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足球改革背景下高校校园组足球队组建的反思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随着校园足球改革措施的不断普及推广,高校足球队组建势在必行,为了研究影响校园组(非体育、专业组)足球队组建及发展的因素,以周口师范学院足球队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校教练员、球队队员基本情况,训练情况以及场地设施等进行调查、分析、总结。研究结果表明:球队成绩不佳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如队员积极性不高、训练内容方法缺乏创新性、教练员数量充裕但缺乏团队组织、学校的态度不坚定等原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为高等院校非体、专业组别足球队的发展提供参考借鉴,进而推进校园足球运动的系统性、健康可持续发展性。
  关键词:高等院校  校园组  足球队  组建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3(c)-0058-03
  2015年3月,我国国务院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指出今后青少年校园足球的竞赛体系中要求高等学校组织开展院系学生足球联赛和校际交流活动,高校足球竞赛成绩要纳入高校体育工作考核评价体系,随后各级各类高校陆续组建了自己的球队。校园足球队具有不稳定性、流动性的特点,然而对于足球氛围较强地区的体育院校及高校,组建足球校队比较容易,且组建的球队水平较高,但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来说,组建校队基本从零开始。
  周口师范学院足球队成立于2014年12月,正是在响应国家政策的大环境下产生的,且经过将近4年的发展,结果并不太理想。这从侧面反映普通高校足球队组建及发展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本文以小见大,对其进行纵向剖析,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建议,以此探讨普通高校非体、专业组足球队建设方案,以期为同级别的院校提供足球队组建与发展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周口师范学院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普通高校足球队建设因素的结果确定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访谈多名有带队经验的教练并根据周口师范学院足球队组建与发展的实况,对影响我国高等院校足球队组建及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总结和归纳,得出影响足球队组建发展的因素包括二个大方面,具体归结为五个小方面:一、校内因素:(1)校方的相关政策。球队组建及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球队的组建和发展,决定球员教员质量、训练积极性;(2)球队队员。队员是训练主体,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影响训练效果;(3)教练员。教员是训练的组织者、设计者,是球队组建的关键因子,其水平及热情度直接影响训练的质量;(4)训练本身。影响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科学合理地制定训练计划对于取得理想训练效果具有重大意义;二、校外因素:(5)参加比赛情况及校外足球氛围对球队发展有促进作用,是影响足球队发展与提高的关键。
  2.2 影响周口师范学院足球队组建及发展的校内因素
  2.2.1 足球队队员基本情况
  通过问卷调查得知,该校校队队员来自不同院系、专业,校队队员中东北地区的队员占50%(吉林、辽宁、内蒙),且少数民族较多,队员所处的专业院系以理工科为主,队员的自身身体条件及身体素质能够达到参加足球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基本要求,但耐力型、力量型较差。队员的选拔主要通过教练员选拔、个人申请、队员引荐和教师推薦四种方式,主要的选拔方式是教练员选拔和队员推荐。
  2.2.2 足球队教练员基本情况
  通过访谈了解到该校的足球师资情况,所有足球教师均为正式职工,在教练员的选配上采取的是学校任命制。校队由2位教师组成“训练+领导”机构(兼职状态)。7名足球教师均为研究生及研究生以上学历,职称分布合理,平均年龄在39岁,精力充沛,但均无教练员资格证书、运动经历;仅3位教师有指导校队训练比赛的经历,一定程度上影响训练效果。
  2.2.3 足球队训练情况
  该校足球队的训练主要分两个模块:赛前集训和平时日常训练,平时的日常训练时间主要安排在上半年3~5月份,6月份为考试月不安排训练,赛前集训7~8月份,休整期(比赛结束后一个月)不组织训练,休整期结束后每月仅按排一次训练,但每周六教学比赛不间断。
  (1)足球队平时常规训练情况。
  平时训练训练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一、周三、周五,周六安排十一人制或八人制教学比赛;每次训练课2.5h。如果遇到突发事件时,就调整训练时间。训练方法是常规模式,缺乏多样性,个人技战术训练量过少;教学比赛缺少指导体能训练的方法种类比热身的方法略多,包括跑楼梯法、云梯法、大强度间歇训练法,但是,每周体能训练时间、次数安排无规律,也不系统。
  (2)足球队赛前集训情况。
  赛前集训主要安排在暑假7~8月份。训练内容的模块未改变,但针对性练习明显增加,且着重增加了前锋前腰的射门练习、守门员的扑球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练习。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守门员教练,在集训期间邀请的是校外业余成人足球队的守门员进行助教,缺乏科学性;训练强度明显加大:训练次数改为一天两练,每次训练时间至少3h,周日早上休整,教学比赛时间明显拉长也加入了指导;热身方法多样;三种体能素质练习在每天的训练中均有安排,队员的技能、配合、体能明显提升,总体上训练效果明显增加。   2.2.4 校方的相关政策
  (1)招生政策方面。
  该校未开设足球方面的特殊政策,但在2014~2015年期间开设了学制五年的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班只针对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三个省份,根据学校官网上传的录入情况得知,在2014年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情况:辽宁省70人,吉林省70人,河北省70人;2015年少数民族预科班招收情况与2014年相比有所下降,在吉林省招收人数上缩小至30人。但是自2016年以后,周口师范学院在招生政策方面取消了少数民族预科班的设置。
  (2)足球师资招聘方面。
  足球教师选聘任用只是采用传统的应试、学历为主,没有把足球队的训练列入教师个人科研项目或职称评选加分项目,未明确表态支持足球队训练,也没有声明教学为训练开绿灯。对于参加训练比赛的球员仅仅是颁发荣誉证书,列入量化积分的考量中,但不计入学分增加项目。
  (3)足球队管理方面。
  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采用的是教练员全权管理制,且属兼职状态,球队教员;纪律方面通过建立考勤责任制。平时训练管理比较松散,纪律性不强,赛前集训实施的是教练员与队员集体住宿的形式。
  (4)后勤保障方面。
  没有专门的训练场地、器材;队员教员平日训练没有补助,赛前集训安排集体住宿,并给予基本伙食补助,在非集训期的训练中并未为队员购买保险,仅在赛前购买一个月期限的意外运动损伤保险。
  2.3 影响周口师范学院足球队组建及发展的校外因素
  该校足球队所参加的比赛以非正式比赛为主,非正式比赛中以教学比赛为主。非正式比赛的对象主要是当地的一些业余足球运动爱好者,正式比赛每年仅参加一次。
  3  反思
  3.1 结论
  (1)校队队员中东北籍、少数民族、理工科学生为主,且在2014—2015年期间少数民族占校队成员比重最高;校队也未建立系统的队员选拔机制,队员选拔的主要方式是教练员选拔和队员推荐两种方式。足球师资队伍没有教练员资格证书,且缺少必要的进修培训;教练员队伍建设缺乏系统性、团体性;在教员任用上采取任命制。
  (2)赛前集训时采用教员球员集体住宿模式,训练效果较好,但是在训练内容上安排上不系统;平常训练中个人技战术、体能等基本素质训练安排较少,未划分训练阶段;训练方案缺乏针对性、训练内容缺乏创新性,没有形成自身的战术打法和球队的风格。有正规比赛才可以促进球队发展,在非正式比赛中,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不严格,执行力不强,训练时间难以保证。
  (3)学校对校足球队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出台利于足球队组建与发展的相关政策,缺乏针对教练员和队员的激励性政策;训练场地、器材等条件难以得到保障,不能满足训练比赛的需要。
  3.2 建议
  (1)提高足球队成员质量,树立正确的训练动机。
  建立全校型的宣传、选拔活动,让每一个在校生都参与其中,从而增大校队人员的选拔范围。加强刻苦训练意识,纪律意识,服从意识,端正思想,加强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建设,倡导集体荣誉与个人荣誉并举,责任意识、团队意识与奋斗精神共筑。
  (2)增强教练员团队的建设,提高训练水平。
  一方面,校方可改革教师选聘制度,在足球教师的选聘上尽量保证一名专业技术人员或有专业运动员经历的教师在岗,从而提升球队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加强教练员的团队建设,倡导团体执教使训练更加科学、严谨、更有趣味性使训练积极性提高;善用集体智慧,共同探究球队建设方案以提高球队水平。同时对担负训练任务的教练员应当减轻平时上课的工作量,或者將训练纳入日常工作中或职称评选依据项目。此外,学校积极争取并给予足球教师更多培训学习机会。
  (3)深入剖析球队现状,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案。
  在制定训练计划时,科学合理的规划训练,并严格实施;选择训练方法,安排训练内容时应深入剖析球队现状,找准主要矛盾,对症下药可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然而好的训练方法有很多种,但并非适合每只球队,因此训练时增加针对性的指导性配合练习,通过相互磨合增加默契度找准关键问题。
  (4)使足球队的管理更加系统,增加正规比赛的参加、申报与举办次数。
  制定专门的实施政策加强相制度的实施,如缴纳保障金等,学校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尽量安排集体食宿。此外,还应增加正规比赛的参加、申报与举办次数。学校应开设相关的辅助政策及决策,同是增加对校足球队的资金、物质、人力的投入。一方面可重新开放少数民族预科班招生政策,尤其是足球氛围较好的地区,进而增加高质量的足球队员基数,这不仅符合教育政策,而且对于校足球队的组建初期也至关重要,以强带弱,逐步提高我校足球整体水平;另一方面可建立全校型的宣传、选拔活动,让每一个在校生都参与其中,从而增大校队人员的选拔范围。同时给与球队实质性的帮助与扶持政策,如规划专门训练场地、优化器材设备、添加训练伙食补助,购买校园保险等增强保障力。
  参考文献
  [1] 陆仲元,李建军,夏强.普通高校足球队的组建与训练安排[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2):49-51.
  [2] 吴深.对海南师范大学男子足球队运动训练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7):275-276.
  [3] 冯爱民.高校高水平五人制足球队培养研究——以“大连大学足球队”为例[J].体育科技,2017(4):1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1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