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店区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年来,随着太原市城市南移西进战略的推进,小店区作为太原的南大门,城市建设的进程逐步加快,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广大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成为小店教育人责无旁贷的责任。本文介绍了集团化办学模式的进程及成效,同时也分析了集团化办学遇到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小店区集团化办学;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234-02
  一、集团化办学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太原市城市南移西进战略的推进,小店区作为太原的南大门,城市建设的进程逐步加快,经济的飞速发展,引入大量外来人口,解决随迁子女入学问题成为小店教育人责无旁贷的责任。广大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新建学校如按常规管理运作将会有一个缓慢推进、发展的过程。如何让新建学校在短期内步入正轨,教育教学质量较快提升,是摆在小店教育人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广大群众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择校热”难以降温,名校规模不断扩大,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小店教育的主攻目标之一。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晋教基〔2015〕27號)精神,在广泛征求基层学校意见上,出台了《小店区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的实施方案》,确定了集团化办学的发展思路。
  二、集团化办学的模式
  集团化办学采取“名校+新校”和“名校+弱校”的办学模式,即一所优质学校举办一所或几所分校。“名校+新校”的模式主要是指新建校挂集团学校校区校牌,由集团学校总校长担任集团学校法人,对集团内各个校区统一负责,执行“一个法人、一套班子、统一管理、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实行人事管理统一、经费管理统一、管理制度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评估考核统一的集中管理模式。
  “名校+新校”还指引入区外优质名校,名校派驻管理团队进驻新校,新校纳入引入名校的管理机
  制中。
  “名校+弱校”的模式主要是指把弱校纳入名校的管理机制中,名校指派管理团队进驻弱校进行管理的模式。
  三、集团化办学的进程
  从2014年开始实施集团化办学以来,整合了小店区域内教育资源、扩张了教育品牌,先后组建了九一小学教育集团、八一小学教育集团、恒大小学教育集团、小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引进了太原市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2014年接收平阳景苑小区配建学校、2015年接收世纪明珠小区配建学校、2016年接收新庄小区配建学校,纳入八一小学教育集团;2015年接收恒大华府小区配建学校、2018年接收中正锦城小区配建学校,纳入九一小学教育集团;2016年接收恒大绿洲西区配建学校,纳入恒大小学教育集团;2017年接收首开国风小区配建学校,引入太原市第三实验小学管理团队进驻新校,纳入太原市第三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17年接收东润国际小区配建学校,纳入小店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017年华宇小学引入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管理团队,将华宇小学纳入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成为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南校区,当年华宇小学招生难的局面彻底扭转。2018年接收万科城校区配建学校,纳入太原市第四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四、集团化办学的成效
  集团化办学实现当年接收、当年招生,2014年以来,共计新增优质学位6510余个,极大地缓解了的就学压力,满足了小店区广大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集团化办学盘活了现有优质教育资源,创新了办学体制,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了办学效益和水平,所有教育集团各校区办学特色明显,深受学生喜欢,深得家长认可,成为区域内的“名校”。缩短了新校成长的周期,极大地满足了居民就近上学、上家门口的学校、上家门口的优质学校的愿望。
  集团化办学有利于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更多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加快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提高中小学的整体办学效益和水平;有利于发挥优秀骨干教师更大作用,加快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有利于满足更多的人民群众及其子女“上好学”的强烈需求,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化、普及化[1]。
  五、集团化办学的困难与对策
  (一)管理团队干部缺乏
  集团化办学改革进程发展迅速,短短几年,九一集团、八一集团的校区已达4个,学生人数达5000人以上;区实验小学集团虽然校区只有2个,但人数也在4000人以上;恒大集团1~2年内也将突破4000人。集团内各校区工作至少应有集团副校长主持,各校区需要若干中层干部落实教育集团各项措施,但是现实不容乐观。
  对策与建议:教育集团管理干部应突破职数限制,根据学生人数和校区数量的实际情况设置干部;集团和集团之间应有常态和长效的上升、交流机制,以利于调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干部培养力度,注重后备干部的培养,形成梯队培养机制。
  (二)教师团队流失频繁
  近几年小店区一年级新生与六年级毕业生相比,每年新增学生近4000人,需补充小学新教师200余人。参与集团化办学的学校因毕业班级少,新增班级多,教师缺乏问题更加突出,临聘教师较多,在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跳槽至民办学校,导致教师团队流失频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秩序。
  对策与建议:建立灵活、动态的教师编制管理制度,及时依据学生人数的变化调整教师编制;实现在编教师和临聘教师同工同酬,建立临聘教师严格灵活的及时准入制度和及时清退机制。
  (三)集团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
  集团化办学在运行之初,极大地推动了新校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但是随着集团规模的不断扩大,客观上加重了总校的负担,降低了总校对分校区的管理效能,也不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扩大。
  对策与建议:适时将规模较大、管理相对成熟的分校从教育集团中分离出来,有利于各校的进一步发展,也有利于下一步教育集团重新纳入新校,进一步积累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朱向军.名校集团化办学: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杭州模式”[J].教育发展研究,200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7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