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驯养成为教育方式的一种方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第一次见到“驯养”这个词大约是在十年前,是在《小王子》这本书里。那是一个令人心动的细节:来自B612星球的孤单的小王子想跟小狐狸玩,却被小狐狸拒绝了,小狐狸说“你还没有驯养我,我不能跟你玩!”“你看到那边的麦田了吧,那金黄色的麦田并不能让我产生任何联想,可是你一旦驯养了我,看到金黄色的麦田,我就会想起你金黄色的头发,我就会喜欢听风吹过麦子的声音。怎么驯养呢?你要一点一点地接近我,让我逐渐适应,你最好每天固定的时间来,比如四点来,那我从三点就开始感觉到幸福,离四点越近,我就越感到幸福。”
  初读文章觉得“驯养”是在写爱情的建立过程,后来想想发现“驯养”放在亲子关系上也适用,再到后来发觉“驯养”完全可以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许经典就是这样吧,它总能让不同层次的人都受益。
  下面我只就教育教学的“驯养”策略浅谈我的做法。
  一、“驯养”需要一个慢慢的过程
  就像小狐狸所说:“你需要慢慢慢慢地一点一点地靠近我,不然我会被吓跑的。”
  作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如果一接手一个班马上先端起老师的架子去训学生,来上一记“杀威棒”旨在先灭了学生威风,然后希望从此以后天下太平,那基本上属于痴心妄想。
  “驯养”要求我们展现出来的是“人畜无害”,你的学生才会愿意接近你。犹疑,猜忌是学生保卫自己的“铠甲”,他们不可能完全卸下“铠甲”,接纳一个对他们而言完全陌生的甚至各种限制他们的的人,这是人往往就是老师,甚至是班主任。
  这个过程真的很慢很慢。
  二、“驯养”应该是一个柔和的过程
  “驯养”的过程应该首先你要懂得所驯养的对象。作为老师,“驯养”的对象当然是学生了。所以你的驯养能否成功从很大程度上讲取决于你是否懂得学生。
  目前我刚接手的这个班级整体偏散漫,这个在我刚接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但是散到上课听不见铃声,老师讲话完全各行其是还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我想我是懂他们的,每个人骨子里都是要做个好孩子的,只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不能得偿所愿,他们不得不在听话与长大之间进行摇摆,在听信权威和自作主张之间纠结,既希望凸显自己的力量,又想获得好评。当某个时刻能够挑衅权威的时候,他们是长大的喜悦,和同龄人的赞赏,他们会认为那是很勇敢的行为。
  所以我基于这样的了解,处理问题时,我会相对来说比较柔和,硬碰硬只会都受伤的。
  举个例子,李同学被几个牙尖嘴利的女生挤兑说她出卖了朋友,李同学放声大哭,以至于连晚饭都没有吃。我班的苑同学陪着她,劝诫她,无果。英语老师小ms李也努力劝解,可是在见到我的瞬间,她眼圈又红了。我只是拉着她的手跟她说:“我知道你现在很委屈是不是?”她眼泪哗地流了下来。“嗯,肯定很委屈,我知道,你能不能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儿?”心理学的“共情”就是这样一个作用,没有共情,沟通的路就被堵死了,再讲什么都是没用的。“你没有透露好朋友的秘密,你是一个值得当做朋友的人。”我搂搂她的肩头,被我肯定,李同学的表情明显放松了。“如果一个人你没有能力改变,你非要改变吗?”她摇摇头。“如果你自己没做错,是不是可以不用为别人的过错哭了?”她点点头,于是她洗了把脸进了教室,这个过程不超过十分钟。
  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同学吕同学,他可以说是典型的双差生了。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是孩子们的最爱了,可是即便如此,还是会出状况。这不,吕同学在户外活动时间,把郭同学的衣服从篮球架拽下来,踩在地上捻了又捻,又踩了几脚,然后在地上拖着走。郭同学的衣服上沾满了土。
  我完全不必追问缘起是什么,不管缘起什么,这样的结果非常恶劣。这是一个完全没有规矩的孩子,头脑中只有自己,唯我独尊,甚至有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感觉。
  我首先从气势上给全班一种威压,取消第二天的“户外活动”,让全班同学的利益受损,是他一个人不当行为所致,这是帮他拉仇恨。他从气息上首先就削弱了几分。然后我跟大家讲:“我们班的孩子们有时有些淘气,但是我从来不相信我们班的任何一个孩子是个小恶魔。但是每一个人身体都会住着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当天使的呈现多了的时候,恶魔就没有藏身之所。反之,也是。我只是希望我们每一个孩子让你的天使呈现得更多。那么踩衣服这件事就不会发生了。或者是发生了,旁边的人提醒这样的行为是不妥的,他也会终止。”
  全班静悄悄的,吕同学低头不语。当天中午,路上碰到我,吕同学还主动跟我打招呼,以他平时的脾气,这是不可能存在的,他心胸比较狭窄很是斤斤计较。可见这种教育他是接受的。
  三、“驯养”允许学生反复
  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教育的周期相当相当的长。所以教育的难,众所周知。学生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用不同的生活烙印,他们会携带很多特质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最难的莫过于一个学生身上的陋习。
  当老师久了,會发现犯错的往往是固定的那几个学生,因为一个小事故只是他或者她巨大的思想体系的“冰山一角”,我们看到的也许只是水面的极小极小的一部分。而水面以下的更大部分需要我们自行脑补,谁会对这个孩子有这么大的影响?影响是怎样形成的?一旦思想体系建立了,那很多的事情都是受思想体系支配的。所以很多学生会不停地犯错,甚至同类的错误。这也就是学生错误行为会反复的直接根源,他会本能地选择他最熟悉地方式处理突发事件。有了这样的认识,“驯养师”才能放下焦虑,让事情变得平和,缓和,柔和。
  随着“驯养”方式的深入,你会发现,“驯养”不是无视,不是放纵,而是柔中带刚,是外圆内方,是容易让学生接受的方式。希望每一位师者,用驯养的方式来与更多孩子建立良好的联系。让他们对你产生信任,产生依恋,产生希冀——就像《小王子》中的小狐狸一样。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81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