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第二册》中六级的学习要点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共分为三册,六级在其中的第二册,包含基本练习、技巧性练习曲、复调性乐曲、乐曲四个部分。
  【关键词】乐句;感情;风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共分为三册,六级在其中的第二册,包含基本练习、技巧性练习曲、复调性乐曲、乐曲四个部分。基本练习为降号调的音阶、琶音;技巧性练习曲包括车尔尼作曲的《半音阶练习曲Op.636 No.19》《练习曲Op.299 No.6》、杜维诺的《分解琶音练习曲》;复调性乐曲包括巴赫的《布列舞曲》《二部创意曲》、丁善德的《赋格“喜悦”》;乐曲包括罗忠镕的《第二小奏鸣曲第一乐章》、海顿的《E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拉克夫的《波尔卡》、库劳的《A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Op59 No.1》。每首作品都有不同的风格特征与演奏技巧。
  一、基本练习
  这个部分第一项内容是基本练习。六级的基本练习从一个降号F大调到六个降号bG大调的大小调音阶和琶音。六级和四级的调号是完全一致的,如果之前考过四级,再报考六级,在基本练习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但是,既然级别有区分,六级一定是增加了难度,其中的第一点变化是增加了一个八度,四级是三个八度,而六级则是四个八度。另一个变化是,六级的琶音用十六分音符写成,四级用八分音符写成,以60速度为例,节拍器调至60的速度,节拍器每响一声,四级音阶要弹两个音符,而六级则需要弹四个音符,速度快了一倍,且六级明确要求每分钟84的速度。
  二、技巧性练习曲
  三首技巧性练习曲中有两首是车尔尼的作品,一首出自车尔尼636,一首出自299。《练习曲 Op.636 No.19》是一首双手的半音阶练习曲,速度标注Allegro-快板,作品用十六分音符写成,是一首快速手指跑动的练习,双手半音阶同时进行,要求左右手必须弹得很整齐。手指弹黑键的指法用了“3”指,例如在《拜厄》的半音阶练习中,还有2指弹黑键的指法,不过明确标注用2指弹黑键适合手小的练习者。作品从第九小节开始,连续七小节标注渐强记号,这里要注意,除了每一小节需要从弱渐强以外,以小节为单位,可以依次递进渐强,一直推至第十六小节的ff,从第二十小节开始出现左右手同时进行的分解和弦,要注意手位的控制,提高准确率。整首作品弹奏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节拍的律动,如果每一个音都弹得很“沉”,就会导致自己弹的很累并且提不起速度。要注意三拍子的律动,也要注意每拍四个十六分音符的律动。另一首车尔尼《练习曲Op.299 No.6》没有上下音阶的快速跑动,手位整体比较固定,谱面看起来似乎很简单,实际弹奏中会发现,如果这首作品不会运用手腕的力量,会“弹不动”。以第一小节为例,有四组同样的音和节奏型sol、mi、re、dol,sol到mi弹奏的时候需要用手腕来画圆,第一个音由一指弹sol,下去后的力量要传递到第二个mi音,mi音的力量继续传递到第三个re音,re音的力量再传递到dol音。这一组音是以手腕为肘画一个圆圈的感觉,每组均和之前一样,这种弹奏方法从第一小节到第七小节。
  第九小节是新一组从上到下sol、mi、re、dol的手腕转动,关键是手腕的运用,力量的传递。最后一首作品是由杜维诺依作曲的《分解琶音练习曲》,左右手分别弹奏分解的琶音,全曲没有调性升降记号,也没有临时升降记号,谱面看起来简单,但由于分解琶音手指跑動,容易碰错键,需要注意力集中,手位把握好,每组都是以干净利落的跳音结束。全曲都是同一类型的右手琶音时左手和弦交替及左手琶音时右手和弦,按照最快每分钟116的速度,弹得准确又流畅还是有一定难度。
  三、复调性乐曲
  复调作品音乐构思严密,感情内敛,富于哲理性与逻辑性,弹奏时多用非连奏和断奏来模仿古钢琴纤细、清脆的声音,弹奏巴赫作品,节奏速度要严谨一致,不能忽快忽慢或者自己随意渐慢。第一首作品选自巴赫第二英国组曲的《布列舞曲》,是弱拍开始,所以第一个右手的音符la就不能太重了,第二小节的mi才是应该稍微强调的音,这样听起来才是正确的律动。布列舞曲是二拍,需要注意是二二拍,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看谱面很容易弹成四二拍,两种拍号的律动感是不一样的。作品采用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没有复杂的节奏型。这个版本中的这首曲子使用的是净版,乐谱上什么标识都没有,没有速度、力度及其他表述术语记号,但要想演奏的流畅并典雅,速度就不能太慢,如果过快的话,容易弹得慌张,演奏速度比较适度中庸,音乐平衡、庄严。六级中还有一首巴赫的作品《二部创意曲No.15》,是一首后半拍主题开始的乐句,先是右手第一小节的后半拍开始主题,再次出现是在左手第三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而第五小节、第七小节均有主题动机的出现,当主题出现时,另一个声部同时进行中,但要注意突出主题,另一个声部弱化成平稳进行的背景。曲中有很多波音记号,周铭孙教授在2009年4期《钢琴艺术》写道:“另外,还有一个难点在于这首创意曲的装饰音。大家可以看到,主要就是两种装饰音:上波音和下波音。这两种装饰音是有区别的。上波音的弹法应该是从上方音开始弹,弹四个音。第3小节右手第一个音有一个下波音, 是从本音开始弹的,所以弹三个音……当然,把上波音弹奏为四个音是很难的,在这里,我们给六级的考生在这个方面稍微有一点宽松,可以给同学们不同的处理。也就是说,可以把上波音弹奏为三个音。”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弹奏波音。
  最后一首作品是《赋格“喜悦”》,主题旋律左右手交替出现,右手的第一小节高声部先出现主题,左手的低声部从第四小节开始进入主题,右手在第七小节在高一组的音区重复主题,第二十小节右手主题旋律出现,二十四小节左手主题出现,二十七小节右手旋律最后出现。经过左手低声部十二小节与十三小节前八后十六的音型递进推向高潮部分,也就是第十四小节与十五小节双手双音进行。十六与十七小节力度减弱,在第十九小节rit与延音记号的推动下,让本乐句在这里暂时告一段落,二十小节回归主题旋律。   四、乐曲
  乐曲第一首为罗忠镕所作的《第二小奏鸣曲第一乐章》,这是一首中国民族风格浓郁的作品,趣味性比较强,活泼可爱,主调性音乐旋律以右手为主,左手伴奏附和,乐曲表情术语标记丰富,前两小节强奏,第三小节弱后渐强,第四小节一拍半的强后,又在第二拍的后半拍进入弱,其中还有一些重音记号以及sf的突强音记号。第一小节至十六小节以跳音为主,风格活泼俏皮,到了十七小节标记dolce e cantando-柔和甜美而如歌的,旋律开始以连奏为主,二十五小节左右手交替展开旋律,在经过f-mf-p-pp越来越弱,三十四小节忽然又强奏sub.f引出三十五小节的的主题旋律。乐曲快结束时六十八小节至七十二小节经过渐强回到渐弱,三个小节轻巧弱奏的跳音后又渐强,经过五个小节强奏立即中弱弹奏两个小节,最后以干脆的强奏跳音结束全曲。第二首作品是海顿的《E大调奏鸣曲第三乐章》,典型的海顿风格,典雅、自然、清新,作品节奏比较简单,装饰音有三处出现,强奏演奏的弱起跳音展开乐曲,左手右手交替呼应进行,E大调的调性显得饱满辉煌。在十九小节至二十五小节右手分解和弦连续十六分音符时,需要多关注左手的低声部线条。四十三小节重新开始新的一段也保持了弱起,弹奏时注意手腕的断句、跳音以及二音连线的落提,如果没按照要求而处理成连奏,就显得不够生动了。五十九小节最后一个音开始又回到了主题旋律但又有一些新的变化,不是完全再现,乐曲结束的时候,同样是以主题音型出现。第三首作品是拉克夫的《波尔卡》,波尔卡是一种捷克民间舞蹈,舞曲一般为二拍子,三部曲式,节奏活泼跳跃。曲子弱起开始,第一个乐句从乐曲的开始到第九小节的第一拍,第二个乐句从第九小节的第二拍到十六小节的第一拍,第三个乐句从十六小节的第二拍到二十四小节的第一拍,至此A段就结束。在二十四小节的第二拍进入B段,右手低声部加入保持音,整个旋律虽然也有跳音,但没有第一段那么跳跃,听起来很舒缓。B段的第一个乐句从二十四小节的第二拍到四十小节的第一拍,第二个乐句从四十小节的第二拍至五十六小节第一拍,至此B段结束。从五十六小节的第二拍开始重现A段主题,展开以后又有变化,第一個乐句从五十六小节第二拍到六十四小节的第一拍,第二乐句从六十四小节的后第二拍到七十二小节的第一拍,最后一个乐句为七十二小节的第二拍到乐曲的最后以强奏热烈地结束。最后一首作品是库劳作曲的《A大调小奏鸣曲第一乐章Op.59 No.1》,作品提示dolce优美柔和,流畅地展开,曲中以连奏的旋律为主,为跳音加连奏标记的半连音,弹奏的时候需要保持弹奏断开,手指要慢下键、柔下键,使音符听起来似断非断,委婉动人。整个作品不能出现特别突出强奏的某个音符,要弹得特别圆润。三十七小节开始新的动机出现,以p开始,左手的和弦需要贴键弹奏,如果手指抬得太高会特别生硬。六十六小节为再现部,主题旋律重现。作品有很多音阶跑动的地方,弹奏时需注意音的律动,要听起来稳而不赶,舒缓不急躁。
  五、结语
  在考级的等级划分中,六级算是中等级别,对作品的要求比之前五个级别高,配合考级的其他基本练习也需要同时进行,以便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演奏作品的时候更需要注重音乐的乐句,处理好乐句才能够使乐曲听起来更加有“语气”。
  参考文献
  [1]周铭孙.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新编第一版)[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
  [2]周铭孙.全国钢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曲目讲解[J].钢琴艺术,2009(4).
  作者简介:熊潇滢(1987—),女,河南信阳人,信阳农林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023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