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何须浅碧轻红色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范式阐释】
  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诗歌之美,可悦目、宠耳、怡情、养性。诗歌本身丰富和广博的素材,凝练和生动的语言,精辟而多感的情思,积极而浩然的境界,使诗歌傲然立于文坛之中,高贵而优雅。探究诗歌教学,如撷绿野之英,如沐朝霞之晖,万千诗韵栖心间,静待踏青赏花人。
  对诗歌专题教学的探究,正是对美的艺术的求索:诗意与理性兼具,古典与现代并存。诗歌教学,采用群文阅读的教学范式,恰似群芳争艳,乱花竞美,需静心凝神选点而观,方可入万花深处而不曾迷眼,赏千般美景而气定神闲。
  董一菲老师倡导的诗意语文,其“诗意”之美在诗歌阅读教学中展露无遗。诗意的群文阅读,其核心为诗意的整合、诗意的解读和诗意的引领。
  一、诗意整合,体现诗性
  诗歌之美,摇曳多姿;整合之法,意蕴无穷。
  整合可于教材内进行,亦可拓展至课外。教材内部的整合,以单元整合为主。教师可从单元内的几首诗歌中寻出整合点,亦可将视角伸向课外,课内外勾连,择合宜之作,寻诗性之美。
  整合角度可谓多矣:主题、背景、手法、语言、结构、风格、评价等,诸多议题,求同或求异。
  如何整合?
  1. 诗歌分类诉衷情。将课内诗歌进行分类,如送别诗、怀古诗、抒情诗、叙事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将同种类别诗歌进行整合,探究不同作品如何表现同种思想感情。
  2. 风格各异美在中。诗人风格是其作品的重要标识,缘诗风而识诗人,课内课外同种风格或相异风格的诗人作品的聚合令课堂更显厚重、灵动,教师可因需而选,酌情而定。
  3. 着眼意象见风流。分析不同作品中意象的使用,对于理解作者情感的表达很有帮助。景物本美,染情之后,姿态万千,有淡雅之情、热烈之意,亦有萧瑟之悲、凄凉之慨。
  整合之法固多,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整合,皆应凸显诗歌的本性:诗言志;亦应沉入诗歌的美境:意在先。
  二、诗意解读,感悟诗情
  诗歌自带诗意,解读当求诗意。整合之后,问题的设计是解读的重要切口。最大限度地挖掘诗歌的审美情趣,感悟诗人传递的情感,是教师备课的着力点。
  解读之一:真情诵读传其情。诗歌阅读,重在诵读。整合后的诗歌群,可设计朗诵为主要解读之法。用真情传递诗人情感,情真,则意自明。
  解读之二:咬文嚼字品其味。诗歌的语言最耐咀嚼。群文赏析,可从炼字入手,由点而线,由线而面,在极具个性特色的文字中窥见作者的情感世界,栖居于诗歌独有的美与雅中。
  解读之三:激发想象入其境。诗歌是美的艺术,意境之美是诗意的最高境界。在同一议题下整合的几首诗歌,可通过学生运用想象将文字描绘成画面,观其表而感其意,感其意而入其境。学生如欣赏到诗歌的意境美,则意味着对诗意的真正懂得。
  解读技法万千,然万变不离其宗:归于情。
  三、诗意引领,滋养诗心
  诗歌的群文阅读,最终依然要归于引领学生获得精神的成长和灵魂的丰盈,应该突出诗歌的文本特征,关注语言的简洁性、思维的跳跃性、意象的建构,给予学生心灵的滋養,对学生语言、审美等方面起到诗意引领作用,使诗歌成为最本味的语文教学样式,这就是所谓的立足语言,取义其精神。
  诗歌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加关注诗歌的诗性、诗情,培养诗心,领悟诗意,在语言之内寻情,在语言之外思理,引学生于诵读中得意,在品味中得情,在想象中得境,如此,方谓诗意之大美!
  【案例呈现】
  “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诗歌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以诵读初步体会诗歌感情,并据此分类整合。
  2. 从语言、意象两个角度进行比较阅读。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体会诗歌感情;
  2. 教学难点:在比较中训练求同、求异思维。
  (三)教学过程
  【教学片段一】 “花”中第一,美在情中——诗意导入定议题
  师导入:诗歌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艺术殿堂里最美的那朵花。“诗言志”,“志”即思想感情,情感是诗歌的生命,确定诗歌的思想感情是理解诗歌的重要基础。统编教材七上语文共选入12首古代诗歌,内容各有不同,景物各具其性,感情各本其心。这节课,我们便以此12首诗为例,解开其中的情感密码。
  【教学片段二】 芭蕉分绿,浓淡适宜——诵读传情巧整合
  师:同学们,朗读是学习诗歌最有效的方法,以声传情,情自入心。请同学们朗读这12首诗,体会诗中的情感。
  预设:这12首诗可按照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大致分为三类:壮志类、思乡类、友情类。
  壮志类:建功立业之志,如曹操的《观沧海》;胸怀高远之志,如刘禹锡的《秋词》;为国效力之志,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少年奋斗之志,如谭嗣同的《潼关》。
  思乡类: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友情类: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峨眉山月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教学片段三】 春风不语,言微意深——咬文嚼字悟诗情
  师:在这三类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那么,在表达情感的时候,不同的作者在炼字上是否有相似之处?我们以壮志类的四首诗为例,品味词语运用之妙。
  预设:副词的合理运用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师示范引导:曹操的《观沧海》写于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文心雕龙·神思》中言:“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观海,本已属盛事,如曹操者,得胜归来,借浩浩沧海一吐为快!于是,所见之景,尽染豪情。
  如“水何澹澹”的“何”之一字,同杜甫笔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中“一何”的用法,意为“多么”,状水波之浩渺无边,摹沧海之辽阔苍茫,此词一出,万千豪情如浪潮汹涌,此乃副词运用之妙。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运用此种方法分析其他三首诗中的副词妙用。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我国古典诗歌在宋玉时代确立了悲秋的母题,后渐为常态,然而刘禹锡却以“爱秋”之心,独辟蹊径,作豪迈之诗。
  诗中“便引诗情到碧霄”中副词“便”的使用,将自然之景与作者之情和谐统一为一幅意境纯美而悠远的秋日的“私语”水墨画,美得有诗意,有情怀,有达观向上之气势,在高雅的情趣间隐着一颗不为人生之“秋”而悲的强大的心,壮志直达云霄!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已然“僵卧孤村”,却“尚思为国”,一个“尚”字将一位夜听风雨的孤独老者的虔诚坚守和一片赤诚之心表露无遗。爱国之意、报国之心、建功之志流于笔端,感人至深。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河流大野犹嫌束”,“犹”之一字堪称妙笔。“犹”为“还、仍然”之意,“河流大野”已有“大”意,还嫌束手束脚,其志之高可见一斑。“犹”在此衬其气势之盛,抒发作者渴望冲决封建束缚、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当拿云”的少年意气。
  此四首诗,皆言大志,而看似“平凡渺小”的副词却“以一敌百”,不动声色间助力抒情,使读者更接近作者的感情内核。
  【教学片段四】 一般春意,万种风情——品析意象入诗境
  师:作者表达感情相同,意象选择各有特色,在四首诗中,它们是如何为情感服务的呢?
  预设:意象的精心选择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每读至此处,便觉心胸豁然开朗,宇宙天地尽数纳入怀中,何等洒脱豪迈!何以有此观感?意象使然。《观沧海》一诗的核心意象为“沧海”与“日月”,气象宏大,气势撼人。当得胜归来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观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诗兴大发,诗人之壮思与景物之壮丽完美融合,天地之间,只余令人震撼之奇景,令人振奋之豪情,与令人敬仰之巨人。此是壮景抒壮志,意象之妙妙无穷。
  《秋词》一诗选择“晴空一鹤排云上”作为核心意象,以此支撑前面“秋日胜春朝”之观感。诗人仰观“晴空”,于“排云上”的“一鹤”中读出无限“诗情”。此情源于何处?自是始于心底。于是,作者不觉秋意萧瑟,只知秋景明丽,只感诗意无边,激起读者美好的想象。其时,诗人因支持变法而屡遭贬谪,却不為人生之“秋”而悲,反而愈挫愈勇,以明丽之景抒旷达之情,亦能感作者满怀壮志。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有“凄风苦雨”,亦有“铁马冰河”,两者对比鲜明,而更显情坚。风狂雨骤如何,垂垂老矣又如何,我心中壮志不减,爱国热情不息。此时风雨交加的景物描写反衬出诗人的一腔爱国豪情,最后一句更是神来之笔,那凄风苦雨化为为国征战的铁骑踏冰之声来装点他的梦境,且向梦中酬壮志!其赤诚之心、报国之情可感可敬!此是以一悲一状之意象抒爱国豪情。
  一位十四岁的少年见《潼关》而生豪情,借“高云”“河流大野”等意象,状其“高”“大”之态以显高远之志。“终古高云”簇拥古城,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河流大野”突出其奔涌壮阔。此种意象的选择将作者不愿受拘束、桀骜不驯的姿态表现得形象而具体,如见其人。
  师:不同作者抒发类似情感,所选择的意象各有侧重,恰似一般春意,万种风情。同学们在想象中入诗境,领略诗歌之美,染一身诗意,养一颗诗心,这是我们最美的诗歌学习之旅。
  【总结反思】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范式,以其容量大、角度多、挖掘深而成为很多教师课堂教学的宠儿。在诗歌专题教学中,笔者也初作尝试,希求在浪漫的诗的国度寻觅更多更美的风景。
  当统编版教材姗姗而至,诗意的风携来美好的情,让学生心中一分分等待萌发的梦想迅速拔节生长,也让课堂充满了更神奇的魅力。
  于是,笔者将统编版教材整册书的古代诗歌进行整合,找到比较点,在情感上“大做文章”,然后又选择同一种情感的几首诗歌进行比较,悟诗情、入诗境、养诗心。整个教学过程,笔者采用诗意解读之法,诵读声中传达情感、完成整合;咬文嚼字比较用词、体会诗情;激发想象理解意象、进入诗境。这种群文阅读的创新形式能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想象能力,不断向诗歌的绿茵深处漫溯,撑起审美之长篙,满载一堂思索,在文字斑斓里“寻宝”。
  在“壮志诗”类型中,笔者确定了两个比较点,一是副词的独特妙用,一是意象的精心选择,让学生寻幽访胜,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潜入诗歌深处,在已知的生活中去唤醒对未知情感世界积极探索的心灵,睁开心底沉睡已久的智慧的眼睛。课堂会有艰难探索的沉默,也会有活力绽放的热情,在对诗意的探寻中享受美的熏陶和情的滋养。
  当然,教学设计只是以教师思维活动为主的单向活动计划,更多的是预设,而在课堂上现场会遇到很多来自学生个性解读的挑战,群文阅读的角度的多样性与话题的延展性也决定了学生思维的灵活与多变,教师在课前当做好充分的准备方能应对自如。
  诗歌教学历来处曲高和寡之地,亲近者寥寥,欣赏者寂寂。在此,笔者以董一菲老师诗意语文之理念,将诗歌教学引入群文阅读之胜地,当与君同感: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77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