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的管理创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高校非在编学术机构的发展与运行,传统的学术机构管理体制在实际中已表现出诸多不适应,使非在编学术机构没有释放出活力。文中主要从非在编学术机构的现状和特征,探索非在编学术机构的组织管理措施以及统筹规划,构建多元化的科研管理平台与创新发展运作模式,发挥系统的最优功能,释放科研活力助推科研发展。
  关键词:非在编学术机构;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 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9)03-0333-05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of informal established academic institu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institution management system has shown many incompatibilities in practice.As a result,the informal established academic institutions have not released their vitality.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d,based on the status quo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l established academic institutions,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measures and overall planning of informal established academic institutions,built a diversified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platform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mode of operation,and exerted the optimal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to release scientific research vitality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informal established academic institutions;management;innovation
   目前,国家提倡实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创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科技管理创新也成为实务界和学术界探索与研究的新课题。高校学术研究机构作为科学研究的载体和平台,成为科研管理改革与创新的重要内容,其中非在编学术机构成为学术机构创新的一支新生力量。
   1 非在编学术机构
   1.1 概念界定
   高校的学术研究机构,从传统意义上讲,就是高校为了进行科学研究,专门设立的专业研究院、研究所,研究室、中心等常设机构。具有独立的行政编制,具体的岗位职数,有具体负责人,由一定的人员组成,有固定的办公场地,属于学校内部的独立部门,一般是处级、科级单位。为了探讨方便,把这种具有固定编制的学术研究机构简称为传统学术研究机构。
   非在编学术机构是大学纵向结构中一种基层的学术组织,是指学术机构所在单位不设立行政编制,不提供经费,不提供固定办公场所的学术研究型主体,简称“三无机构”[1]。这类主体在人员编制、办公场地与经费筹措方面,完全依靠机构自身的运作实现和维持,是一种虚拟的研究机构,依托单位不提供任何编制和经费。
  
  1.2 研究机构特点
   机构无固定行政编制。研究人员与队伍是经常变动的,因研究课题的需要,研究领域、研究兴趣的相似而集聚一起的。
   学校不提供办公场地,办公设施与基础条件。因管理、科学研究而需要的一切条件设施,需要机构自行解决。
   经费来源于社会。机构的办公与科研经费,需要机构通过自身的努力,寻求与外界合作而拉动社会资金注入,如通过与社会有关单位开展项目可行性论证,课题研究,疑难案件讨论与解决,商政咨询等业务,通过与外界合作而获得社会资金,以维持机构的运作与科研。学校一般不提供经费保障。(有的高校在非在编机构设立之时,提供一定的设立经费扶持。)
   1.3 研究机构优势
   人员组成形式灵活,队伍流动性强。因其不具有独立的行政编制,机构开放,人员组成形式灵活,可随时进入、流出。有长期的研究人员,也有因科研项目需要临时进入机构的项目组,项目完成后,人员可流出机构。因科学研究需要,可重复采取这种用人方式,推动人员顺利引进、流出,为项目研究提供人力保障。
   整合校内外科研资源能力较强。因其没有行政编制,组建研究队伍时,可选择性地吸纳校内外的科研力量,且因项目研究需要,随时组建相应的队伍。经过长期的整合历练,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既为自己配置了优秀的研究队伍,提供了科研人力资源,又历练了科研资源整合的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科研配置能力[2]。
   科学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较强,有利于实现学术共享。因其能够整合校内外的优势科研资源,个体人员学术背景丰富、多样,且多是跨学科性的,跨系、跨学院或跨部门,队伍组成几乎是强强联合。这种结构的研究队伍,因其学科、专业、知识结构等背景丰富,具有交叉、互補性,有助于相互学习、借鉴,实现学术共享。也便于开展横向合作研究,创新科学研究的组织模式,提升创新能力。
   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灵活、开放的用人机制,有助于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 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现状
   2.1 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概况
   近几年,高校重视科研管理,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建设学术载体,为教学、科研提供交流平台和阵地。在建设传统的、固定编制的学术研究机构的同时,逐步建设非在编的学术研究机构为学术研究基地,如陕西省建设立项的100个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中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高校成功申报、并立项建设为陕西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单位。从2011年至今,西北政法大学已建设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各具层次的学术平台。有4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0多个由陕西省法学会牵头,挂靠在学校的省级专业研究会;5个由西安市法学会牵头,挂靠在学校的市级专业研究会,86个校级非在编研究所、中心;还有4个实体性研究院,8支创新团队,搭建了多元化的科研平台。这些学术研究机构的设立,对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助推作用。
   2.2 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存在的问题
   尽管从非在编学术机构的学科分布架构,系统功能发挥,对外宣传,开展项目研究,以及推动科研体制与机制创新方面来看,非在编学术机构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也存一些问题和不适。
   以西北政法大学为例,大多数机构研究法学学科,而经济 、外语、管理等学科的机构较少;单一专业性的机构较多,而跨学科、跨单位、复合性的研究机构较少。
   机构要正常运作、生存,必须依靠自身的优势开展横向合作,争取外部资源,服务经济、社会方面还很欠缺,与地方社会互动性不够。教师对于非在编学术机构的热情和积极性有所下降。申请设立时兴趣很浓,但审批成立后,热情下降,开展活动不是很多,似乎设立很时髦,而运作与开展活动不受重视。非在编机构从整体来讲依靠学校现有的资源,如学术声誉,学科影响与优势,学校宣传与声誉等,自主创新能力不够。
   机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内部功能发挥较差。机构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如队伍管理、项目管理、经费管理、学术活动管理、合作成果的认定、知识产权的归属与管理等制度,操作的具体措施、工作流程等还不健全,不利于机构的日常管理,以及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尤其是机构的功能没有激发出来,主动性不足,教师科研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未能全力调动起来[3]。
   但是,与传统学术机构相较,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灵活性,从内部尽可能释放科研活力的功能和优势,有其发展的空间、科研市场需求以及前景,不失为科研平台的一股新兴力量。高校、科研院所、实务部门、政府应加强横向联合,多方选择,综合施策,打造高校创新科技平台,创新高校的科研管理体制与机制,释放科研活力。
   3 加强非在编学术机构的组织领导和统筹规划3.1 统一认识,高度重视
   对于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高校要高度重视,统一认识,科学定位。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是学术机构,而非行政机构,它具有学术性,而无行政性。虽然不是实体组织,但它具有组织的文化特征,是高校学术机构的一个种类,在高校学术机构发展历史中,非在编学术机构有其自身应有的地位与作用[4]。是学术机构创新,科学研究组织模式创新的一种途径。发展非在编学术机构是探索科研管理创新的一条新思路,也是科研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3.2 创新模式,拓宽发展空间  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具有跨学科性、跨部门性,机制开放,人员流动性强,打破高校单一的学术资源,便于开展横向合作研究,创新科学研究的组织模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期,国家提倡科技创新,高校探索并践行的今天,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有其适度发展的前景。
   3.3 科学规划,适度发展
   学校应根据《科研发展规划》,学科建设需要,研究特色与研究优势,科研力量等现实情况,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详细制定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建设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建设目标等,有计划、有步骤、科学、适度地发展。不要跟风,不要盲从,不要一轰而上。
   4 建构多元化的科研经费资助模式
   科研经费是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的运作保障,是开展科学研究的基础,从单一依靠政府资金资助,转向从社会多方渠道筹措资金,构建多元化的科研经费资助模式,扶持非在编机构的活动与运作。“国外高校科研所需要的高额经费不可能来源于学生,也不可能来自普通的教学拨款,这笔开支必须从外部资助中解决。主要来自以下途径:各级政府、高等学校自筹、企业界的合同、非营利机构”。
   4.1 学校提供一定的资金扶持
   虽然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属于“三无”机构,学校一般不提供经费,机构的科学研究活动、运行等由机构自行解决。但对于建设初期的非在编研究机构,学校应给与必要的资金扶持,用于机构的启动成立、宣传、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活动维持、运作等。尤其是那些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年轻负责人的非在编研究机构,学校应给与一定的经费支持,维持机构先期的正常运行,以便保障机构经过一定时间的学术积累过程后,有能力自行维持运作。
   4.2 积极争取横向项目研究,拉动社会资金
   非在编学术机构本身具有跨部门性、跨学科性的特点,研究人员的学科、专业、学术背景丰富,既有高校教师、又有研究所、公司、企业、政府职能部门的实务人员,有能力开展交叉性的、实务性的综合研究。非在编学术机构应大力发挥本身的资源优势,对外积极宣传,多方联系、公关,努力争取国内、国际横向项目,合作开发项目研究,尤其是与实务部门的项目合作,拉动社会资金,扶持非在编学术机构开展各项业务,推动科学研究。
   争取横向项目研究,应该是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科研经费来源的主流渠道,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模式,是对传统科学研究组织模式的创新和突破。在争取到项目资源后,要將重心放在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服务范围的扩展上,从而保障更多的后续支持,形成自己的品牌效应。还要争取与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国外基金会、学会等民间团体与机构的合作项目,以便长期服务。开展多元化的服务,组建多元化的模式。    4.3 开展“社会捐助”活动,获取社会资金扶持科研  社会捐款,也是高校获取科研经费的一条途径,其实这早已有之,国外大学很流行获取社会捐款,许多大学校长的一项任务就是筹集社会捐款,扶持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我国高校的非在编学术机构应该借鉴此种做法,通过校友,朋友、长期服务单位等对象,以提供咨询、培训、成果使用等服务形式,获取社会捐款,增加科研经费,“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总之,“有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就可以招聘到高素质的科研人员,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就为取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创造了前提条件”。
   5 加强非在编学术机构的运行管理
   5.1 理顺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
   非在编学术机构是学术研究機构,而不是行政机构。具有学术性特征,以处理高深学问为主要职能,主要任务就是科学研究,以及科学研究的组织与管理,还兼有学科发展,高校不得以其依托的所在学院、部门为由,行政隶属于依托单位,在项目申报、项目争取、获取社会资金来源、利益分配等方面,以行政手段干预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的正常活动。当然,学校、依托学院、部门有资格、有权利对非在编机构实行学术管理。对于非在编机构的运行、管理等日常活动方面,要充分发挥机构负责人,尤其是项目负责人的作用,彰显学者的主体地位,发挥教授治学。
   5.2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5.2.1 在用人方面实现更加灵活的用人模式
   学校应给予非在编学术机构完全的用人决定权。实现更加灵活的用人模式,真正体现“机构开放、体制灵活、人员流动”的特点与优势。这样,无论是非在编学术机构的建立,还是机构内部若干个项目小组,都可以通过内部选拔、外部聘请与吸纳、挖掘、选取学科、专业、研究优势等背景丰富的人员,如客座教授、访问学者、短期研究学者等,而随时组建研究队伍,进行短期合作研究,只要是因为项目研究的需要。但科研项目组不是永久固定的,项目申请下来后,可以联合多方力量高质量完成。项目一旦结束,课题组就不复存在,除了主持人和项目骨干,其他人员流动性很大。另外,要鼓励教师在不同的非在编机构之间自由流动,机构开放,研究队伍呈动态结构的。
   5.2.2 通过项目研究、学术交流等科研活动,迅速促进人才的成长  人才的培养与成长,不仅要通过外出进修学习,外部引进,还要通过内部的培养与训练,共同促进人才的成长。非在编学术机构要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学术交流。通过组织大量的科研课题、项目研究,逐步锻炼、训练研究人员的科学研究能力,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快速成长,成为某个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尤其是项目负责人。也有利于促进“名流”、“大家”的诞生。
   5.2.3 学校设立创新人才计划专项资金
   设立专项资金,鼓励非在编学术机构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与引进人才,逐步培养一批创新人才。实现“研究学术,选就人才”的办学承诺,成为人才和学术的摇蓝[5]。通过此种措施,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年富力强、具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科研梯队。要支持创新人才参加学术交流,定期出国参会、学术访问、进修等交流活动。要经常“走出去”,取经学习,宣传、展示自我,扩大学术影响力;又要“请进来”,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介绍前沿知识,开拓视野,接受新生事物,吸收新鲜血液,营养自己[6]。
   5.2.4 把科研与研究生培养紧密联系
   研究生的培养以科学研究为侧重点,3年的教学活动,更多的是以训练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为主要内容。非在编学术机构应把研究生作为科研人力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研究生的力量,同时,研究生参与到导师负责的课题组,参与项目研究,参与科研训练。这种方式不仅增添了非在编机构的研究力量,而且有助于研究生的培养,在导师的带领与指导下,进行专项研究,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推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如美国等发达国家,研究生从入学开始就明确:既要完成研究生课程,又要完成导师交给的研究工作和其他工作。这种体制的组织形式是以导师为核心和以研究生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这种组织形式也被称为“老板制”[7]。
   5.3 加强科学研究创新
   5.3.1 对重大理论问题,实践问题进行联合攻关  非在编学术机构的跨学科、跨部门性,决定了其可以顺利组建专业、学科、研究方向等学术背景丰富的、交叉性的、富有特色的研究团队,突显实力,彰显特色。强强联合,合力攻关。具备了对重大理论问题、实践问题联合攻关的基础与可能性。现实中,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的研究,如有关“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世园会”、“城市管理”、“政府管理创新”、“文化产业”等主题性问题,需要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社会学、统计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综合考量,从交叉性、多角度性研究,而不是某一个学科的知识就可以完成的,仅凭高校内部的教师、研究人员,是难以完成有关“重大理论问题,实践问题”的项目研究的。非在编学术机构可凭借自身的优势,申请、争取这种类型的纵向、横向项目,开展联合研究。
   5.3.2 创新研究方法
   非在编学术机构的跨学科、跨部门性,其研究成员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也有来自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公司、企业等实务部门,是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组合。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互相交流,学习、借鉴不同的研究方法,发挥研究团队整体的能量,既利用理论界的前沿理论知识、理论研究方法;又利用实务界的原始数据、原始材料和典型案例,调查、统计等实证研究方法,综合利用,采用多维视角、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共同研究,最终的研究成果理论性、实用性较强,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率与应用率。
   5.4 拓展咨询服务
   服务社会也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样,服务社会不仅是非在编学术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也是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非在编学术机构的跨学科、跨部门性,其人员构成的理论性与实务性,以及丰富的学术背景,为开展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咨询、服务项目,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基础和条件。丰富的研究队伍,可以为社会市民提供普法宣传、科技讲座;为政府提供谘商议政;为职能部门提供政策咨询、决策参考;为公司、企业等实务部门咨询案例,解决疑难杂症,提供教育培训;还可以与实务单位联合建立培训实习项目,为实务部门提供人员培训;研究成果服务等活动。在当今科学技术发达,知识更新速度飞快的信息时代,各行各业繁荣发展,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尤其是实务部门需求更多的科学指导,解决实际疑难问题。知识更新、使用、淘汰的时间缩短,一个人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经过5-6年的时间,就必须再接受培训与学习。非在编学术机构要利用好自己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咨询、培训等社会服务项目,拓展业务范围,占领市场一角。    5.5 信息资料建设
   当今信息时代,信息就是机会,信息就是财富。科研管理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科研网站既是对外交流的窗口,也是人们了解科研信息动态、展示科研成果的平台。科研信息对于非在编学术机构同样重要,科研信息资料建设是非在编学术机构管理与运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非在编学术机构应重视科研信息平台建设,发挥网络的功能和作用。建设机构局域网站,与长期合作研究单位建立联网,在研究队伍内设立局域网络群,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管理与学术交流。及时向依托学院、单位,校科研处上报科研信息动态,以便管理部门及时了解非在编机构的学术动态,开展活动情况以及运行情况,实现科技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同时以发布科研信息的形式,宣传、展示非在编学术机构,也可以吸引有兴趣的人员加入研究队伍。另外,非在编机构也要搜集、整理校外的科研信息,包括科技政策、制度、法规等制度文件,科技管理部门的科技动态,以及其他高校的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动态等,拓宽信息渠道,汲取营养,既能知己知彼,又为我所用。
   6 结 语
   对于我国大学来说,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在高校科研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也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和实践作用。在高校学术研究机构发展中,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虽然不是主流,但其自身也有独到的特色与优势。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时代背景为其提供了一定的活动空间。高校科研管理创新,力求多元化,多角度,多视角创新,学术研究机构也应呈现多元化,多种形式的学术机构并存,这本身就是一种理念创新。
   对于非在编学术研究机构的完善,是一个不断思考、琢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边实践边改革,释放科研活力助推科研创新。
  参考文献:
  [1] 郑晓齐,王 蕊.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发展[J].清华大学,2009(04):21-22.
  [2]李 芳.浅谈高校学术机构[J].新西部,2012(12):120-121.
  [3]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第五组.对中国高校科研组织创新与改革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06):37-38.
  [4]谢安邦.比较高等教育[M].广西师范大学,2002(04):275.
  [5]蔡珍红.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特征与治理研究[J].重庆大学,2012(06):90-95.
  [6]李 芳.学术交流对于高等学校的作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06):806.
  [7]张楚廷.学校管理学[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严 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7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