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家庭对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本文就儿童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自我教育能力进行有益探讨,从“问题解决、沟通与交流、情感反应和行为控制”等四维度,对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意义、方法、原则等进行了阐述。
  儿童自育能力 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G7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5-0003-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育方式、方法、内容的革新,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减轻之后,他们的闲暇时间随之增加,在实施生活中培养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显得紧迫而十分必要。下面就我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自我教育能力方面的体会,交流于万家。
  1.家庭生活中,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必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要养成儿童是自我教育精神,除跟教师学外,还跟民众学,走向图书馆去学,走向社会与自然界去学……为了加强养成儿童之自我教育精神,育才学校每日给予儿童相当时间,作为自由思索与自由活动的机会。”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社会消闲娱乐场所的增多,以及学生闲暇时间的增加,学生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不满足于日常学习生活的圈子,已扩大到课外、校外活动的范围,他们把活动的触角伸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因此,家庭对学生尤其是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缺乏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能力,无论是对时间处理,还是各种行为习惯都极具可塑性和盲从性。我的孩子今年九岁,读小学四年级,头脑灵活,在校表现也挺不错,老师的要求,学校号召都能做到和积极响应。但在家里,不少缺点就暴露出来,如说脏话、学习精力不集中、学习习惯方面也存在毛躁的毛病等等。其实,儿童普遍存在自律能力差的现象,那怕是在校内优秀的学生,走出校门后,往往出现与校内相差甚远或完全相反的表现,即出现所谓“双重人格”,反映出家庭对学生尤其是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疲乏或根本没有这方面能力培养。其结果是在校是好学生,在家里不是好孩子,在社会上不是好公民。由此可见,家庭对学生尤其是儿童的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必不可少,是十分紧迫而必要。
  2.家庭生活中,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可行性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也是社会化的最先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家庭和父母比课堂和教师对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更为直接,更现实,家庭是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培养,学校、课堂、教师是创设情景培养,家庭父母对儿童的教育多呈现感性认识,具体生动。课堂、教师对儿童的培养多呈理性教育,抽象经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社会知识、道德规范和社会行为首先是从家庭中获得的。同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化的目标也是首先通过父母传递给儿童的。儿童自我教育能力无疑是社会化的重要方面,当然也会首先受到家庭的影响。自尊是儿童的一种情感体验,培养儿童自尊心,是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我们有意无意的做了不少这方面的工作。一是关心和爱抚孩子,对他的任何努力,成功与否都予鼓励和赞扬,当他学习和练习时,允许他犯错误,但不能半途而废。二是让他学会独立自主,尊重他的兴趣爱好。三是让孩子感到快乐,对他和同伴间的友好和友谊给予支持和认同。四是正确对待他们学习成绩,只要上课用心听讲,学习认真、努力,考试发挥正常,有好的学习习惯,就算作是成功。五是成为孩子的好朋友。参与他的业余活动。在活动中影响教育他。培养自尊心是培养学生正确情感和态度的关键,也是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和原动力。家庭和父母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无疑也是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有效平台,心理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观念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着独到的作用而不可替代,父母對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因此,家庭生活为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3.家庭生活中,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要讲究科学性
  (1)注重闲暇教育。儿童闲暇时间随课程改革和课业负担减轻之后随之增多,闲暇时间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主要表现在闲暇活动的性质和闲暇活动的内容之中。作为父母,在儿童在闲暇时间里,以积极进取的方式取代消极的打发日子的方式,就能让闲暇活动充实有益、丰富多彩,起到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作用。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富于娱乐性的休闲不仅在当时有益于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它对性情的陶冶可能有长期作用。为此,教育的服务就是帮助人们为享受娱乐性休闲而作好充分的准备。”显然,“性情的陶冶”就包含了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让孩子听听音乐、看看电视、逛逛公园、练练书法、读读书籍、踢踢足球、打打篮球、骑骑自行车、下下象棋、写写日记、钓钓鱼、上上网……用丰富多彩的室内外活动充实他的闲暇时间,大大丰富了孩子的闲暇生活。活动中,孩子的情感体验最直接、最生动。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培养,意志、毅力个性等非智力因素得到开发,与他人的沟通、交流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忽容置疑,自我教育能力四维度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语言的表达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自我提高。
  (2)注重家庭隐性教育。隐性教育是一种潜在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不经意的,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这不仅仅是因为儿童具有可塑性和模仿性,还因为家庭和父母对儿童具有主导性和示范性。家庭隐性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家庭居室的布置,家具摆设,什物的整理,房子的布局等方面,除舒适、通光、通气外,还应整洁、有序、讲究艺术性。一个不讲究卫生、摆设杂乱无章的家庭环境,很难教育儿童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习惯。更不可能陶冶儿童情操。二是父母本身言行举止,应当成为儿童的示范,一个赌博成风的家庭,就很难让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孩子去爱学习,一个父母感情不和的家庭,孩子的情感体验肯定是忧伤、孤僻的……。三是发扬家庭民主,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发表他的见解,畅淡他们打算,听取他的意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对生活、对社会、对他人、对人生的认识和感悟,从而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3、注重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要注重全面发展,致力于提高综合素质,总体而言应注重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交流、情感和态度、行为习惯等四维能力的培养。具体而言培养健康的情绪、良好的自我意识,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社会适应性良好,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特征与情境相适应。有较强的自制力和毅力,讲究学习方法等等,都是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内容。
  4.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自我教育能力坚持原则性
  一是坚持言传身教原则:培养儿童自身教育能力,父母要发挥示范性作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工作学习都应成为儿童的示范。二是坚持激励肯定原则: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过程中,必须让儿童摆脱周围环境所给予的惩罚的直接控制,因为指责和批评往往使儿童无所适从,而扼杀其创造力,思维受到束缚,激励原则使儿童产生一种成就感。三是期望诱导原则,儿童自我教育能力发展方向应是沿着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发展的,家庭父母的期望是直接的,影响力最大,适当的期望目标,能成为儿童自我教育能力发展的原动力。因此,期望诱导原则,是培养儿童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原则之一。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0.675
  [2]曼蒂著:闲暇教育环境与实践.北京、春秋出版社,2017.23
  [3]心理发展与教育.主编林崇德,北京师大,2017(0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87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