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锦鲤”趣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2018年是“锦鲤”最热闹、最红火的一年,国庆期间,支付宝官方微博开展了一个抽奖活动,从转发此条抽奖微博者中抽奖,抽中的人为“中国锦鲤”,吸引300多万次转发。10月7日支付宝揭晓了抽奖结果,幸运的“中国锦鲤”获得了“中国锦鲤全球免单大礼包”。“锦鲤”立马走红,网络上掀起了转发配有“锦鲤转运”“锦鲤祈愿”“锦鲤保佑”“锦鲤还愿”等文字的锦鲤图像的热潮。“锦鲤”于是成为“好运”的象征。后来,随着热度增长,“锦鲤”开始泛指在小概率事件中运气极佳的人。“锦鲤”的走红及其意义的泛化,隐含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8年12月3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语”,“锦鲤”入选其中,名列第二。2018年12月19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年十大网络用语”,“锦鲤”排名第一。
  锦鲤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高档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观赏鱼之王”“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誉。由于它极富观赏价值,对水质要求不高,食性较杂,易繁殖,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锦鲤”一词,早在唐朝陆龟蒙所作《奉酬袭美苦雨》一诗中就有提及:“层云愁天低,久雨倚槛冷。丝禽藏荷香,錦鲤绕岛影。”这是我国古代诗歌中首次出现锦鲤,也是现今世界上最早的锦鲤名称使用记录。
  鲤鱼是我国流传最广的吉祥物。《诗经·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娶妻,必宋之子?”将挑选鲤鱼与挑选妻室联系起来,象征家族兴旺,人丁众多。春秋时,孔子的夫人生下一个男孩,恰巧鲁国国君送几尾鲤鱼来,孔子“嘉以为瑞”,于是为儿子取名鲤,表字伯鱼。由此可见,以鲤为祥瑞的习俗,在春秋时已经普及。在传统年画中,经常可以见到穿红肚兜的胖娃娃身骑活蹦乱跳的大鲤鱼的画面;在婚礼、生子等喜庆场合常常可以见到“鲤鱼戏莲”“童子抱鱼”“鲤鱼撒子”等图案。鲤鱼鱼腹多子,繁殖力强,人们常借鲤鱼祈求子孙绵延、幸福美满。民间有“无鲤不成席”的说法。特别是在大年三十的团圆饭桌上少不了红烧大鲤鱼,而且不能将鱼吃完。因为“鱼”与“余”谐音,寓意“年年有余”。
  鲤鱼地位至尊,始于唐代。618年,唐高祖李渊当上皇帝,鲤鱼的命运彻底发生了改变,一下跃居为鱼类中的“九五之尊”。因“鲤”与“李”谐音,为避讳起见,唐朝制定了一条规定:得鲤鱼不论大小,只准放生,不得杀食,敢卖鲤鱼的人要遭60杖责。民间也不得不以鲤为讳,改称鲤鱼为“我鲜公”。
  在古诗文中,有很多典故与鲤鱼有关。古代传说黄河中的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成龙,于是后人就用“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李白曾在一首诗中描述了这件事,诗曰:“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唐代诗人章孝标《鲤鱼》诗曰:“眼似珍珠鳞如金,时时动浪出还沉。河中得上龙门去,不叹江河岁月深。”借鲤鱼跳龙门之说表达了豁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据《论语·季氏》记载,孔子问孔鲤,“学诗乎”“学礼乎”,孔鲤回答说没有。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孔鲤马上回屋学习。后来人们就用“鲤对”“鲤庭”指子女接受父亲的教诲。王勃《滕王阁序》:“他日趋庭,叨陪鲤对。”除此之外,还有“琴高乘鲤”“涌泉跃鲤”“卧冰求鲤”“鱼传尺素”“鲤鱼退兵”等典故。
  我国的鲤鱼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至今民间还保留着逢年过节拜访亲友送鲤鱼的习俗,真是“鲤”尚往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666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