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当阅读遇上科技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如今,各种电子书店以及海量的互联网资源,让数字化书籍越来越多在“碎片化”阅读已成不可阻挡之趋势的当下,电子阅读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果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花园,那么在科技腾飞的今天,你完全可以随身携带一个“世外桃源”——数字化阅读载体和互联网的存在让你把一个图书馆的书放在手边成为可能。在触屏时代的今天,用电子书代替纸质书,用耳朵、嘴巴代替眼睛,日益多元的阅读方式渐成国民阅读新时尚。
  看“书”,无纸触感
  纸质图书作为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延续了上千年,但是近十几年来无纸化浪潮的到来,让电子书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小纪是一名大三学生,最近迷上了
  金庸的武侠小说,要买齐全套书籍需要近千元,而电子书则便宜很多。小纪说,他的很多同学都有购买电子书的习惯,选择购买电子书有很大原因是性价比。在价格更实惠的电子书面前,那些历久弥新的作品,大家极有意愿去阅读整个系列,而对于口碑较好却册数较多的新书,大家也会倾向于购买电子书。
  “虽然看到特别喜欢的书,还是愿意买一本纸质的作为收藏,但电子书更是更新了我的阅读观。”小纪坦言,有+好玩的现象是,对于一些付费电子书,他觉得购买后就应该读完。在他看来,付费购书增加了读者对书的承诺和投入,也更有助于培养读者“有始有终”的良好阅读习惯。
  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电子书的免费试读服务,为他们提供了另一层保障。34岁的乔女士说,她一直很喜欢读书,但以前购买回来的纸质书也只阅读了一半,另一半仅翻看了几页就提不起兴趣再看下去。而电子书一般都可以免费在线阅读或试读,“如果确定能够静心读下来,再购买。”
  对于有珍藏纸质书喜好的乔女士来说,一些趋于轻松、幽默的书,阅读时爱不释手,但更多时候只会阅读一次,对于这样的书她更喜欢购买电子书阅读。乔女士说,电子书可以大量去存储,想读什么,随时随地,想看就看,还能节省家里的存储空间,这也是她喜欢购买电子书的另一原因。
  随着电子书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终端都进行了阅读软件的更新提升。80后英语教师李燕使用Kindle阅读电子书已半年有余,“用阅读器读书,可以对文字进行批注,随时记录下心得体会。也可以对重要内容进行摘要,这种摘要还可以同步到专业的笔记类载体如Evemote(印象笔记)中去。再或者将要分享的内容直接发送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中进行知识传播。”在李燕看来,这些简洁而方便的功能可以进一步促进思考,增强阅读的乐趣。
  “读纸质的英文书最头疼的就是遇到生词得查字典,可能还要常备一本字典。”李燕的苦恼因专业阅读器的到来迎刃而解:选中电子书中不认识的单词,直接就可以获得翻译结果,不会较长时间地中断阅读思路,还可以把查過的单词自动存人生词本,用于单词的再学习,为李燕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根据亚马逊中国发布的《全民阅读报告》,55%的中国人纸电一起读,而只读电子书的中国人比例从2017年的4%飙升至2018年的19%。这显示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也在飞速地变化。如今,各种电子书店以及海量的互联网资源,让数字化书籍越来越多,在“碎片化”阅读已成不可阻挡之势的当下,电子阅读真正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听“书”,用耳阅读
  喜马拉雅、懒人听书、咪咕听书……随着智能手机的迅速发展,听书APP层见叠出。当碎片化的时间成为互联网争夺的重点后,用耳朵代替眼睛,正在让有声阅读被更多的听众接受。
  当阅读遇见声音,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小时候都不爱听评书,现在年纪大了倒是爱上了听书。”46岁的郭凡笑着说。作为一个朝九晚五上下班的白领,多年来工作之余照顾孩子和打理家务占用了大量时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朋友圈里看到听《蒋勋讲红楼梦》的公众号,此后一发而不可收。专门下载了有声阅读APP之后,发现这是一种完美的“一心二用”方式,只用耳朵来收听,也不耽误做家务。“阅读纸质书0电子阅读器,可以满足阅读爱好者深度阅读的需求。籍必须要全心全意,听书就不同了。而且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浪费时间。”郭凡说。
  和郭凡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已经将听书变成一种习惯。而对90后媒体人王允来说,听书还有个很大的好处,就是保护视力。从小就是“书虫”的王允,以前出差或者去采访的路上,都会在包里揣本书看。“但是车上看书头晕、想吐。”现在王允会选择打开手机APP,插上耳机听书。“不分时间地点,不挑场景光线。”王允说,现在的年轻人工作一刻都离不开电脑,下班后眼睛还要对着手机,眼睛负荷太重。“听书正好给了大一个闭目养神的机会。”
  充分呈现声言的魅力,将优秀作品以绘声绘色的形式表现出来,随时随地,想听就听……有声读物正以诸多优势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读者。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有声书用户规模有望增4.78亿。而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以及用户对内容付费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未来有声阅读付费空间潜力巨大。
  在有声书行业发展加速的同时,用户对深度读物偏好度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目前偏好励志生活和人物传记类有声书的用户占比上升最快,分别达到12.3%和9.8%。其中不少用户认为,听书是一种介于读书和看电视之间的状态,声音质感是影响听书体验的关键。
  “如果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就算是生涩难懂的小说,都能慢慢听进去。”李辉铭是一位70后,一直学理科的他对文学小说向来不感兴趣。但上世纪90年代他读大一的时候,突然迷上了电台的广播剧《白鹿原》。“忘不了那声音,浑厚有磁性,引人入胜。”李辉铭说,当时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睡前听广播。
  如今,李辉铭也是各种听书软件APP的忠实用户。打开他的APP,《郦波品读曾国藩家训》《购房私藏技巧》《知行合一王阳明》……下载得满满当当。“有历史、文学类的,也有生活实用型的。”李辉铭说,不少录音是他专门花钱买的,“我的要求一是听了有用,再就是声音吸引人,否则听不进去。”   读“书”,再现经典
  随着《朗读者》《见字如面》等文化节目的播出,以及全民阅读氛围的高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朗读热潮,牵手文学经典,抒发阅读感受,交流阅读心得的“朗读”成为接触经典阅读的一种时髦方式。
  近两年,“朗读亭”也走进了山东百姓的生活。在山东书城,朗读亭背靠墙角,四周以隔音玻璃围成一个矩形,右侧有提示牌教读者如何使用,简单易懂。暖黄色的灯光,原木色的装潢,给人一种典雅温馨的感觉,内置空调、专业的录音设备,一戴上耳机,很容易就投入到朗读的氛围之中。不少读者慕名而来要体验一下这个新鲜事物。
  一位年轻父亲带着孩子在朗读亭里一口气读了柳宗元的《江雪》、苏轼的《水调歌头》、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多首古詩词,小朋友读得兴致盎然,家长赶紧把孩子的朗读作品“共享”下来,回去得以继续欣赏。
  热爱朗读的张怡趁着休息,也特意来体验一下。她说,当下人们的生活快节奏,每天被“快餐文化”和手机信息所绑架,很难有静下来阅读的时刻,她就是要来体验一下这种“奢侈”。张胎选读了《致橡树》《乡愁》两首诗,从亭里走出来后,她说,无论是戴的耳机还是操作的屏幕,都感觉亭子好专业,尤其是在耳机里听到自己声音的回放,会吃一惊。“默读与朗读不同,大声读出来,可以让自己的情绪与文学感受也得以抒发,让读者对文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山东书城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新鲜感觉也有技术作为支撑。“朗读亭有专业的录音设备,经过一些技术加工,会多多少少地美化读者的声音,读者听回放,会发现自己也可以读得这么美,读得这么专业。再加上朗读亭可以给一段段文学经典配上应景的音乐,会激发读者对文学的感受。这对于喜欢朗读的人来说,是一种享受和鼓励。”
  去年文化综艺《朗读者》热播期间,在某些城市的朗读亭中朗读,可以有机会被选入节目,在电视上亮相,火爆朗读的氛围加上大众对阅读的参与热隋,让当时不少朗读亭出现彻夜排队的景象。随着节目热度过去,朗读亭不用再彻夜排队,但也成为读者喜爱的阅读方式。到这里大声朗读,呈现每个人最为真诚的声音,成为一种非常“接地气”的大众活动。
  如今,越来越多的APP软件,也正通过技术手段提供了阅读录音功能,为用户提供展示阅读的平台。作为一种现代传播的新工具、新手段,它们的存在可以轻松引导大众参与到充满人史情怀的经典朗读中去,有利于人们内心的宁静和文化的传承,也能唤醒大众通过朗读的方式感知文学美感,更提升城市阅读氛围。
  编辑/郭蓓蓓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63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