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小学学生预习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的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课前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在文本预习中自主寻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长期尝试,学生可以有效地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 农村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预习存在的普遍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 教师缺乏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和反馈
  教师缺乏学生准备的指导。即使是有责任感的老师也太急于为学生的指导做准备。要么让学生在课前直接预习,要么不考虑不同风格的课文预习内容的差异,而是建立一套预习模板,让学生根据这个模板预习每一篇课文,甚至不考虑学生的个性、学习水平差异,粗略设计,随意性地准备模板。结果是,多数学生觉得问题太容易了,没有必要预习,敷衍了事地完成或随意抄袭其他学生现成的答案。
  (二) 学生在进行预习的过程中敷衍了事
  如果学生认为预习是一种负担,便会降低预习的动机,影响预习的效果。教师对学生预习的要求也会影响学生准备的深度。当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要求更加明确、具体时,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的预习程度相对较深;当老师对学生的预习要求更加模糊、泛化时,学生的预习程度相对较浅,预习效果大大降低。预习缺乏指导和激励,预习机制不完善,问题稍有困难,学生便会立即退缩,留下少量疑难问题给教师,等待老师在课堂上回答,有些学生甚至习惯于猜测,抄袭其他学生现成的答案等。
  (三) 家长对于预习的理解置若罔闻
  在父母的潜意识里,学生学习是学校的事情,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对于孩子的预习,往往不太在意。家长不清楚老师布置的预习要求,不清楚孩子们将要完成什么样的预习任务,他们更关心书面作业的完成。他们对预习的理解仅限于简单地浏览书籍和阅读文本,甚至有人认为预习是可选的,而不是必要的任务。
  二、 农村小学六年级学生语文预习优化策略研究
  (一) 发展教师指导预习的能力,提高学生预习的成效
  在学生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应积极构建开放式课堂,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引导学生从文本的角度整理个人零散的经验和见解。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建立一个交流平台。在学生分享经验、回答问题和谜题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还要关注教师自身的指导和提升。当教师明晰学生学习的起点,可以更准确地指向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时,教师会更加重视课前预习。
  学生在某种预习活动后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老师的表扬,内心将不会得到充分满足。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学生缺乏毅力和主动意识,预习活动的强度会减弱,最终消失。
  (二) 充分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提高学生预习的热情
  学生没有预习习惯和被动预习效果不佳的原因是他们缺乏对预习重要性的认识和对预习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和内在动机是提高小学语文预习活动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六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名人学者自学的成功例子,让学生了解自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自学意识。还可以結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树立成功的榜样,让优秀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预习动机。我们也可以尝试建立一个班级评估的竞赛体系,创造一个预习的氛围,让学生体验预习的成功,发现预习的重要性和优势,从而对预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指导下的预习过程是学生通过思维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反复示范、引导,学生能清晰地看到教师的思路。这样,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学会了预习的方法。
  (三) 加强家校配合工作,形成良好的学生预习合力
  家长的配合是学生预习能力和习惯形成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应该就预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和习惯与家长沟通,以便家长能够做好支持和监督工作。有了约束和监督,学生预习的效果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对预习内容、方法和形式的研究,可以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终身学习”的理念下,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是拥有竞争优势,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作者单位:南京市高淳区固城中心校)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65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