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中生的挫折教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阶段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客观分析了因、危害,探讨了科学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挫折教育;受挫能力;心理素质;高中学生
  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挫折无法回避。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挫折,不同年龄段对挫折又有不同的看法。对于心智尚在成熟,心理较为动荡和脆弱的高中学生,如何正视挫折,走出这成长过程必须经历的泥沼?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在日常的教育中应该渗透挫折教育,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挫折,教会他们拨开青春成长期的重重迷雾,造就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
  一、心理挫折的产生
  (一)心理挫折的概念
  挫折本身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是人们的行动目标不能实现的现实。而心理挫折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是人们遭受挫折的情绪体验,所以心理挫折也叫作挫折感受。心理挫折的产生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客观上的挫折是无法回避。二是行为、需要对主体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二)形成学生心理挫折的因素
  1、客观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条件差,生活困难,因某种原因家庭收入来源减少等无法满足学生较高学习和生活消费寻求。家庭气氛紧张,父母关系紧张,学生不愿回到家中;有些甚至家庭破裂,学生感到失去了父爱或母爱;孩子和家长关系紧张对立,孩子从家长那里得不到爱、关心、尊重、体谅和理解,经常被打骂和误解。
  (2)学校方面原因
  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对所上学校、班级不满,对环境不适应,老师教学效果不好,要求还高,学习负担过重,作业无法完成。
  (3)人际关系问题
  与老师不能和谐相处,受到老师体罚。在班上没有知心朋友,得不到同学信任,与异性交往遇到困难,或产生矛盾。
  (4)其它意外事故
  如生病、被盗、失火、车祸等。
  2、内部因素
  (1)对目标价值的主观判断
  心理挫折的产生与主题受挫目标的价值判断有关。一般来讲,对目标的价值判断越重要,该目标受挫后产生挫折感的可能性越大。由于不同的个体处于不同的价值观对不同目标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同一目标遭受挫折后是否会引起挫折感是因人而异的。如:一个很想得到晚会表演机会的学生与一位害怕表演的学生同时失去演出机会,两个人的心理感受是差异很大的。
  (2)对目标的期望水平
  对目标所抱的期望值过高,一旦不能实现就会产生十分失望,很容易产生挫折感,而在期望值适中的情况下产生挫折感的可能性要小的多。
  (3)对挫折情景的主观判断
  由于人们在生活经历、认知方式、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不同人对同一件事情往往会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例如:从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经常得到家长的夸奖,偶尔被老师批评一次就会感到是个很大的打击,而产生挫折心理。相反在家中受家长教育得当的学生,对老师的批评会合理接受。性格开朗,遇事乐观、态度积极的学生,产生心理挫折的机会会少一些;而那些性格孤僻、抑郁于是消极的学生产生心理挫折的机会就要多一些。
  (4)压力过小
  现代青少年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不愿意接受压力挑战,经不起各项考验,一旦欲求不随就产生挫折心理,自我封闭,甚至忿忿不平、愤世嫉俗等等。
  二、心理挫折的危害
  1、使人产生攻击行为
  受别人指责后,有心理挫折感的同学马上会反唇相讥,恶语相向,或者间接地攻击,踢门摔杯子,斯作业本。如果是一个性格比较懦弱的人,会责怪自己无能,骂自己是废物,严重的还有自杀倾向。
  2、产生逃避行为
  这是一种想法设法避开挫折情境的反应方式,比如考试成绩总不理想的学生,可能就会找借口不参加考试,遇到不能逃避的大考,甚至是决定自己命运的高考,由于畏考,考的更是一塌糊涂。这种心理上潜意识的逃避行为,可能会导致很多自身的才能无法正常发挥,更谈不上潜能的激发。
  3、长生压抑行为
  这是运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和不理智的行为。但往往会产生自身的很多欲望不能向人说,而别人给的又不是自己想要。比如:有的学生想做个乖孩子,而失去了孩子应有的天真活泼,变得老气横秋。
  三、战胜挫折的途径和方法
  1、正确认识自己
  人生每一个阶段,个体的能力与潜能是不一样的,因而对自身的要求与期望是不一样的。在高中阶段,学生逐渐会思考“我适合做什么?究竟会做什么?”,这是他们顺利迈向成熟的第一步。这一步,很多高中学生走的很容易失衡。家长应该了解学生,为自己的子女规划一个符合愿望与实际的发展蓝图。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以引导,帮助学生正确认清自己,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
  2、培养坚毅、乐观、豁達的性格
  面对挫折与失败,人们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浅尝辄止、见硬就回,另一种就是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前者可以烧碰钉子,但成功的机会也因此减少了;后者会碰到不少钉子,但成功的机会也会大大增加。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伟大的毅力来自伟大的目标”,坚强的性格只属于那些有远大志向的人。还要有宽阔的胸怀,不论什么样的不幸,也在人的承受范围之内。雨果的名言值得记住“世界上最宽广的大海,比大海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第三还要有坚毅的性格,莎士比亚说过: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尚差一步就终止不做了。可见,志向、胸怀、毅力是战胜挫折与失败的三大法宝。
  3、学会放弃
  虽然我们提倡对目标要有一种执着精神,但是绝不提倡认死理,钻牛角尖。因为不同的人引起能力水平、志向水平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对目标的成功概率进行评估时,都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别。期望值到底是高一些好还是低一些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不同条件下有不同的要求。面对某些尽了最大努力仍更无法实现的目标,必须学会及时调整和毅然放弃。
  勾践三千越甲吞吴,霸王兵败自刎乌江,可见,一个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在今天的青少年普遍家庭生活安逸,很少受过困难、挫折的磨练。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往往只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教育学生埋头读书,拼命考试,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许多中学生在挫折面前束手无策,心理承受能力差,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一个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重视和深入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2] 《心理健康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5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