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塑造城市特质 展现人文之美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个没有人文特色的城市是没有生机的城市,也是没有竞争力的城市。人文美是城市美的核心与目标,也是城市立足的资本。
  一、深刻认识建设人文城市的现实意义
  1.建设人文城市,是防止“千城一面”、塑造城市特质的必然要求。城市特质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整体风貌和特征的有机凝练,是城市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的集中表达。而城市特质的构成,包含时间、地域和历史人文这三种要素。时间要素,是指城市经历了漫长岁月逐步发展成的,需要长期积淀形成独特品质,无法“速成”;地域要素,是指城市特质反映自然地域特征,自然环境的影响使每一个城市本身和城市特质都存在深层次的内在差异;历史人文要素,是指城市特质反映城市承载着其所在区域历史文化传统的积淀,包含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利用,体现城市人的认同感、归宿感。
  在城市同质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呈现出“千城一面特点”,城市显出一种浅薄、庸俗的“暴发”气息,出现了“物质上的最高成就和人文社会的最坏状况”的城市化陷阱。
  2.建设人文城市,是体现以人为本、建设幸福宜居城市的必然要求。城市是“人居中心”。也就是说,城市建设要一切为了人,一切为了让人们在城市生活得更美好。而城市市民的美好生活,既有就业、收入、居住等物质条件的满足,有教育等各种社会公共服务的配套,有精神文化心灵的寄托和宜人环境的相伴,还有社会交往、亲情、友谊和尊严的实现。因此城市不仅是“经济城市”,更应该是人文城市。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过于注重“经济城市”的建设,忽视了人文城市环境的营造。随着时间的累积,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城市过度拥挤、功能紊乱、交通堵塞、空气污染;人们在城市生活紧张、焦虑、冷漠、无助;城市缺少文化,品位不高;“城市病”越来越严重。这些表面上看是今天城市建设管理层面的问题,深层次上是我们对人文城市思想理论认识不足的问题。
  3.建设人文城市,是增加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人文是城市之间的区别所在,是城市独一无二、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强的竞争力是不可替代,是无竞争,正是人文特征使城市不可替代。
  在城市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城市的发展正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出色”的现代化城市发展,不仅仅是摩天大楼和五光十色的商圈,还得看其人文化、人性化指数。如果一个城市中只有很小的群体能欣赏贝多芬、巴赫、柴可夫斯基,只有很少的群体能读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鲁迅,只有很少的人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只有很少的人懂得重视自己城市的人文资源和历史底蕴,那么这个城市离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可能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4.建设人文城市,是增加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增加城市吸引力和美誉度的必然要求。人文城市建设,对内可以提升市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参与感和幸福感,让市民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认知到自己是谁、生在哪里,城市的过去是怎样的,有利于形成城市的共同价值观;对外可以提升城市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不仅能让受众知晓并接受其形象,了解其历史,而且可以接纳其城市精神,赋予其美好联想,从而扩大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美誉度,以此提升投资环境,带动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准确把握建设人文城市的四个重点
  1.把人文城市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一个地区拥有哪些历史文脉和文化资源,怎样保护和传承这些资源,应当有什么特色,哪些因素决定城市的个性,一些已经没有文化品位的城区和街道怎样进行文化修复,怎样增加城市文化元素,怎样从总体上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这些都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于每一座建筑物,从规划到建成验收都要有文化艺术标准,都要与整条街道、整个城市的建筑风格相协调。人文城市建设是实实在在的,每一座城市的环境文化和艺术品位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体现出来的。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公共性建筑物,如车站、学校、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艺术馆、音乐厅、体育馆、社区活动中心以及沿街建筑物等,必须按照建筑艺术品的标准来设计和建设。
  2.挖掘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连接着城市生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同时期的文化遗产用特有的方式定格着历史的片段,是“历史的集体记忆”的人文需要。同时,文化遗产由于独具一格的资源链式效应,对于城市品牌的塑造、文化历史的传承、人文氛围的营造有着重要作用。注重提取城市历史记忆和人文信息,把这些碎片化的历史片段有条理地展现出来并烙上新的时代印记,是建设人文城市值得深思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保護历史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城市的“卖点”,就是保护城市的特色,就是保护城市的生产力,就是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基于这种价值认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应得到每座城市的重视。重现历史,修旧如旧,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水乳交融。
  3.实现文化传承与开放并举。现代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多元开放的时代,城市建设也应适应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需求,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从而使城市能够不断吸纳和集聚相当范围内的人才、文化、资金等。实现文化传承与开放并举,将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生机,也将为城市人文环境建设提供不竭资源。
  4.强化文化服务功能。把社区作为人文城市建设的落脚点,努力建设学习型社区、阅读型社区。要规划建设图书室、阅览室、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街道书院等。公共文化设施应当高密度、小型化、社区化、亲民化,让居民能够方便享用。把人文城市建设与绿城、水城、智慧之城建设结合起来,搞好城市水系和街区绿化美化体系建设。把街道绿化、美化、人文化、信息化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下力气开展街道整治和街区文化修复,打造历史名街、特色小街,规划建设特色商业街、优美步行街等,为市民创造购物、休闲和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环境。注重文化建筑景观建设。城市的道路、桥梁、街景、商店、住宅等都要进行艺术化设计,人行道、绿化带改造要增加更多的文化细节,凸显文化沉积感和独特性,对路灯、路牌、花台、广告牌、垃圾箱等同样进行艺术加工,增强文化的细腻感和精美度。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大学
  责任编辑:王素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195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