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为了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需要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创新会计专业教学,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拉近学生、学校、企业之间的距离,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下面文章主要就校企合作下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中职会计 实践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经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适应职业教育的新发展。在中职学校会计实训教学中,逐渐开始采用“混合式学习”方法。这种学习方法与传统的学习方法不同,侧重于为学生营造更真实的实训环境,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在这种实践教学方法使用的过程中,就需要搭建校企深度合作的平台。
  1会计专业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校企合作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这是新常态下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校企合作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成为中职学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会计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监督整个企业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每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会计,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数量的急骤增加形成了巨大的会计人员市场需求,但根据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结果来看,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难度较大。供需出现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会计工作专业性强,财务信息保密性高,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或者顶岗实习并不能让学生真正接触到真实情景下的会计业务处理,企业真实单据数据也不可能传输给学校,这就使得会计人才培养过程尤其是实训环节与企业真实环境脱节,学生技能水平难以直接满足会计工作岗位的要求,而中小微企业在招聘时都希望能直接招聘到有实践工作经验的会计人才,从而既可以减少账务差错,又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节约用人成本。校企合作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式的职业教育制度”,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在学校、企业交替进行学习和训练,对学生以技能培养和工匠精神培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施校企合作教育,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专业理论学习的层面上,而且能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工作岗位上,打通和拓宽了会计人才培养与成长通道,是解决职业能力培养与岗位能力要求不匹配问题的有效途径。
  2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
  2.1教学模式单一
  在中职院校中,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然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很多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仍然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解读,学生听讲,期间很少有互动环节和實践操作环节。而在实践考试过程中,由教师出卷,学生们只有对课本内容进行死记硬背,才能通过实践考试。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单一,不仅降低了实践教学质量,同时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要求。
  2.2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需要完善
  学校具备双师型资质的教师多,但是真正符合双师素质要求的少,大部分教师只有理论少有实践。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要求,鼓励教师在一定时间内下企业学习,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同时时间上不能保证连续性,因此真正下到企业有难度,效果难以显现,教师本身的技能难以得到提高。
  2.3重理论,轻实践
  近几年,社会和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增加。但是,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仍重视学生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动手能力,很多中职会计专业依然采用模拟实验室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中仅采用封闭式训练。与此同时,学生去企业参加的实践活动过于形式化,并没有真正促进学生实践力、创造力的提升,根本无法满足如今经济市场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4课程内容与职业要求脱节
  中职学校虽然具有职业性的特点,但不是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也决定了不同于高等职业院校。许多学校正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减少了文化课与公共基础课程,增加专业课程,试图让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要求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所具备的要求。这种现状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吃力,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而且忽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教育,导致中职毕业生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后,缺乏职业竞争的优势。
  2.5教学软件硬件条件不足
  国家一直以来都在倡导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校企融合”,中职学校也在积极响应,但企业在没有相关优惠政策的前提下,对于此类合作积极性与配合性不高。即使存在“校企合作”,也只是为应付教育部门的评估,搞搞形式主义,并非实际行动。另一方面,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关系到企业的整个财务状况,企业很难将这种机密性的数据呈现给学生看,即使顶岗实习,也只是多了一个“打杂、倒水”的小助手,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财务人员。
  3校企合作视域下中职会计教学的有效途径
  3.1根据岗位能力要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避免在出现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需求能力之间相脱节,中职学校在设计会计专业教学体系前,就应当充分做好行业、企业调研,引入行业、企业管理人员、技术能手,召开人才能力分析会,制定符合用人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为导向,在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当中将其作为重点问题思考实践,同时注重在教学当中形成合理稳固的教学体系,将不同岗位的职务内容作为一项重要举措与具体要求相互符合,在会计课程教学中建立全新的创新点和实践机会。   3.2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导向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
  调整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还应该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导向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作为教师,我们知道,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必须在合理的课程体系下开展。因此,在开展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注重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制定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的导向,以学生的就业作为教学的导向,使陈旧的课程体系得到更新,使课程的设置能更好地传授学生财会知识,使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工作实际需要的专业技能,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实现人生理想。
  3.3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学校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以适应社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为着眼点,设置适合中职学校学生学习并且能够有效培养他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课程。课程体系的构建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课程彼此之间也要相互关联、相互整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理论课程为实训课程做到良好的引导,实训课程为理论课程服务并验证理论课程,理论和实训过程中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则更完整地传递给学生职业的信息。学校还可以开展校园思想政治活动、专业文化活动,在课堂上增加相关的职业道德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3.4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引进第三方考核
  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整个教学过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评应以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为依托,突破传统单一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会计能力应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将平时学生课堂表现,对待实践操作的态度,以及专业技能成绩纳入考评范围。逐步创新评价方式,积极引入第三方考核,通过沟通合作与实操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课堂考核成绩相融合,校内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与校外行业、企业第三方评价相融合,从而实现对学生的更综合、更有效的评价考核。
  3.5改善教学模式
  在校企合作大环境下,针对教学模式单一先转,教师要不断地进行改善,应用新的教学手段进行实践教学。首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进行培养,利用各个会计实例对学生进行讲解。同时在课堂中还要创立“虚拟公司”,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实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其次,在任务驱动下培养进行技能的专项培训,专项技能的实训是实践教学中的一项专门化模块训练,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一种岗位专项技能。这种实训主要是以周为单位进行仿真模仿训练,时间比较集中,实训的地点可以是在学校内部或在企业设置的实训基地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训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可以将核心岗位技能分解细化。
  3.6丰富教学方法
  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教学法、项目分析法等。以小组讨论教学法为例,教师需要将学生分组;课前将教学任务分发给学生,供其传阅、浏览;课堂上各学习活动小组相互探究、讨论;运用辩论、实验、竞赛等方式展示;完成课堂练习;教师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还应该在讲解概念或表格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专注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7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突破学生上岗难的瓶颈
  积极开展以多种形式合作办学,合作创建并共同管理教学和科研机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合作研发岗位规范、质量标准等。中职学校要抓住发展机遇,创新校企合作形式,突破制约实践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学校要主动采取措施引企入校,将企业搬进校园,校企共建云记账平台,尝试校企合作,企业师傅指导学生实际参与企业注册、记账报税、社保医保、税收筹划、工商服务、知识产权、融资服务等真实的全流程的企业业务,通过校企双主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现基于真实工作过程、岗位要求的实习、实训,解决毕业生上岗难的问题。
  3.8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校企合作环境下,对中职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充分优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以企业师傅和学校教师为双主体,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及时更新实践教学用教材。将教材内容中除了要有财务会计学和基础会计学等必修课程外,还要将内容扩展到出纳技能、仓管技能、报税技能等,也进一步使学生接触法学、金融学、经济学等专业性知识,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将会计实践教学拓展到真实企业中,在教材中,添加知名企业的会计案例,积极组织学生到相应企业进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实际岗位的实践操作与理论知识的差别,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施校企合作教育,是解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与用人单位岗位职业技能要求不匹配问题的有效途径。为保证会计专业校企合作教育的顺利推进,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方法等多方面入手,引進行业、企业真正参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环节,才能真正提高中职学校会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更好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会计人才,实现学生、学校、企业之间的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刘京玉.浅析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及优化策略[J].纳税,2018,12(23):97.
  [2] 胡国理.中职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6,14(20):88-899
  [3] 刘利霞.中职会计实践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4):66-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72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