见,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学习的微课需求,更多地体现在官能团反应时断键方式的呈现和重要有机反应现象的再现上。
  第8题调查学生如何进行“补差”。53.57%(15)的学生希望通过自己复习来解决,42.86%(12)的学生希望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在线微课。
  第9题调查学生对于微课的使用意向。35.71%(10)的学生觉得微课可以用于课后反复、随时地学习,60.71%(17)的学生觉得微课可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第10题是开放性问答题,意在了解学生眼中选修4和选修5中适合通过微课学习的内容。调查情况见表3。
  (四)高三学生微课教学调查
  高三问卷主要围绕江苏高考化学试卷(以2018年的试卷为例)的题型设置问题,涉及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化学平衡、工艺流程、有机化学、综合计算、实验方案设计、证据推理等。
  第4题调查高考卷选择题第14题——电解质溶液相关的难点。28.21%(11)的学生常常不知道混合溶液中哪种微粒的电离平衡或水解平衡影响溶液的性质,41.03%(16)的学生不会判断混合溶液中各种微粒相互影响导致微粒发生的变化及变化后浓度的大小。
  第5题调查高考卷选择题第15题——化学平衡相关的难点。35.90%(14)的学生表示还没有建立合理的平衡模型来定性分析和推断化学平衡状态;56.41%(22)的学生不能熟练运用勒夏特列原理判断选项中的设问,判断等效平衡时经常失误;7.69%(3)的学生对Qc和K值的定量计算不熟练,对有关定量的选项把握性小。
  第6题调查高考卷选择题第16题——工艺流程题的难点。超过一半的学生(20)不会将生产原理与所学化学知识建立联系,不会分析判断一些新颖的化工生产工艺的目的。
  第7题调查高考卷选择题第17题——有机化学综合题的易错点。28.21%(11)的学生表示限定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有困难,56.41%(22)的学生不会设计规定物质的合成路线。
  第8题调查高考卷选择题第18题——化学计算相关的难点。35.90%(14)的学生综合运用原理、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定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 ,30.77%(12)的学生图表信息加工能力弱,数据处理经常出错。
  第9题意在调查学生如何使用微课。25.64%(10)的学生用作重难点的题型突破,33.33%(13)的学生用作知识的归纳和总结,20.51%(8)的学生希望老师用微课呈现重点内容,加快复习进程。
  第10题是开放性问答题,意在了解学生眼中高三化学复习时适合通过微课进行的内容。具体有:实验课、有机和化学平衡、选择题解题技巧、基础知识点整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实验中部分步骤的目的、等电子体等。
  三、教学启示
  经过调查分析了解到,学生认为微课最吸引他们的地方,首先是有针对性,对知识点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高三学生,认为微课可以帮助查漏补缺,夯实知识基础,突破复习过程中时间、地点的局限,随时随地地复习;其次是视频形式,观看方便、趣味性强。
  而我们认识到,微课的制作不仅仅是一个技术运用的过程,而且是教师教育观念的变革,更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如果教师的微课没有经过精心的设计,那就只是传统课堂的翻版,调动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微课只是一种教学工具,它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保持学生的注意力,但其核心竞争力还在于内容的质量(设计有创意、讲解精彩、语言生动、能带动同步思考等),要具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能效;微课与传统课堂各有优势,若能将二者有机整合,则一方面能弥补传统课堂的缺陷,提高传统课堂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能使微课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不至于沦为一种“热潮”,热度退却后便销声匿迹。
  参考文献:
  [1] 钱华.微课与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整合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44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