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环境下的《工程地质》创新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新时期中职学生学习能力现状、《工程地质》课程内容与信息化时代传统教学模式现状分析,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以及将近一学年的课改实践,从课程体系、教学目标、教学改革方法、教学改革效果等方面探究针对中职生的《工程地质》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并对实践效果进行总结。
  关键词 工程地质 信息化 课程改革 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55.8 文献标识码:A
  《工程地质》是地质学中直接面向工程应用的一个分支,是将地质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该课程针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专业中职阶段学生开设,主要是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地质知识基础。同时使学生了解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工程地质现象和问题,及其对工程建筑设计、施工和营运过程中产生如边坡滑塌、硐室张裂、以及黄土湿陷、岩石裂隙等的影响,并能利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和解决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
  该专业学生属于“3+2”高职,初中毕业入学,整体基础较差,在学习上缺乏方法,在工程地质学习方面的难度会显得更大。因此,如何对本课程进行相应改革使其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促进学生在职业能力方面的提升显得尤其重要。“互联网+”时代的课程改革刻不容缓,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新时代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信息化教育模式形成一个方法体系。
  1《工程地质》教学现状
  1.1学习能力不足
  中职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条件是其在工程地质课程学习方面最大的障碍。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兴趣及主动性,并未形成长期的学习习惯,信息时代智能手机冲击下的学生,课堂专注度普遍较低,理解力欠缺,空间思维能力不足,使其各方面学习能力均不足,而《工程地质》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地球历史演变、岩石的成因、地质体演化规律、地质灾害的形成等,当中很多内容都是动态发展的,因此,学习这门课程需要学生有很好的空间思维及理解能力,而中职生这方面学习能力则有所欠缺。
  1.2工程地质课程内容较复杂
  《工程地质》作为一个入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包含了地质历史、矿物巖石、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地质灾害、工程勘察等内容,融合了多门课程,涵盖内容广而不深,要求学生在学习该课程的同时还应掌握岩石学、岩土工程、建筑力学、隧道工程、道路工程、工程制图等多方面的知识。比如说,如果没有岩石矿物的基础学生就无法理解岩土工程的内容,如果没有岩土工程的知识基础就无法掌握地质构造的内容,而没有地质构造的知识基础就无法理解地质灾害与建筑施工等课程内容的相互关联。课程内容的复杂连贯性,使得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1.3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工程地质教学中依然采用老式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以理论为主,缺少实践,对于各种地质现象,学生更多的憧憬是靠视觉输入,是用肉眼看到不同的地质体演化与发展,而不是从老师念经似的语言中听到整个过程。以书本来灌输,用粉笔在黑板描写,让学生艰难的去想象其中的内容,难免会让很多学生感觉课程艰涩难懂,致使其听课时思想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导致教学效率低。
  2教学改革创新必要性
  针对以上教学现状,作为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需及时针对工程地质课程特点探索信息化教学方法,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随着全国中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更新发展,传统教学模式正受到新时代教学模式的挑战。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计算机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学习资源突破了传统教材的局限性,扩展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尤其移动手机网络的普及使用,学习者可以快速从网络获取广泛而丰富的信息与知识,学习便成为一种很容易做到的行为。《工程地质》课程如果在教学上仍以传统意义的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学手段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而忽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忽略学生的课堂主体功能,则必然会落后于社会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因此,借助于“互联网+”的多种技术手段来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已是大势所趋。
  3教学改革创新方法及实施过程
  本文选择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1班和3班两个班级开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整个活动持续了一个学期。主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及设备,参与课堂教学,师生互动,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3.1理论课程教学改革
  《工程地质》是一门基础专业课,以理论为主,因此教学活动主要在教室开展。教师课前搜集相关素材,制作适合学生接受力的教学课件。把每个章节的教学点,在课件里充分体现,并配有相应演示动画或视频,保证课件内容新颖丰富,使得教学内容得到最生动、最直观的体现,充分利用视觉及听觉影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地质年代表这个知识点,教师先对地球历史作简要概述,然后用动画演示地球的形成过程,用视频展示45亿年的历史长河中地球经历过的每一个地质年代的地质构造活动及生物进化过程,让学生对我们生活的地球历史有了深入的了解,在演示的同时教师讲解每个地质年代地层的显著特征,比如岩石岩性、地质构造、以及某些地质年代的地层会形成含煤地层或在后期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等,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印象,为同学们学习后期的岩石矿物及地质灾害、工程建筑等打下一定的基础。
  3.2实验实践教学改革
  《工程地质》实践教学主要分为实验室教学和野外实习,参照本科生教学本门课程应安排一学年,其中实践教学有一到两个月的实验室教学和三个月的野外实习,但由于中职学校学生情况限制,野外实践无法正常开展,教师所能带领学生参与实际操作的场所便是实验室和标本室。实验教学任务主要包括岩石矿物鉴别、地质构造模型认识及分析、手工绘制地质图等内容。   教师通过多幅图片及视频、动画等来向学生演示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演示的同时教师配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地质构造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及其动力机制,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教学期间,在两个班级分别建立微信学习群,方便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间的学习交流,教师定期在群里发送当天课程相关内容的趣贴新闻等,方便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同时发送即将学习的相关课程内容,让学生有一定准备,并帮助其预习新课。
  3.3学生参与
  引导学生做课前预习,在每次理论课结束后让学生展示其预习成果,如某个地质年代发生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分组讨论,把每个班按座次分为四个小组,对每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第四小组找出动物的演化规律、第三小组找出植物的演化过程、第二小组找出地质构造发展过程、第一小组列出整个时代的动植物演化过程及地质构造事件,教师授课结束后,让学生演示所查找到教学内容的相关文字及视频信息,其他组同学对其成果展开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4教学改革创新效果
  相比传统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学,课程内容显得更为形象生动,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学生从一开始的课学习兴趣不高,预习不到位,到后来主动提前预习,并能很自然的到讲台演示其所在小组预习成果;从一开始的课堂表现漠然,不愿发言,到后来教学中只要有提问环节,都能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从一开始在学习群里仅有个别同学参与讨论学习,到后期班级大部分学生主动与老师及其他同学学习交流。寒假期间,部分学生甚至在群里晒出一些外出游玩或回家时拍摄的岩体、石块、隧道、边坡等图片,跟老师讨论岩石类型、形成原因、地质构造类型等。两个班级的大部分同学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符合教学要求。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及掌握程度已超出教学要求。
  一学期改革下来,部分学生虽然在学习能力方面相对较差,但是通过对他们学习意识和兴趣主动性的鼓励及促进,使其轻松愉快的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参与讨论积极性较高,学习能力及效果有了很大提高,教学效果较好。
  5存在问题及建议
  信息化技术用于课堂教学仅仅数年,中职学生经过九年义务教育的熏陶,多年传统教学模式的其影响,对信息化教育模式接受速度较慢,另外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主要体现在网游上,而在学习方面,则显得较为生疏,因此在教改初期教师需坚持引导学生,把对互联网技术的探索精神及兴趣投入到学习中,避免学生因兴趣不足而使教學改革半途而废。
  本文所采用的课堂创新方法,针对班级所有学生,鼓励其主动参与,未强制要求,虽然大部分同学能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仍有个别学生缺乏监管,较难坚持。建议教师课下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课改班级班主任应参与到管理中,督促学生课下积极备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查课程相关内知识点,以便其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提高学习能力,为以后学习其他相关课程夯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潘文胜.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8(09).
  [2] 杨丽莎.浅谈如何调动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05).
  [3] 胡志明.高职教育移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72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