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我国体育概念争论综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西方现代体育经过日本传入中国至今,体育概念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点之一。基于我国体育概念的演变史,笔者重点梳理了“真义体育观”与“大体育观”之间的争论和近年来出现的“体育概念研究新论”等相关文献,系统总结了体育概念的演变历程,详细阐述了真义体育观与大体育观反映了当今对体育本质、功能、目标的不同认识。旨在从系统整体观视角审视我国体育概念研究存在的认识问题。
  关键词:体育概念  真义体育观  大体育观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b)-0224-02
  1  体育概念演变历程
  西方现代体育经日本进入我国至今,体育的概念在我国的发展演变总体上历经了“意识萌芽、身体教育、工作概念和百家争鸣”4个阶段。
  1.1 体育概念的意识萌芽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之前,为意识萌芽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体育作为新事物经日本开始传入中国。在体育初入国门的历史时期,国人对其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整体还处于意识萌芽的状态,并无提出过多的观点。
  1.2 体育概念的“身體教育”阶段
  20世纪3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前,为“身体教育”阶段。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体育被纳入学校的教学科目之一,使体育也形成了一系列教育内的、教育外的本土化概念。但是,国内体育界对体育概念的异议还并不算太多,整体处于“身体教育”的理解阶段。
  1.3 体育概念的“工作概念”阶段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为“工作概念”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成立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体委)”。这使体育参与对象也扩大至全体国民,接着将苏联的体育概念与我国概念互相融合在一起,使体育概念形成一种更为复杂的社会文化形态。但是体育概念发展效果不显著,加上受到各种思潮干扰,体育概念研究受到严重摧残。所以,这段时期国人对体育的概念理解多为体委工作影响下的“实践体育”。
  1.4 体育概念的“百家争鸣”阶段
  改革开放至今,为“百家争鸣”阶段。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体育学术研究也迎来了春天。自1982年“烟台体育科学理论会议”之后,长期以来,体育概念争论虽然呈现出“群雄割据”的境况,但从整体视角不难看出以著名学者熊斗寅为代表的“体育整体派”和林笑锋先生为代表的“真义体育派”之间的论战一直都是我国体育概念争论之主线。近年来,又相继出现了一些“体育总概念”研究的提法可谓势头正旺、观点新颖,对体育概念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旨在从系统整体观视角审视我国体育概念研究存在的认识问题。
  2  体育概念研究的争鸣
  体育概念研究是体育科学理论体系研究的最基本问题,主要涉及体育的本质、内涵、功能(价值)、属性等基本内容的探索。
  2.1 20世纪的体育概念争论
  体育概念的研究历史虽自“体育”一词进入我国之时就开始涉及,但其真正成为学术问题被纳入学界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则源于1982年“烟台会议”。从那以后近40年的争论,学界有关体育概念的看法虽然众说纷纭,但“大体育观”与“真义体育观”之间的争论却一直是两大争锋相对、难以调和的主流观点。所谓的“大体育观”认为体育是涵盖竞技运动、身体锻炼等在内的一个大的概念,其支持者如熊斗寅、周西宽、孙葆丽、崔颖波等。
  2.1.1 熊斗寅和林笑峰的争论
  学者熊斗寅是我国体育概念争论的重要引起者和参与者。他认为学校体育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竞技体育已成为一种国际规模,大众体育的兴起是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特征[2]。此观点的提出对我国体育概念之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也因此成为“体育整体派”的代表人物。
  时隔不久,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在“烟台会议”上对体育概念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由此“烟台会议”便成为了引发我国体育概念之争的导火索。
  2.1.2 其他学者的争论
  熊和林对体育的不同认识引起了其他学者的加入,其争论愈演愈烈。
  周西宽一开始就极力支持“大体育观”,他认为体育的功能不仅在于增强体质,更是身心两方面的教育和陶冶。王学锋是林的“真义体育观”的忠实者,相继撰写了多篇论文阐述了其思想,注重体育教育功能和健身价值的思想 。面对两派的观点的交锋,一些学者试图通过分别定义“体育”与“体育运动”来化解体育概念的争论。但“体育运动”模糊提法显然无法得到“真义体育观”和“大体育观”的某些学者的支持和认可。
  诚然,学界对体育概念的争议分歧不断扩大。除熊、林等原有学者继续撰文阐述各自的观点外,更多的学者加入到体育概念的研究和争论中来,阐述自己的新看法。
  2.2 21新世纪的体育概念争论
  新时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化。体育概念研究步入新阶段,毕世明、韩丹、王学锋等学者成为体育概念争论的主将。概念争论也开始转向澄清特定时代、特定语境中“体育”的特定含义。
  韩丹立足法理角度阐明世界20余国的体育含义,发现标准统一的“体育总概念”是不存在的,即使存在,在短时期内更是难以实现的。熊斗寅反对韩丹根据地域划分学术观点的提法,在重申他关于体育总概念的表述的基础上,提出了用“Tiyu”代替“体育”总概念的想法[3]。韩接连发表了2篇论文应对熊斗寅同志的异议。可见,韩认为体育的概念要科学化就必须符合逻辑学上要求的规范性和简明性。   所以,崔颖波于2007年通过分析中日身体文化领域中上位概念的变迁,论证了将“体育”一词翻译为Sport(s)并不是偷换概念。这一时期周西宽、张洪潭和易建东等学者也基本支持“体育整体观”。其中,张洪潭将体育定义为“旨在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肢体活动。”
  韓丹于2011年通过寻找一些国际文件再次阐明“体育属于身体教育”的观点。2012年又从体育概念的研究原则、本义、与sport之区分、语词、工作概念、科学概念等角度对其体育的认识作了历史阶段性的清理。提出要与时俱进的建立体育的科学概念,但相关提法还是限于“体育属于教育”的观点之列。
  在“大体育”与“真义体育”的分歧难以达成共识的过程中,很多学者开始反思和批判体育概念研究依据的认识论、方法论,对推动体育概念研究的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杨文轩、陈琦于1995年发文分析了体育概念研究的逻辑学问题,认为“体育本质的泛化”是八十年年代以来体育概念的症结问题[4]。王学锋指出体育学者应确立一种讲逻辑的理性,把研究问题限制科学语言和科学认知价值领域之内[5]。姜健、孟凡强则从逻辑学的角度考察了中日体育概念的历史变迁,认为“我国体育概念具有‘历史概念类集’的辨证逻辑属性[6]。
  3  结语
  真义体育观与大体育观反映了当今对体育本质、功能、目标的不同认识。在揭示真义体育观与大体育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双方论域不同和价值取向差异是导致分歧的根本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 韩丹.对我国体育认识和概念演变之起源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2,33(1):1-9,55.
  [2] 熊斗寅.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问题初探[J].北京体育学院学报,1980(1):4-15.
  [3] 熊斗寅.“体育”概念的整体性与本土化思考——兼与韩丹等同志商榷[J].体育与科学,2004(2):8-12.
  [4] 杨文轩,陈琦.体育概念的逻辑学问题[J].体育学刊,1995(1):44-47.
  [5] 王学锋.划界与批判——论体育概念研究中的主体性思维结构问题[J].体育学刊,2005(5):1-5.
  [6] 姜健,孟凡强.体育概念的辩证逻辑属性[J].体育文化导刊,2007(1):55-5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3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