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沉默的爸爸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自从上初二以后,我就很少与爸爸说话。
  记得小时候,他总是穿着一件白领的蓝色衬衫。那时的他皮肤白净,黑发浓密,眼睛十分明亮。我们总在午后一起玩玩具,一起去草丛抓小虫。他经常骑着单车载我出去溜达,我坐在后座,双手紧紧抱着他的腰,把脸贴在他厚实的背上。那时候,爸爸的后背,是我最坚实的依靠。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每次放学回家,我总会在门外站很久,平缓自己的情绪以后,再推门进去。爸爸经常穿着一件黑色外套,一声不吭地坐在沙发上抽烟。我压低声音叫他一声后,很少会得到他的回应。但我相信,他肯定是听到了的。
  那年寒假,我们像往常一样准备回老家过年,但妈妈身体不适,决定留在城里调养身體。于是,狭小的车里就只剩下我和爸爸。
  爸爸开着车,我坐在后座玩手机。车里异常安静,而我早已习惯了我们之间这种沉默的相处方式。
  “别玩手机了!”爸爸突然冲我吼道。我放下手机,没有吭声,准备“迎接”他新一轮的训斥。可他没再说话,车内又归于宁静。
  可能他也察觉到了此刻尴尬的气氛,竟开口询问起我在学校的情况来。短暂的讶异后,我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始跟爸爸说我在学校发生的事情。爸爸似乎也对我“热情”的回应有些惊讶,马上接过我的话茬继续聊着。我们不知不觉地聊了一路,很快就回到了老家。当时具体聊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那次父子间对话的畅快感,我则一直无法忘怀。
  到了老家后,我们的话明显多了些。
  午后,父亲问我要不要去看打糍粑。我从未看过,便欣然前往。
  我看到两个强壮的男人各举着一个大木杵,不停地捶打糯米饭团,十分有意思。爸爸见我看得入神,就拉着我去试打。
  我艰难地举起木杵,用力砸在饭团上。爸爸站在我旁边,做着同样的动作,只是力道比我大些。饭团在我们的木杵下发出沉闷的声响,我的幸福感随之荡漾开来。
  (指导老师:杨国炳)
  编辑絮语
  敏感、不爱和父母交流……铭泉的文章让我想起了曾被热议的“初二现象”。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在进入初二后,变得沉默寡言、性格“古怪”。看完铭泉的文章后,我觉得所谓的青春期叛逆,或许只是我们对孩子的一个误解。孩子其实并不是不想和父母沟通,而是家长无意间的冷漠伤害到了孩子,才让他们在容易敏感的年纪选择和家长“保持距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3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