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个案调查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针对苏州某区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研究,找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策略。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九年级;有效性;对策
  为了更好地了解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的现状,在2018年6月份对苏州市某区九年级学生发了800份关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调查问卷。其中收回782份,其中有效问卷778份。另外,笔者还在本区思想品德教师QQ群里对部分老师进行了访谈和交流。此外,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笔者还听了校内外多位教师的授课,获得了很多有关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现状的第一手资料。调查与思考如下:
  一、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现状调查与分析
  1、学生学习现状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在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上态度消极,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主动参与。
  2、师生互动的状况分析
  思想品德课课堂内师生互动的状况如何,直接反映出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大部分老师还是 “一言堂”为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与主动参与性被忽视,即使参与,大部分也只停留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一方面,与师生的互动教学相差很远。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的是中考重难点,很少老师关注学生的思想的提升。教師为了中考,很多时候根本无暇顾及师生互动。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
  二、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不足的原因
  通过调查和分析我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自身的因素
  (1)教学观念陈旧
  传统教学以讲授式为主,以教师为中心、不注重学生个性体验等一些明显的弊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垄断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教代替了学。
  (2)教学资源整合不合理
  部分教师对思想品德教材不能有效地取舍、组合、拓展、加深,在把握上拘泥于教材。
  2、学生自身的因素
  (1)学习态度不端正
  (2)自主学习的低效性
  3、其他因素
  还有比如:教学安排存在缺陷、课的处境、对升学率的过分重视、中考制度的变革……
  三、增强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①建立新的课程观
  对这门课程,不是考试的工具,而是要使本课程成为引领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思考、体验、探究,从而发挥课程在学校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②要建立新的教材观
  教师要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学生是用教材学,而非学教材。教材只是为学、为研究、为问题解决、为学生发展提供一种凭据,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使教材内容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要搭建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的桥梁。所以,一定要联系实际,不“唯”教材;联系热点,用活教材;不断创新,加工教材 。
  ③要树立新的教学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判者。作为设计者,教师必须把课程内容转化为具有探索性、开放性教学问题,通过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师作为组织者,就是组织全体学生来实施计划方案,并保证顺利完成,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 。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①提高备课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是用他的终生来备课的。”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忽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忽视教学资源在建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的发生。
  ②提高课堂调控能力
  曾经有一个老师跟我谈起,在他们学校有些老师在课堂管理中一有事就找班主任,或者找学校领导诉苦,说某某班学生太难管,好像完全没有一点管理能力。例如:我在上《自觉服务社会》一课时,我用深情的语言,真挚的感情讲述贫困地区学生失学的事例,我分明看到学生眼里的泪花,当我提议为贫困山区儿童做点什么时,学生们纷纷把口袋里的零用钱捐出来,整个课堂成为令人感动的爱心现场。那一刻我感到我的心和学生的心是真切相通,他们被我感动着,我被他们感动着。
  ③加强课后反思能力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学会反思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那些喜欢反思,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也会成为胜人一筹的教师,他们可以指导其他的教师成长”。
  参考文献:
  吴文彪.加强教学资源整合提升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06):33
  刘建增.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J].理论研讨,2006.(07):22-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19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