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小学德育相结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教育相结合的問题,目的是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建设。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小学德育教育;融入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06-0206-01
  小学生是祖国的接班人,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还存在许多问题,表现在德育工作的目标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措施不得当等。分析以上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小学德育工作缺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因此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就需要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提高德育工作的有
  效性。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工作的关系
  小学德育教育的基础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包含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中华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进行自我补充。因此具有较强的历史性与现实性、创新性与教育性。因此中华传统文化是小学德育教育的基础。
  二、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工作结合的重要性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认识
  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容易造成三观认识偏差等问题。而立足中华传统文化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可以引导小学生对责任、金钱、道德等有初步的认识,便于日后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养成。德育教育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关爱同学等好习惯。
  (二)有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修养
  在人们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背景下,不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较为模糊,表现在多数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常识性的内容了解较少,因而出现文化意识淡薄的情况。基于这样的情况更需要在德育工作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以便提升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文明修养,培养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1]。
  三、促进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一)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体系
  在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促进两者有效结合的重要措施。因此可以在语文教材中融入古代诗歌赏析、音乐课中融入古曲欣赏、美术课中融入中华画作赏析等内容,由此丰富课程体系中与中华传统文化有效结合。这样类型的课程体系会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分层次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差别较大,因此德育工作的开展也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来进行。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落实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时,重点放在启蒙教育上,主要是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此外,老师可以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向低年级的学生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如开展有关节日的主题班会或文化活动。从中让小学生加强对节日风俗礼仪的认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重点要放在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受上。比如在古代诗歌赏析上需要理解文章作者的表达含义,以及结合当代的时代背景体会作者感情。
  (三)时刻注意德育教育工作者的言行
  老师的言行会影响学生,因此德育教育工作者需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老师在教授学生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需要自己要全面了解,并将其中蕴含的做人做事道理讲述给学生,由此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四)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挥学生积极性
  立足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工作相结合时,需要老师们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在与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相结合的基础上,不断的创新,使其赋予新时代的内容。由此将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积极性有效发挥。培养起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感,从而促使小学生为祖国未来的事业奠定坚实的基础[2]。
  【参考文献】
  [1]韩翠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李宁,刘晓辉.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相结合[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16(1).
  【作者简介】
  古根(1988~),男,汉族,广东省河源市人,学历:本科,小学数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38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