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研讨式教学在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結合当前大学体育课程实际教学情况,在课程教学中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三种学习方式进行理性构思,从而构建一种新型的教学法,即“自主探究一合作”性的“研讨式”体育教学法,将“研讨式”的教学理念与“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广泛运用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促进意义,对研讨式教学法的实施思路深入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研讨式教学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  自主探究-合作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4(a)-0087-02
  当前高校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改革中的体育教学方式与方法激发了体育课堂教学领域的重大革新,有关于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的研究日益成为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深入探讨的重要观测点。研讨式教学方法是时刻注重以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教学过程与科研转化的有机结合,有效培养学生过程性、自主性学习能力教学模式。文章根据当前教学实际,把合作、自主、探究学习进行合理性的构思与归纳,创建出一项新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即“研讨式教学法”。
  1  研讨式教学理念
  现代大学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讨式教学是基于现代大学教学理念基础上的衍生,是以个人钻研为主,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营造融洽的师生与生生关系,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主动探讨问题,在注重学生能力与专业知识提升的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的教学模式。
  2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运用研讨式教学法的意义
  2.1 注重学生运动的兴趣培养
  个人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驱动力。日常体育教学往往忽视学生学习兴趣养成教育,经常出现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方法死板化等诸多问题,影响了学生对体育课的爱好与兴趣。兴趣。而研讨式教学是在学习过程中对很多知识进行“再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边探讨边学习,不断对问题进行探究,给予学生思维方式科学性训练,知识学以致用,最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如在《乒乓球》正手接、发平击球教学中,教师讲解示范后,按照学生的现有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他们带着怎样才能接、发好球的问题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有些组在讨论,有些组在看视屏等,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2.2 突出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相比较,研讨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在学习角色上形成巨大的转变。研讨式教学法以学生探讨、对话形式进行,教师辅导为主。教师为“导演”,启发学生思维,指导学生思考、发现、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解答疑难。学生为“演员”,在“导演”的要求下,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将“教”与“学”的实践贯穿于整个课堂,利用掌握的知识资源去分析、发现、解决问题,通过“要我学”向“我要学”的知识转变,建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学习主动权交给了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与领悟,了解事物的质性,以及事物间的内外在联系,发现其发展趋势与运作规律,总结其存在的特点,形成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2.3 实现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研讨式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获得表现机会,提高体育意识,从而能创造性地学习。教师运用自主学习的方法,提出创编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由创编。如在复习《乒乓球》反手推挡教学中,教师在上节课上课内容,让每组课后集体创编准备活动,上课时在一成员带领进行演练。在演练中,发现每组编的准备活动都不相同,极具个性,有徒手推档操、有步法移动加推挡操等内容,内容极具想象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时间与机会增多,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体现了学生的个性优势,展现学生的自我才干,实现了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特点。
  2.4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大幅提升
  研讨式教学法的能力培养核心包括自主学习、写作表达、头脑反应、言语表达、变革创新等能力,此乃研讨式教学的核心,是教学方法改革的特色所在。此教学方法改革与实施的全过程是学生积极投生于实践,积极展开讨论与研究的全过程,不仅有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学生上述五大核心能力。
  3  研讨式教学法的改革与实施的思路
  3.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可根据本节体育课的学生构成、教材内容、可用器材等,来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学习,发现问题所在,并且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该班级学生推断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问题而提出。学生有了疑问,根据问题进行下一步思考,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创造。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多为被动接受,少主动参与,体现了更多的依赖性。学生完全被教师、教材、课堂所束缚,其创造力受到扼制。因此,教师应积极的将学生转变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积极为学生求知进行服务。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用怀疑的眼光发现问题,大胆发问。
  3.2 划分小组,自主探究,寻思解惑
  根据研讨式教学法的分组原则,在自主探索之前,教师应需根据班级情况,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以5~10人为宜,再由组员共同推选出组长,负责小组研讨任务分配,与他组、教师间的沟通及信息反馈。组内学生应合理分工,团结协作,将研讨主题再细分为若干子题,然后他们根据教师所传授的方法,利用自己的经验积累,围绕自身所负责的研讨子专题,利用信息渠道查找信息,进而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进行探索研究。如在《健美操》创编教学中,教师布置课题:每个小组根据所学步伐和上肢动作编排16个八拍的成套动作,队形变化不能少于5个。确定任务后,每个小组成员各司其职,有些成员查找队形变化的资料,有些成员查找音乐,有些成员查找成套动作的视屏等,最后汇总,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创编。在此学习阶段中,教师对学生实施检查、指导,教授学生实用的探索技巧。   3.3 成果演示,總结讲评
  小组成员完成自主探索任务后,教师组织开展小组讨论会,开展相互交流,提出各自对于问题的不同看法。在收集组内成员观点和看法后,共同协商,最后确定成果。如在《健美操》创编教学中,每个小组通过多次探究、探讨,合作创编成套动作,每组派出一名组员,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创编思路,再集体展示本小组的成果。其余组的学生集中精力,根据学生所陈述的内容和观点以及成果的演示,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展开辩论,并对每个小组的研究成果或辩论结果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积极展现自我,通过研讨式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4  结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学生获取知识呈碎片化趋势,追求发展个性化。在学习、生活中面对问题,大部分学生选择独立思考、自我解决。因而,研讨式教学法应用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探讨中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辅导工作,有利于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成效的突显。虽然研讨式教学有很多优点,但也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学生参与兴趣不高,讨论发言不甚积极;参考资料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等。作为高校教师,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研讨主题的趣味性和现实性,创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想沟通和观念碰撞的平台,努力打破制约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思维枷锁。
  参考文献
  [1] 彭小伟,杨国庆.论“三层次、三标准”体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的建立[J].体育学刊,2010,17(5):56-59.
  [2] 李娟.研讨式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一个文献综述[J].大学教育,2017(12):15-18.
  [3] 郭汉民.研讨式教学改革中的大学生心理分析[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6):73-77.
  [4] 孟彬,韩伏彬.研讨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方法探讨[J].商,2015(8):276.
  [5] 管敏,张恒艳.论研讨式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高教学刊,2016(4):48-50.
  [6] 周燕,张尹莉.研讨式教学法在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1(6):56-58.
  [7] 田管凤.研讨式教学法的应用探索[J].大学教育,2013(1):25-17.
  [8] 蔡士凯.“自主探究一合作”性体育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调查与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9] 彭嫜.大学本科课堂研讨式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6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