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德育开发区域文化资源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我们认为当前德育工作出现的这一不利局面,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有效的德育资源匮乏,以及对现有的德育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因为在一某种程度上说,德育资源是德育教育的土壤,选择了合适的土壤,德育教育才能生根、开花、结果,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因此,我们的工作思路就从寻找切实有效的德育资源并充分开发利用之开始。
  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有着数千年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有了信心,有了底气。中华民族绵绵五千年的历史曾创造了璀璨的文明,积淀了厚重的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厚的德育资源。而一个人德性的形成离不开滋养他的民族文化,所以我们的德育唯有根植于数千年以来的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内源性的发展。而本地区域性的传统文化更贴近高中生的生活,对高中生影响更大。所以区域文化对于生于斯、长于斯且已有一定知识储备的高中生来说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其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最是我们应该开发的宝藏。
  挖掘区域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德育价值,依赖于一定的策略和方式,总结我们的实践活动,我们认为高中德育对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应该遵循以下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
  在对区域文化资源的德育开发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对本地历史文化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发掘本地区域文化的精华,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大文化意识,意识到生活处处皆文化,做个有心人,随时随地观察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并养成思考总结的习惯,提高辨别良莠文化的能力,增强接受健康文化的主动性。
  二、以教师为主导
  区域文化良莠不齐,不可避免地存在糟粕,高中生受年龄、阅历的限制,辨别良莠的能力尚待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发利用区域文化资源中发挥引导作用,科学甄别、适当选择。在对资源的深度发掘和现代性阐释方面,教师的作用同样不可替代,这一方面的工作可以发掘区域文化的厚重性和对区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转化。还因为,由于把地方文化资源应用于德育中,尚未形成一套完备的理论和机制,许多地方尚未启動或刚刚起步,这项工作的推进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个体,依赖教师对区域文化的理解程度和其创新研究的水平,对这项工作的积极参与和其具备先进的教学思想,以及相应的课程组织与实施的能力。因此高中德育对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
  三、以课堂内外相结为主要形式
  不可否认,高中生课业负担较重,把区域文化融入高中课堂,纳入常规教学中是可行易行的,因为这样灵活,好操作,简单易行,并且不但不会冲击课程的知识目标,反而有利于课程知识目标的实现。教师在授课时把学生身边的区域文化与相关知识点结合,更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课堂渗入策略是最常用的形式,可以贯穿整个常规教学。专题讲座以其系统性、完整性、精准性、深刻性的特点,具有容量大,阐释详尽,易设情景,感染力、说服能力强的优势,我们也应当适当采用。
  课外实践活动以其自主性、探究性、体验性,使道德教育生活化,润物无声易于接受,且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发挥区域文化的德育作用中不可替代。
  所以,在具体的开发策略上,把课堂外的实践教育活动看做是课堂内德育教学的有力补充,只有坚持课堂内外双管齐下,才能相得益彰,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四、整合利用各种载体
  德育的载体是指承载传递德育信息的各种手段、媒介。我们既要利用好区域文化的物质文化载体,如:书籍、绘画、遗址、纪念物、展览馆、博物馆等,又要利用好区域文化中的精神文化活动平台,如:民间文艺、民风民俗、参观考察、体育活动、游览展览以及各种各样的专题活动,还要利用好区域文化的传播媒介和宣传手段,如:地方戏曲、报纸杂志、音频视频资料等。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其影响之迅猛前所未有,我们在对区域文化资源的德育价值开发中不能忽视这一点。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让区域传统文化以新的,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是增强德育实效性必须正视的问题。
  五、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
  开发利用区域文化的德育资源增强德育的实效性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支持。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离不开社会的支持,教师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学校,学生参与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也需得到家庭的支持。我们所要做的是在现有条件下,尽力争取相关因素的积极方面,以在这项工作中形成合力。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71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