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高校古筝教学的创新策略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古筝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典乐器,更在国家民族乐器体系当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加强对学生的古筝教学,并把古筝教学作为高校音乐教育当中的组成部分是至关重要的。纵观当前高校古筝教学现状发现在教学创新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不能够适应古筝音乐改革发展的形势,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对古筝演奏的掌握水平。基于这样的情况,高校要大力创新古筝教学策略,提高对学生的演奏要求,也让学生真正担当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使者。
  关键词:高校;古筝教学;创新策略
  古筝这一古老的民族乐器,不仅具备悠久的传承发展历史,还具备柔和独特的音质与音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筝演奏对于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提出了很高要求,怎样提高古筝教学有效性,保证古筝演奏质量成为了当前高校古筝教学要达成的目标。高校需要认真分析目前的古筝教学现状,并对教学策略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古筝演奏观念,使得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技法学习整合起来,主动参与古筝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根本上提高古筝演奏综合素质。
  一、高校古筝教学方法创新的意义
  长时间来高校在古筝教学当中选用的方法比较单一,过度强调理论灌输式方法的应用,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补充学生在古筝理论和技法方面的不足,丰富学生音乐知识的积累,但是这样的教学模式把教师当作中心,让学生长时间处在被动接纳的学习状态下,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感受。除此以外,传统教学方法关注的是结果忽略学生在过程当中的收获以及表现,导致学生不能够转换思路和创新思维,只能够依赖教师。这些问题的存在均限制了古筝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导致古筝教学氛围过于沉闷单调,也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我们必须广泛深入的探讨如何对高校古筝教学进行创新改革,走创新发展道路,更好的满足学生的古筝学习需要。就目前而言,高校古筝教师要立足学生实际开展背景教学,先进行背景材料的呈现和背景的渲染,调动学生的古筝学习热情。比方说,不少优秀古筝作品均来自于民间,与民间风俗习惯、语言、风格等密切相关,构成了古筝音乐的特色,但是如果作品脱离了这样的背景就不能够把古筝作品的本质内涵传达出来。所以在补充了这些背景知识后,学生在古筝学习方面会更有动力。另外,运用枯燥单调的记谱方法会影响学生对古筝作品的理解,影响到学生的创新与发挥。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学习特征与规律的把握,引入情景教学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入到作品营造的音乐情境当中,激发学生音乐创造的激情和灵感,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领悟。总而言之,高校古筝教学要把创新作为根本发展道路,對过去的教育模式进行彻底的变革,融入新的思路和新的教学方法,为高校古筝教育的长效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二、高校古筝教学创新的策略思考
  (一)加强背景渲染,培育学生人文素质
  现如今我国教育发展讲求的是推进素质教育,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作为重中之重,从而推动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古筝作为我国民族乐器当中的一个代表,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正好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育的载体,除了可以对学生进行音乐熏陶之外,还能够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人文素质得到发展可谓一举多得。很多的古筝作品包含着大量传统文化要素,比方说典故、历史故事等等,这些文化要素是对学生进行人文启迪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可以拓展古筝教学内容,开拓学生的眼界。考虑到这样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加强对古筝作品的背景渲染教学,也就是在音乐作品演奏教育的同时给学生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其中蕴含的故事。
  (二)关注情感教学,培养学生良好乐感
  古筝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演奏质量,把古筝作品的核心思想以及主旨内涵传达出来,要想保证古筝演奏的效果,最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体会作品当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演奏时把作品的情感传达出来,也从侧面体现出情感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古筝教学当中,不管是让学生自主演奏,还是进行一定的示范指导,都需要强调要通过灵活运用古筝演奏技法传达情感,让学生在良好的情感熏陶当中加深对作品情感灵魂的感知。情感教学难度相对较大,需要教师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需选取学生乐于接受并且容易理解的语言和教学方法推动情感教学,让学生感知情感,并学会在古筝演奏中表现情感。例如,在教学《梁祝》时,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教师可先播放音乐,让学生在聆听之后表达自己的欣赏感受和欣赏中出现的一些想法。通过学生的大胆表达和师生之间就情感表现的交流,很容易加深学生对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细腻深沉爱的理解,有效把握古筝的独特魅力与风采,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技巧,还学会了情感的表达。
  (三)突出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很多学生在古筝学习当中投入了强烈的热情,对古筝充满兴趣和探索的好奇心。但是当新鲜感过后,不少学生就对古筝丧失了兴趣,尤其是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师往往会强制学生完成这样或那样的练习,使得学生长时间处在被动接受和被动练习的状态之下,更加剧了学生的逆反情绪和不良的学习体验。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不能够产生比较理想的教育效果,常常会适得其反。这实际上与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所处的地位和各自扮演的角色有关,如果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可以自主自由的进行拓展和创新,那么他们的热情和兴趣就能够长久保持下去,假如一切以教师为中心,会让学生丧失动力与信心,影响学习效果。考虑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要注意活跃教学氛围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给学生自主自由的发展平台,聆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自主感知古筝的魅力,自然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比如,在鉴赏《枫桥夜泊》时,教师要减少对学生欣赏古筝作品的干预,而是让学生自由结组,在小组当中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这部作品,在思维碰撞当中加强对作品的鉴赏与感知。
  (四)加强基础练习,奠定学生演奏基础
  众所周知,不管是演奏哪种乐器,基本功都是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古筝的演奏学习同样如此。对于古筝这一民族乐器的学习,打好基础是高质量演奏音乐作品的前提条件。但是很多学生认为基本功的学习过于枯燥乏味,常常不会主动投入到基本功练习当中,出现了基本功不扎实的情况,严重影响到了演奏质量。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基础指导,在基础技巧的引导当中选用生动直观和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让他们认识到基本功练习的重要性。在古筝基础训练当中,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手基本功训练,尤其是关注弹奏时的手型、触弦、指尖力度把控、用手灵活度等方面,把古筝的音色独特性表现出来。其次,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的弹奏姿势。弹奏姿势和古筝弹奏的效果以及内心情感的表达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保证姿势端正准确才能够发挥个人技术水准。假如学生在姿势方面存在不端正的情况,教师需要给予耐心指导,并要求学生反复强化练习。最后教师需要在读谱和记谱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扎实学生的基本功。尤其是要关注学生读谱记谱习惯的培养,为学生塑造和表现音乐形象打下基础。   (五)创设学习情境,加深学生学习体验
  古箏音乐作品并非只是单纯意义上的音乐表现,还营造了一种良好的音乐意境和音乐氛围,要想让学生彻底突破中学习当中的难题,准确把握古筝作品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音乐形象,教师要积极引入情境教学法,给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受。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保证情境创设和古筝音乐作品的内容与风格密切相关,避免情境教学沦为形式。多媒体是营造教学情境和提高情境教学法应用效果的重要工具,所以高校古筝教师要完善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技巧,掌握多媒体教学法的应用策略,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情境的创设。例如,在教学《临安遗恨》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这部古筝协奏曲作品,掌握乐曲表达出的内容和塑造的形象,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与岳飞抗金有关的视频短片,把学生带入到直观情境当中,让学生从中体会岳飞的爱国精神与爱国情感。这样学生可以把情景内容和古筝作品对应起来,顺利的突破古筝学习当中的重难点。
  (六)加强合奏指导,提升排练课程效果
  在高校古筝教学体系当中,引导学生个人弹奏古筝单曲是初级阶段的一项教学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独立演奏能力扎实学生演奏基础的重要平台。但是想要让学生对古筝有更加深刻的体悟,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与境界,还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到集体演奏活动当中,让他们在团体演奏当中领悟多人演奏的魅力,学会在集体演奏当中通过灵活运用技巧达到演奏和谐,把古筝音乐作品完美呈现出来。为了让学生有合作学习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教师可以组织合作活动,并将其穿插到古筝教学课堂当中。在集体合奏时,教师先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把古筝和其他古典乐器结合起来完成一部作品演奏。为了巩固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在乐器种类多少和曲目难度方面循序渐进的增加,不断巩固和完善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结语
  高校古筝教学在培育优秀古筝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要想保证古筝演奏人才的质量,推动古筝音乐的传承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源头着手抓好古筝创新教学,对过去陈旧单调的教学策略进行变革,有效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要,构建高校古筝教学质量保障机制。高校古筝教师在创新教学策略时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体验的全过程,给学生提供自主发挥的平台,从而培育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玉莲.论高师古筝教学的弊端及其改革之路[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14,14:50-52.
  [2] 陆媛媛.高师古筝教学的缺失及其路径选择[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28:210-2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24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