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语用角度分析《傲慢与偏见》的译文片段翻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18世纪英国著名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奥斯汀的作品格调轻松诙谐,富有喜剧性冲突。本文将通过赏析比较上世纪90年代王科一所翻译的《傲慢与偏见》中文版本与2008年出版的《傲慢与偏见》中译本进行对比。从两个版本中节选出的个别片段,从句子短语翻译的灵活性方面解析。包括对译者在选词、语言风格,语篇角度等方面对两种译本各自的语言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关键词】短语句子  语言特点  语篇分析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109-02
  1.《傲慢与偏见》在我国的译本研究情况
  自上世纪50年代王科一和孙致礼的《傲慢与偏见》中译本问世以来,我国的翻译批评家们对其译本的研究主要是采取对他们二人的翻译风格及用词进行对比分析。并且也针对于王科一或孙致礼的译本,与其它几种复译本进行比较批评。较新的版本是由李晶等人组成的盛世教育西方名著翻译委员会翻译的《傲慢与偏见》,由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于2008年出版。自出版以来该译本在当代读者群中拥有良好的口碑。本文旨在进一步解析文本语境的情况下, 分别从词/短语、句子和语篇三个不同层次, 结合语用学效果, 分别对王科一译本 (以下简称“王译本”) 和由李晶等人组成的翻译委员会的译本 (以下简称“合译本”) 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其中的异同, 来说明语境因素对于翻译实践的重要意义。
  2.译文片段分析
  节选一:
  “My dear Mr. Bennet, you must not expect such girls to have the sense of their father and mother. When they get to our age, I dare say they will not think about officers any more than we do. I remember the time when I liked a red coat myself very well—and, indeed, so I do still at my heart; and if a smart young colonel, with five or six thousand a year, should want one of my girls I shall not say nay to him; and 1 thought Colonel Forster looked very becoming the other night at Sir William’s in his regimentals.”
  王译本:我的好老爷,你可不能指望这些女孩子都跟她们爸妈一样的见识呀。等她们到了我们这么大年纪,她们也许就会跟我们一样,不会再想到什么军官们了。我记得从前有个时期, 我也很喜爱“红制服”,当然,到现在我心里头还喜爱“红制服”呢;要是有位漂亮的年轻上校,每年有五六千镑收入,随便向我的哪一个女儿求婚,我决不会拒绝他的;有天晚上在威廉爵士家里,看见弗斯脱上校全副军装,真是一表人才!
  合译本:我亲爱的贝内特先生,你可不能指望这些女孩都有她们爹妈那样的见识啊。等她们到了我们这个年纪, 我敢说她们就会跟我们一样,不再想什么军官了。我记得很清楚,从前我也喜欢过一个“红制服”,而且我着实到现在心里还喜欢他呢; 要是有位年轻英俊的上校,每年有五六千镑的收入,想娶我的哪一个女儿,我绝不会拒绝他的;那天晚上在威廉爵士家里,福斯特上校一身军装,看上去真是让人中意! ”。
  从词汇及短语用法方面的翻译分析,原作中作者对贝内特太太作为女主人和母亲的身份的话语特点进行了仔细的选词,诸如“you must not”、“their father and mother”、“our age”等,都体现了角色的身份特点。两个译本都注意到了这一点,王译本译为“你可不能”、“她们爸妈”、“到了我们这么大年纪”。合译本译成“你可不能”、“她们爹妈”、“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注意到合译本使用了非常口语化的中文“爹妈” 一词, 不仅更突出了以口语化语言为范式的情景语境, 又能生动地表现出贝内特太太作为乡绅家庭主妇的社会文化地位语境。紧接着,贝内特太太谈到了自己对于军官的看法使用了“very well”、“indeed”、“at my heart”等詞,钦慕之情溢于言表,完全没有顾忌到听话者作为丈夫的感受。王译本分别将这三个词/短语表述为:“很”、“当然”、“我心里头”。合译本翻译成:“很”、“着实”、“心里”。 两版的显著差异在于对“indeed”一词的翻译上。“着实”一词明显要比“当然”的强调意味更重。据上文所分析,贝内特太太完全没有顾及丈夫的感受而对自己的情史滔滔不绝,所以“着实”一词更能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特点。从这一点看,合译本的语气处理得更好一些。既然贝内特太太如同她的女儿们一样对军官爱慕有加, 当她在见到福斯特上校时便会发觉对方“becoming”。 王译本对此词译为“一表人才”;合译本则译为“让人中意”。结合文中贝内特太太正是因为上校穿了一身军装而对其进行言不由衷地赞赏,根据此刻此景,王译本的“一表人才”要更加准确一些。
  节选二:
  “Well, Jane, who is it from? What is it about? What does he say? Well,Jane, make haste and tell us; make haste, my love.”
  王译本:“嘿,吉英,谁来的信? 信上说些什么? 是怎么说的? 喂,吉英,赶快看完说给我们听吧;快点儿呀,宝贝!”   合译本:“哎,简,谁写的信? 有什么事? 他说什么啦? 喂,简,赶快看完给我们说说;快点儿啊,我亲爱的!”
  从句子及语篇翻译的分析,为了突出贝内特太太在简读信的时候表现出的急不可耐, 作者连续使用了三个疑问短句:“Well, Jane, who is it from? What is it about? What does he say? ” 语气连贯以及节奏明显加快, 生动展现了人物此刻好奇焦急的心情。从译文来看, 两位译者都使用了短句结构用问号隔开, 节奏上是基本对应的。但是细微之处在于从翻译效果上看,译文中的语气节奏加快地不够彻底。另外,同样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身份特征,贝内特太太连续使用了短促有力的祈使句:“make haste and tell us; make haste, my love.”这句话句式重复且符合社会文化语境,凸显出维多利亚时代乡村背景下,一个唠叨的母亲形象历历在目。 对此,两个译本都做了有效的处理。特别是都使用了“赶快”、“快点儿”这二词,处理得比较到位。
  3.结语
  语境概念被诸多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所研宄和探讨并非偶然。在大量的翻译实践过程中, 情景语境,认知语境层面的社会文化语境被翻译工作者纳入视野,获得了有效的语用等值效果,从而为目的语读者提供更加接近于源语读者的阅读体验。对上下文进行语境层面的重构,译者不仅可以获得字面的语言功能,而且还能熟悉翻译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文化框架,从而对原文作出语言层面和社会解释层面和谐统一的翻译处理。
  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翻译语境对语义的决定性作用。在翻译实践中对原文进行重构,以期达到最佳的语用等值效果更好地服务读者。针对原文中作者对相关人物的语言和心理过程描写,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份乃至不同人物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合适的选词用词编排。依据原文,在翻译时译者尤其应注意语用环境的重要性,必要时也可牺牲译文语言风格的统一性,在局部使用差异化的语言语体也不失为一种合理有效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慧.从关联理论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反语.黑龙江大学,2008.
  [2]奥斯汀.傲慢与偏见.王科一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唐璇.言语行为理论在《傲慢与偏见》中的运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04): 404-407.
  [4]夏侯富生.《傲慢与偏见》中的礼貌言语行为与交际世态.外语研究,2009(04): 110-111.
  [5]徐晓莹.对《傲慢与偏见》会话含义的语叫学分析.学术交流,2009(11): 147-149.
  [6]Austen Jane. (1991). Pride and Prejudice. 北京: 外語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7]Baker, M. (1992).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8]Hatim, B. & Ian, M. (1990).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Lond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作者简介:
  赖莎(1989.11.23-),女,汉族,四川省宜宾市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2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