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市场经济条件下少儿音乐艺术的培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也在发生着改变。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目前我国少儿的音乐艺术培养存在着很多弊端。由于教育方式的单一,无法深入挖掘少儿音乐艺术方面的潜力。同时,教育太过功利化,违背了教育的本质,使得不少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对音乐艺术失去了兴趣。本文主要围绕少儿音乐艺术的培养现状。少儿音乐艺术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少儿音乐艺术培养的有效方式,从而为儿童的学习和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市场经济;少儿;音乐艺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少儿音乐艺术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进行少儿音乐艺术培养的过程中,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发挥了中国音乐艺术的巨大的价值,同时也与时俱进地引入了西方音乐艺术教育的先进理论,为我国少儿音乐艺术培养构建了良好的教育环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少儿音乐艺术培养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不少家庭的孩子都有机会进行音乐艺术的学习,并且有一定的资源和条件完善相关的技能。但跟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少儿音乐艺术培养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一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少儿的成长和进步,应当引起家长和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
  (一)没有实现西方教育模式的本土化
  在最近几年,我国的少儿音乐艺术教育一直沿用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教育模式,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国的教育专家和机构缺乏探索性和创新性,没有结合我国儿童教育的实际情况,实现西方教育理论的本土化,真正符合我国儿童学习特点的教育方式还没有建立。我国教育界对少儿音乐艺术的培养一直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导致了一味地照搬西方的理论和模式,忽视了我国少儿音乐艺术学习环境和自身的学习特点。并且对西方教育理论的研究程度也远远不够,没有理解音乐艺术教育的本质和精髓,仅仅通过照搬表面形式的做法,很难真正培养中国儿童的音乐艺术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我国不少学校和培训机构往往过分强调孩子音乐艺术能力的提升,通过专业化的培训,使得孩子在复杂困难的练习中渐渐对音乐艺术失去了原本的兴趣,并没有培养孩子的音乐审美能力,违背了音乐艺术教育的本质。另外,不少学校对少儿的音乐艺术培养一直流于形式,通过一些娱乐性的歌舞节目应付音乐艺术教育任务,没有深入挖掘孩子音乐艺术方面的天赋和潜力,忽视了孩子参与的实际感受。这些原因使得我国的少儿音乐艺术教育始终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音乐艺术教育太过功利化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孩子音乐艺术方面的培养,教育部制定了相关的措施,将音乐艺术考试成绩纳入学生升学考试的范围,确保各地小学、中学能够重视孩子们的音乐艺术培养,完善我国的素质教育建设。另外,各类中小学在团委的指导下,建立了相应的音乐艺术社团,为孩子们培养音乐艺术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得孩子们有一定的资源和条件进行音乐艺术的学习。在教育市场环境中,少儿的音乐艺术教育机构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各类培训机构近几年如同雨后春竹般地涌现,给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家长也愿意在这方面为孩子进行投资,促进少儿的多方面发展。在学校、教育机构、家庭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全国形成了良好的音乐艺术学习热潮。
  但是,现今的一些音乐艺术考核制度使得少儿的音乐艺术培养偏离了教育的本质,不少家庭对孩子的培养进入了误区,过分重视孩子音乐艺术技能方面的提升,将相关的证书当作未来升学的保障。孩子们除了要进行每日的学校文化课学习,还要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各类音乐艺术特长班,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并且很多家庭忽视了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透支了孩子们的精力和体力,使得音乐艺术教育失去了意义。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逼迫孩子接受大量的理论知识,并进行严格的练习,学生在这种环境下,盲目地参加各类音乐艺术考试和比赛,为了多拿到证书放弃了本应该快乐的童年,音乐艺术教育在功利化的趋势下成为了孩子们升学的工具。
  (三)教师资源难以满足当前的音乐艺术教育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音乐艺术教育课堂,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教材内容,为了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使的孩子们能够顺利完成课堂学习内容,忽视了与孩子们的互动,教学方式单一,使得孩子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对音乐艺术的兴趣,仅仅接受教材的知识内容,使得原本生动有趣的音乐艺术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不少学校的音乐艺术教师对少儿教育的规律和本质缺乏深入研究,通过僵硬化的教学方式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任务,忽视了对孩子们音乐艺术能力的培养和个人气质的熏陶。甚至不少教师对孩子们喜欢什么类型的音乐都不了解,教学内容缺乏适应性和针对性,很难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国内的音乐艺术教育机构师资质量参差不齐,不少培训机构出于商业目的,降低了教师的用人成本,雇佣了很多经验有限的年轻教师进行授课,家长对教育机构的真实情况往往了解不够准确,因此导致了很多家长花钱送孩子去学习,但实际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二、少儿音乐艺术的培养模式
  音乐艺术教育应当合乎孩子们的内心需要和学习特点,应当以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教育的出发点,通过完善少儿音乐艺术培养模式,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确保我国的少儿能够在学习音乐艺术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培养审美能力和艺术底蕴,为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科学的教学方法为音乐艺术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教育界应当加强对国外音乐教育先进教育经验的研究,深入分析少儿音乐艺术培养的规律,并且结合我国少儿的实际特点,制定科学的音乐艺术教学方式,为音乐艺术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科学完善少儿音乐艺术教育方案,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和天赋的挖掘,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形式鍛炼孩子的音乐艺术能力。音乐艺术教学应当注重活动形式,通过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陶冶艺术情操。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使得孩子们能够释放自我,在音乐的旋律中进行艺术学习,提升音乐素质。国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但不能一味地照搬西方音乐艺术的教学模式,忽视了中国孩子的实际情况,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育规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逐渐建立适合我国少儿音乐艺术教育的模式。音乐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少儿的音乐素养,然而,在现实情况中,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升学问题,过分注重孩子音乐艺术技能的提升,使得音乐艺术教育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质。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在愉快的环境中培养艺术情操,而且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目前,很多教育问题值得学校和家长深思,尽管音乐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孩子进入理想的学府,但也不能因为过分的功利化,使得孩子苦不堪言。在现行教育制度影响下,很多弊端很难自发的改变,这就需要各地政府主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目前的市场教育环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增添保障。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为了保障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够顺利实施,我国的音乐艺术教师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对少儿音乐艺术教育工作开展深入研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帮助孩子及家长树立正确的音乐艺术学习观念,不可为了功利化的目的忽视了孩子的选择。同时,要对孩子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保证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能够持续进行。
  (二)教学内容与基础教育中文学与历史有机结合
  音乐艺术教育工作者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努力推进音乐艺术教学内容与文学和历史深入结合。根据2018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学生喜欢的音乐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73.5%的中小学生喜欢流行音乐,有56.8%的中小学生喜欢西方的流行音乐,然而,喜欢中国传统古典音乐的学生仅仅有12.7%。通过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音乐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孩子们接触音乐的途径变得越来越丰富,在国内外流行音乐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民族音乐越来越不受到少年儿童的重视,这些现象不仅不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会使得孩子们在多元化的音乐环境中渐渐发生审美偏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民族音乐是一个民族的象征,能够推动民族文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少儿音乐教学应当注重与中文和历史的结合,音乐教师带领孩子鉴赏《梅花三弄》《高深流水》《汉宫秋月》等优秀传统曲目,使得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能够深刻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相应的历史故事,感受中国文化的巨大魅力。这些意味深长、脍炙人口的音乐经典,是少儿音乐艺术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师要不断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使得學生将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继承并发扬光大。
  (三)实践教学充分展现美育作用
  我国的音乐艺术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美育作用,给少儿在思想上进行启迪,在人格上进行熏陶。音乐教师要积极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舞蹈表现能力,进行一定的情感培训,纠正孩子们的站姿、坐姿等肢体形态,锻炼孩子们的运动协调能力,保持全身匀称,注重形体之美。另外,还要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当为孩子营造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引导孩子发现并感受美,逐步提升孩子们的艺术修养,运用审美能力认知周围的世界,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促进乐观开朗性格的养成。
  三、少儿音乐艺术的未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少儿音乐艺术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为了保证孩子们在音乐艺术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培养自己的艺术能力和素养,我国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创新教育方法,探索适合我国少儿的音乐培养模式。未来的少儿音乐教育应当是开放式、互动式的,通过音乐艺术教师的引导,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索音乐世界的奥秘,学习相关的音乐艺术理论,拥有足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音乐艺术教育不能过分地功利化,应当给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孩子们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孩子们能够在艺术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秦蓁臻.陶行知教育理论下的小学音乐快乐课堂[J].情感读本,2016(26).
  [2]丁晓蕾.新课程下中学民族音乐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北方音乐,2017(9).
  作者简介:付晓雪(1982—),吉林省辉南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08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