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中外文化交流与隋唐舞蹈的兴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我国封建社会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鼎盛。国家政治上整齐划一,经济富足,人民生活安稳幸福,与各国交流更加频繁,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稳定丰富多彩,乐舞文化在当时成为盛极一时的主要社会娱乐形式,并且受到统治者的喜爱与推崇。这种乐舞文化不仅在宫廷盛行,而且在民间也是遍地开花,雅俗共赏,成为中华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不可磨灭的一朵奇葩。
  【关键词】文化交流;隋唐舞蹈;乐舞文化;民族融合;影响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隋朝结束了两晋南北朝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始了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国家政治上整齐划一,经济制度上高度集中,人民生活安稳幸福。稳定的社会环境使人们不仅仅只关注温饱问题,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文化建设上来。到了唐朝以后,国力更加强盛,与各国交流更加频繁,社会生活更加丰富,乐舞文化得到高度发展,并且受到统治者们的喜爱与推崇。隋唐五代时期的乐舞文化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它的多样性,据《新唐书》卷二十二载,北周、隋以来,“歌舞杂有四方之乐。至唐,东夷乐有高丽、百济;北狄有鲜卑、吐谷浑、部稽;南蛮有扶南;天竺、南诏、骠国;西戎有高昌、龟兹、疏勒、康国、安国。凡十四国之乐,而八国之伎列于十部乐”。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各国文化的渗入以及与中原舞蹈的融合才形成了隋唐乐舞繁荣昌盛的局面。隋唐乐舞的欣欣向荣也为宋代舞蹈的发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这是一个成熟的、独立的发展舞蹈表演性艺术的时期,也是文化大融合、大发展的关键时期。
  一、隋唐时期中外舞蹈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对外交通发达便利,科技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而受到各国的尊重,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声望,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隋唐政府实行较为开放的对外政策,鼓励对外交往,与各国之间交流频繁,出现了民族大融合,海上和陆路丝绸之路更加通畅,疆域更加扩大。隋唐时期,宽松的社会环境与兼收并蓄的社会文化为隋唐时期的舞蹈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隋唐时期的乐舞文化对周边地区其他文化形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中日舞蹈文化交流
  隋唐时期,乐舞不仅作为宫廷和民间的娱乐活动,而且广泛深入地参与了各民族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本,韩国派遣的遣唐使都曾专门学习过中国的乐舞文化,并在本国传播发展。
  1.日本对唐舞蹈的学习
  隋朝统一南北后,继承了南北朝的文化,包括乐舞文化。唐代时值盛世,在音乐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雅乐、散乐以及佛教音樂等蓬勃兴盛。在中日文化交流频繁的时候,其中有不少传入日本,对日本的乐舞产生了很大影响。为了学习中国文化,日本先后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这些遣唐使团将中国先进文化带回日本,促成了日本多领域的综合发展。在先进的唐朝乐舞文化的影响下,这一时期日本的乐舞可谓是蓬勃发展了。
  日本圣武天皇借鉴唐朝内教坊之名设置①“内教坊”,令女伎学习唐乐及踏歌。“踏歌”作为一种舞蹈,早期主要在民间为祈求丰收、祭祀鬼神而表演,后被纳入宫廷,成为皇帝、大臣与宫女共欢乐舞的一种重要体裁。[1]7世纪末,由侨居的汉人、唐人将“踏歌”传入日本。8世纪后,踏歌逐渐被内教坊吸收,成为日本人喜爱的表演形式。日本的“踏歌”,起初是男女混杂的一种舞蹈,后来逐渐成为女伎们的专门舞蹈。[2]
  “女乐”是乐舞奴隶,她们是继巫而起的真正专业歌舞艺人。它是内教坊的一个特别的乐种,在日本,“女乐”常常在天皇宴请群臣、宾客或举行馈赠仪式上使用。最初,“女乐”在日本宫廷,跟唐朝一样,是女性的舞女、女性乐器演奏人。后来,这种以女性为主的表演形式逐渐用在招待群臣,或招待外国使节飱宴时表演。
  2.日本乐舞文化的发展
  随着中日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一方面给日本艺术家以多方面的启示,另一方面提高了他们创作本土艺术的热情。日本的音乐家、舞蹈家们,并不满足于原样照搬外来的歌舞音乐,而是根据日本人的审美意识,将传入的中国音乐舞蹈经过一系列本土化的改造使之成为具有日本特色的音乐与舞乐。
  唐代表演性舞蹈中的纯舞可分为“健舞”和“软舞”两个部分。从当时传入日本的唐乐曲目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对健舞与软舞的吸收与摒弃。朱雀天皇承平年间,日本最初的分类形式汉和辞书《倭名类聚抄》中,就记录有唐曲132曲。因为软舞优美柔婉,节奏舒缓流畅,符合日本舞蹈形态美感的柔和要求,而健舞矫捷雄健,节奏明朗欢快,则不太符合日本形态美感的娴静要求,所以,日本流传和吸收较多的是软舞。[3]
  (二)从《七部乐》到《十部乐》
  隋朝统一中国后,集中整理了魏晋及南朝盛行的《清商乐》,和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的兄弟民族及外国乐舞,制定了《七部乐》,后来又增为《九部乐》。唐代在隋代的基础上,把过去的很多乐舞汇聚成套,再增加新的乐舞,制定了《十部乐》,用于宫廷宴享典礼。
  隋、唐宫廷设置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的目的,一方面是供统治者娱乐,更重要的是显示国家强盛。这些乐部不属于教坊但属于太常寺,所以,它们的政治作用大于娱乐作用,礼仪性重于表演性。凡是宫廷举行大宴,都要奏十部伎。如群臣朝贺皇帝举行宴会,招待兄弟民族使者,为皇帝祝寿,庆丰收举行大宴(即赐酺),为皇后立寺,欢迎玄奘从西域返长安……等,都要整套地演出各部乐舞。
  《七部乐》《九部乐》和《十部乐》作为礼仪性乐舞推动了隋唐乐舞的发展,也为宋朝舞蹈和其他国家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无论《七部乐》《九部乐》还是《十部乐》都是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兼收并蓄的结果。
  二、隋唐时期乐舞发展状况及社会背景   (一)隋唐燕乐
  隋唐至宋代宫廷宴饮时供娱乐欣赏的艺术性很强的歌舞音乐,又称宴乐。隋唐燕乐继承了乐府音乐的成就,是汉族俗乐与境内其他民族以及外来俗乐相融合而成的宫廷新音乐。燕乐中包括多种音乐形式,其中,歌舞音乐在隋唐燕乐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隋、唐时期设有规模宏大的宫廷音乐机构。隋炀帝有专业乐工3万人,以太常寺辖之。唐玄宗时宫廷中乐工多至数万人,设“教坊”5所加以管理。又设“别教院”,专门教练宫廷音乐创作人员,下设3部:②梨园,选具有相当水平的男女乐工百人,皇帝親自教练;③宜春院,是女部,所属都是高级女乐师;④小部,专门从事小规模的室内演奏。
  唐朝的燕乐中,最突出、最辉煌的是大曲,大曲以乐府音乐和外来音乐为基础,综合了歌唱、器乐和舞蹈。它完成于唐代的极盛时期,集中地代表了燕乐的全部艺术成就。唐玄宗创作的⑤《霓裳羽衣》是大曲中最精致华丽的部分,这个部分被称为“法曲”。
  (二)隋唐表演性舞蹈
  1.软舞与健舞的内容
  从政治和乐舞的关系来看,《九部乐》和《十部乐》确实代表了隋唐王朝的国家水准。但是,这些礼仪性和制式化的舞蹈总是带有某种僵化的味道,所以,从艺术的欣赏价值来考虑,真正动人的是一批有更高的技术要求、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表演性的舞蹈。唐朝人把流传在宫廷、豪门和民间的表演性舞蹈,按其风格特色分为“健舞”和“软舞”两大类。
  就“软舞”和“健舞”的来源而言,“一部分是中、外各民族民间舞蹈,如《柘枝》《胡旋》《胡腾》和以地名为舞名的《凉州》《甘州》《大渭州》等;另一部分是继承前代的舞蹈,如《兰陵王》《乌夜啼》《回波乐》等;还有一部分是在继承传统和吸收融合其他舞蹈元素的基础上编创的新舞,如《剑器》《绿腰》《春莺啭》《黄獐》等。”唐代的不同时期,两类舞蹈中所包括的节目不尽相同。“软舞”与“健舞”的部分形态流传到宋代,演变成宋代宫廷队舞,如《柘枝队舞》《剑器队舞》《醉胡腾队舞》等。[4]
  2.软舞与健舞的代表作
  (1)《春莺啭》
  对于此舞的表演,文献资料并未详载,今人只能依据有限的材料,窥其概貌。唐代诗人张祜《春莺啭》诗:“内人已唱春莺啭,花下傞傞软舞来。”可见《春莺啭》为有歌伴唱的舞蹈形式。唐代诗人元稹《法曲》诗:“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可知据此创制的舞蹈,是一个“胡”味甚浓的女子独舞。此舞传入日本后,归入雅乐,在宫廷和寺院演出,舞容舞饰已日本民族化。[4]
  (2)《胡腾舞》
  胡腾舞是一种男子单人舞,舞蹈以急促多变的腾踏舞步及高难度的腾越、空转、大幅度的弯腰等技巧动作为其特征。起舞时,男子绕圈急行,舞步变化多端,时而刚毅奔放,时而柔软潇洒。“胡腾舞”的腾、踏、跳、跃,动作粗犷,节奏急促,表现了西部民族豪放、质朴、坚强的性格特征和朴实激昂的情感宣泄。作为一种能够展现男性阳刚之气的舞蹈,胡腾舞曾在北方贵族中风靡一时。
  (三)隋唐民间舞蹈
  唐王朝的宫廷舞蹈表现了万国来仪的气度,民间舞蹈也同样不逊色。每逢传统佳节,或聚会饮酒时,民众相聚,载歌载舞。其中,最重要的歌舞形式是“踏歌”。
  参与踏歌的人数没有明确要求,形式比较自由;踏歌的参与对象不限,有内人,也有民间女子;踏歌没有明确、具体的队列、阵法规定;踏歌所需的服饰并不统一;踏歌的歌词是即兴填写的;踏歌的动作很随意、很自由。总而言之,踏歌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欣赏性,并且它相对于严格的宫廷舞蹈而言形式比较自由,所以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结语
  总而言之,隋唐舞蹈的兴盛,其强大的推动力离不开各民族文化艺术的汇入和演绎。可以说,隋唐舞蹈的兴盛是在一种互融互补、共生共荣的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如果没有隋唐统治者的推崇与染指,没有从宫廷到民间众多乐舞艺人的继承与创新,没有多种文化的渗入、影响与融合,没有宏大的民族胸怀以及积极的学习态度,也就没有隋唐乐舞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注释:
  ①内教坊:唐代设置于皇宫中掌女乐的官署名。
  ②是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
  ③唐长安宫内官妓居住的院名。
  ④唐代宫廷中的少年歌舞乐队。
  ⑤为唐玄宗所作之曲,用于在太清宫祭献老子时演奏。
  参考文献
  [1]张丹.中国与东亚诸国的音乐文化流动·赵维平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24).
  [2]张丹.中国与东亚诸国的音乐文化流动·赵维平音乐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28-129.
  [3]向开明,李宝祥.论中日舞蹈文化[J].东疆学刊,2006(8).
  [4]冯双白,茅慧.中国舞蹈史及作品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作者简介:张唯一(1997—),女,曲阜师范大学舞蹈系。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2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