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中国文化角度谈“中国唱法”之最高追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从中国文化这样一个大的概念入手,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当今“中国唱法”之最高追求进行分析和浅探:第一,“中国唱法”的发展历程及成功之处,谈到了“中国唱法”的提出及不断地发展历程,以及在不断深入的探索与借鉴下,变成了更具有包容性的歌唱艺术;第二,“中国唱法”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特性,提到了两者的共通之处;第三,“中国唱法”的精神引领及最高追求,主要谈“中国唱法”如何扎根于我们的中国文化。探析过程中结合引用法、分析法进行论述,以便大家对作品有更加全面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并对当今“中国唱法”的发展有所思考。
  关键词:中国文化;中国唱法;特性;追求
  一、“中国唱法”的发展历程及成功之处
  中国唱法在很久之前便已提出,近些年随着声乐的不断学习、中国唱法关注度的不断提升的同时,也使得自己真正有所思考。
  中国民族声乐自五十年代进入上海音乐学院,1956年至今的探索,不断地形成发展成为属于我们国家民族的声乐。歌唱家郭兰英老师六岁便开始学习打戏,具有独她唯有的个性,为我们早期的民族唱法奠定了基础。民族唱法包含了我们国家的戏曲、曲艺以及各不同地域的民歌艺术形式,它取材于我们的民间生活,来自山间田野,不断地口头相传,是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宝贵财富,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色彩,在唱法上更要求自然的曲调和韵味。但随着外来歌唱艺术文化的冲击,歌剧这样的外来的艺术形式,它的包容性更强,歌唱所需要科学方法的支撑也会更大一些,因此,声乐工作者进行了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人们对于声音的意识以及观念也有所改变。在原有的传统演唱的精华和特点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吸收和借鉴的西方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而形成了更加具有科学性(不少人提出不能将科学和艺术混为一谈的言论,但是这里的科学指的是训练有理论支撑并有方法的练习)、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的属于立足于我们本国文化的新型民族歌唱艺术。
  而“中国唱法”的提出更加充实了之前大家所说惯了的民族唱法,它更具有包容性,更体现出强大的时代性。因此在声音的塑造上更加灵活,歌唱寿命较长,同时更为大多数人接受,获得较好的艺术效果,近年来我们的中国唱法更是在世界舞台上活跃着。
  二、“中国唱法”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特性
  声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需要将歌曲情感表达以及人物的塑造等一系列精神产品通过声音表达出来。由于声乐专业的“特殊性”,也就决定了这门专业的难度。歌唱是一个受意识支配的全身心活动。从哲学的角度解释,意识决定物质,意识必定要在气息先行,我在学习声乐过程中深有感触。人体是一件特殊的乐器,运作时身上所有的歌唱发声器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歌唱还是一个有意识的活动,不能张开嘴就发声,那样的声音没有思考,没有思考便没有准备,没有准备便没了修养,音色更是无从谈起。歌唱一定要在每一句每一个换气口都要有所思考。这样,气息才能服务于歌唱。“音乐是观念性的艺术”,而这种观念性是建立在时间过程中的艺术感受与体会,技术不可缺少,意识与想象力同样不可缺。有了意念的支持与情感的把握,才谈得上唱好作品,才能游刃有余的驾驭作品。
  呼吸是发声的源泉,气息的把握为声音提供了动力,也决定了旋律的连贯性。
  歌唱是一项全身运动,需要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运动,需要肌肉机能的记忆,才能在第一时间达到兴奋的状态。歌唱一定要建立“音色观”,音色是声乐的审美之源,色彩决定了风格。哲学上讲共性与个性,现在的教育以及培养人才的模式也是如此,支持与鼓励创新型人才,提倡“双创”精神,发挥主观能动性,注重人的个性化,反对机械化的培养模式。声乐更是如此,不能机械化,统一化,个性化特别重要。因此,歌唱训练当中想要发挥个性,就要结合实际,结合本身或者立足于本国文化,才能发扬自身的闪光之处。
  由此,我便联想到选修课上老师讲中国文化,其至境为:道。中国哲学研究的目的,可以说是‘闻道’,而什么是“道”?就是通过实践上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达到的境界。中国文化的总追求也为道。中华文化发展史上的诸子百家,都是途径方法各异的求道学派。道家讲道法自然,强调天人和谐,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认为“道是世界的最高实体,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道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中国唱法具有意会性。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庄子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学习声乐中,悟性是尤其重要的,声乐需自身各部分机能共同协调运作,即便是老师也没有办法感受到学生的感受,因此,除去技术的支撑不谈,它需要一定的想象还有坚定地意志来调控身体,来调整自己的声音。
  中国唱法具有实践性。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声乐学习需各种不断地舞台实践,例如比赛、演出都是让自己得到进步的方式。实践是获得真知的唯一标准,在此过程中,会有不同角度的收获。
  中国唱法具有整体性。美国音乐人类学家安东尼·西格曾经提出:“音乐即文化”,他正是强调了整体性。中国人注重对立面的统一,整体和谐,重在综合,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整体统一。声乐也讲究对立,气息向下沉,声比身高,横膈膜支撑,各身体机能的调节使得发出理想的美好的声音。声乐学习者在学习歌唱时先学习到了一定的音乐知识,通过思考以及训练就会有一定的音乐行为,而这个过程是长时间的,最后才产生出音响。通过身体协调达到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达到的境界,使人感受到美好,而这样的美好便是每个声乐学习者工作者共同的向往与追求吧。
  三、“中国唱法”的精神引领及最高追求
  “道”字含义的主要层次可大致分为四个层次:第一,道路,它是有形的;第二,道德,使人明理求善;第三,道理,让人学会求真务实;第四,也是最重要的,道境,使人求美,求真求善。
  “中国唱法”之最高追求与我国的中国文化倡导追求的“至境”相契合。于此我想,“中国唱法”的提出也是基根与中国文化吧。自五十年代至今的我们本民族声乐的发展经过了漫漫长路,终于在人们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中结出了硕果,得到了证实。我们的母语对我们音乐的产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创造了音乐语言,非常接地气地传达着人们对生活的感悟与未来的憧憬,作曲家们创造出了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声乐作品,表达着不同情绪,诉说着各种酸甜苦辣,还传达了人文情怀和社会关怀,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人文艺术的高度。我们是中国人,每个人身上都肩负着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我们不能做“香蕉人”,由表及里都应当将自己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唱出属于我们的声音。我国的四百多种戏曲、三百多种曲艺、五十六个民族以及不同地域的民歌是我们的“根”,它源自于民间生活,以语言为载体,人们细致的情感表达为之注入了灵魂,它具有偌大的能量,这种能量源自于中国文化,源自于中国精神。自我国创作的第一部歌剧《白毛女》以来,《江姐》、《洪湖赤卫队》等等,这些歌剧都反映了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现实,它是属于那个时代的鸣响,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人们精神食粮,给予人们信心与希望。
  “中国唱法”字里行间表达出了“真”,真代表着真实与真诚,它是对待艺术的本质;“中国唱法”传达着“善”,包含了为父为母之伟大,为儿为女之孝道,为师传道受业解惑之无私…;“中国唱法”弘扬“美”,中国道路之美,祖国富强之美,民族昌盛之美,仁义之美等等。“中国唱法”所追求的“真善美”同样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最高追求,它极为可贵,引领着“中国唱法”的发展,鸣响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声音。
  声乐虽是我国发展较晚的一门艺术形式,但是经过多年的创作与发展,创作出大量我们本民族题材和音乐元素的作品。本文通过从中国文化角度谈“中国唱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了中国古代诗词、民谣、戏曲唱词等等,使作品题材更具有民族文学特性,使得旋律韵味,歌唱语言传统而不失时尚感,并具有一定的高度与深刻性,反映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人文情怀,展现“中国唱法”的魅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声乐需对艺术的坚定与专注,不断地在民间汲取能量,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民族的歌唱精华,不断地交流,同时还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与观念,这样,才会对我们的艺术之路有所引领,更好的将作品呈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参考文獻]
  [1] 金铁霖.金铁霖声乐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25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