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试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社会进步,教育在广大教育研究者的努力改革下一步步的得到改善,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过度关注学生成绩的时代已经过去,现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道德与法治》侧重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认知,从小学就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提高综合素质。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学生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现状;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2-0063-01
  《道德与法治》是经过教育人的数次改革得来的教材名称,之前的名称有《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教材名称是对教材内容的高度概括,未改名的教材侧重学生的素质修养。《道德与法治》则增加了有关法治方面的知识。相应的,教师在把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核心素养上需要更新自己的观念。
  一、核心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现状
  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特点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是不一样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在看待事情上能从整体过渡到各个部分,感知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注意力分散,经常会被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由此可见,小学生对于呆板无聊的课堂是很难产生兴趣的,注意力分散后听课效率会直线下降。在记忆力方面,小学生几乎不会理解性的记忆,一般是对一个知识点反复诵读达到记忆的效果。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教学方案。但是我国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育活动实践方面落实的不够充分,经验上的积累不足,向学生授课时,常常用单一的口头授课方式讲解道德与法治,学生在深入理解知识方面会大打折扣,更不用谈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发展。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着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1.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写教案的时候要将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到教学目标里,让学生意识到他们需要透过教材里表面性的知识看到怎样的隐含的道理,知识内容与目标相结合,才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有总体上的认识和各个部分之间的潜在的关联。
  2.拓宽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
  现在大部分教师还停留在将教材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的阶段。教材里的知识不一定都是完整的,对于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通过更多的渠道找到资源,使教材上的知识更完善。教材里的部分知识难度太大,学生学起来感到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情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在学习《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六课《花儿草儿真美丽》的时候,学生只看教材可能连花的名字都说不出来,教材中的配图也不能给出明确的方向,那么教师应该随机应变,几乎每个学校里都有花坛装饰校园,教师可以将这些花坛变成教学道具,带学生游览校园的花坛,教师向学生接受他们不认识的植物,在這期间还可以说一说美丽的花草也是有生命的,不可以随意踩踏,学生认识了新的植物,同时也有了热爱花草,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另一方面,《道德与法治》与其他科目的知识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例如,《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与家乡联系起来了,教师不可能知道每位学生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这需要学生在课堂发言,将自己家乡的美丽描述出来,这里就涉及到了语文上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要观察学生的表述是都有错,说话是否得体,前提是教师是否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教师不能只关注道德与法治这一科目,要涉猎其他科目的内容,丰富自己的课堂。
  3.改善教学方法。
  (1)重视学生的直观感受。
  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技能和从教材里学到的知识都是间接的。小学生仅凭听教师口头传授和阅读教材是不能够深入理解的,且记忆力不好,这样获得的抽象的知识与技能容易忘却,教师需要不停地带着学生复习才能有收获,而且付出的努力和收到的成果不一定成正比。相反的,学生直观的感受事物会加深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并且在头脑里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例如针对《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第十五课《分享真快乐》的教学,如果教师只根据教材讲课,学生可能明白了什么是分享,却不知道分享是否快乐。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互相送出对方所需要的物品,切身体会,这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2)依靠科技开展教学。
  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到来,给教育事业带来了诸多便利,首先,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更多了,时间更快,效率高。其次,当互联网用于教学,它更是功不可没,多年前教室里除了粉笔就是黑板,而现在几乎全国各个地区的学校都有多媒体,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播放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短视频、展示图片、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感受,为学生展示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件,看广大人民群众对事件的评价,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对错误的世界观及时纠正,学生了解了时事政治,同时树立正确的三观。
  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结出规律和道理。所以教师尽量做到不要把全部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多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生独立思考,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例如《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四通八达的交通》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分组,各组成员介绍自己所处的地方的交通工具的变化,交通方式的变化,说说自己已经知道的交通规则,最后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教师对错误的观点进行纠正。这样的自主合作学习,学生能在课堂上找到乐趣。
  5.教师进行教学反思。
  每一节课都应该有出彩的地方,应该将经验积累起来,但是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知识方面的,学生上课状态方面的,那么对于这些问题,教师要想办法解决,多于同事交流,完善自己的课堂。
  结束语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是为了在将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力量,现代社会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小学教师应及时了解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做出相应的改变,注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培养,向学生传授有意义的技能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参考文献
  [1]陆宏英.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性教学策略探析[J].中小学德育,2018,(10):25-27.
  [2]文翔.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场未来公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变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18+24.
  [3]冷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生核心素养“落地”[J].课程教育研究,2018,(32):51-52.
  [4]张传燧,左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应从小学抓起[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7,(04):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16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