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应大力“求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隨着社会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步伐步入了新时代,语文教学要回归本真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只有本着求真原则教学的语文课堂才能更丰满,才能让学生知道如何表达真情实感。本文从真心阅读、真实感悟、真情表达几方面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教育求真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8-011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8.103
   课程改革理念的影响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注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色彩纷呈的多媒体教学;艺术氛围较浓的表演;氛围高涨的小组讨论等。一节好的语文课不一定必须有PPT课件的参与,不一定有教师高谈阔论、激情洋溢的语言,但必须有对“真”的追求。
   一、真心阅读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往往会有这样的现象:教师讲解取代学生阅读,学生没理解教材内容,教师就不断提问,没读透教材文本就讨论。有的教师辛辛苦苦讲了半天,但学生就是没有收获,有的教师制作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课件,取代备课工作,但有总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实,语文教学有效展开的前提是学生熟读教材。真正的语文教学,是要学生充分阅读,体会读书的乐趣,为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奠定基础。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让学生熟读阅读教材,在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领悟作者的写作思路,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教师应归还学生阅读的时间,学生应有足够阅读、探究教材文本的时间。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力求做到阅读增值效应,首先启发、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间的结合点,篇与篇之间的契合点,让阅读教学充满激情、乐趣,引导学生系统化阅读、个性化阅读。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鼓励学生读不同类型文学文本,有效阅读、大量阅读,以增强学生的文学底蕴。指导学生摘抄文中的优美句段,同时提炼总结文章的写作方法、框架结构等,以实现为己所用。
   二、真实感悟
   有的语文教师过度依赖教师教学用书,有的教师脱离了教师教学用书上不了课,这说明教师没有正确认识语文教学及语文学习。学生的有些能力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的感悟与积累获得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语文课如何上,没有教辅用书的语文课文又如何讲,简单来说,教师解读教材内容后,只要讲出自己对教材的感悟就可以了。
   教师一定熟读教材文本,有疑问时或不能确定自己的见解时,教师才可以看一些教辅用书。教师只有自己深入阅读,细细品读,熟读的基础上,才有深层次感悟、见解,只有这样,在讲课时,才能讲出自己的想法,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学生才能听进去。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思考、创新,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及独特的见解,教师不能轻易对某个学生的结论下定论,允许这种与教师及其他学生的意见不同的情况存在。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爱上语文课。
   三、真情表达
   一位教师执教的作文教学课《作文教学应从不同角度立意》获得教师一致好评,是因为它回归到语文教学的本真,呈现出原生态的作文教学,这一点恰是作文教学中缺少的。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多依赖课件,以图画和文字彰显教学内容的充实;有的借用大量的写作技巧指导,代替学生的思维;有的指定立意,限制学生多元化、个性化表达,让少数学生取代全班学生参与、学习、表达;有的教师灌输一些华丽辞藻或空话,抹杀学生的真情实感等,所有这些都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立意。教师要引导学生“找角度”,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点燃学生创作思维的火花。教师选取一个话题,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给予学生评价的同时,还应对许多的立意进行分类,指出这众多观点间的关系。这一过程中作文立意发生了质的飞跃。
   作文教学回归本真,以生活为基础。作文教学应接近学生生活,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一些琐事。作文教学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立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细小的事物,展开合理的想象,从而引发学生的真性情。学生是创作的主体,作文是学生表达情感、抒写人生理想载体。作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分析的能力,要求他们说真话。语文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自我表达,交流讨论,必须是学生的心里话。作文教学以训练学生思维为主,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教师要用发散思维的模式,引导学生想象,拓展他们思维的空间,展开想象的羽翼,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结语
   语文教学要大力“求真”,只有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更丰满、才能让学生学到真东西。当然,教师也必须具有丰厚的语文素养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洞察教学规律,才能做到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
  参考文献:
  [1]丁必亮.让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回归本真[J].中学课程资源,2017(12).
  [2]韩小龙.语文美学范畴中的真本体研究——兼与“真语文”发起人王旭明先生商榷[J].学语文,2016(2).
  [3]李润洲.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创建:特级教师的视角[J].基础教育,201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4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