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饮食散文中的人生况味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介绍饮食文化的一本散文集,但在这本书中,梁老先生不仅仅谈吃,他将饮食文化、故土乡情融入其文章之中,令人掩卷遥想美食的同时,还能沉思其中的人生况味。从这本散文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情冷暖,窥见人之本性,更能体悟到人生哲理。
  关键词:《雅舍谈吃》 梁实秋 饮食散文
  《雅舍谈吃》是梁实秋先生在台湾时期完成的一部散文集,书中介绍了许多有关饮食文化的知识,读来令人口舌生津,垂涎三尺。梁老以他特有的典雅的语言描写各地美食,文白相间,旁征博引;但他又不仅仅谈吃,他将饮食文化、故土乡情融入其文章之中,令人掩卷遥想美食的同时,还能沉思其中的人生况味。
  一、从饮食中品人情
  《礼记·礼运》中说道:“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欲乃是人之本性,是人们生存的根本。但随着文明的不断发展,饮食早已不再仅仅满足人们生存之需,而是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融入了地域特色和个人情感。读完这本《雅舍谈吃》,最令人动容的莫过于其字里行间浓浓的人情味。
  梁实秋的一生也算是漂泊不定。他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后赴美留学。抗战爆发之后,他在北平、青岛、广州、四川等地来回奔波。1949年他来到台湾定居。此后便没能再回到故乡北平。所以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感受到一股浓烈的怀乡之情。《雅舍谈吃》中的许多篇目都是描写其故乡北平的饮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可能要属豆汁儿了。胡金铨先生在谈老舍的一本书上,一开头就說:“不能喝豆汁儿的人算不得真正的北平人。”梁实秋先生也这样认为,他说就是在北平,喝豆汁儿也是以北平城里的人为限,城外乡间没有人喝豆汁儿。而且豆汁儿这一食物是没有阶级之分的,在北平城里,上到府门头儿的姑娘、哥儿们,下到底层的劳动人民都好这一口。离开北平之后,梁公想念豆汁儿到不能自已,他在台北虽也尝到过豆汁儿,但完全不是北平的味:“乌糟糟的两碗端上来,倒是有一股酸馊之味触鼻,可是稠糊糊的像麦片粥,到嘴里很难下咽”。由此梁公发出了“可见在什么地方吃什么东西,勉强不得”这一感慨。诚然,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他地方虽可仿制但难得其精髓,这一点身在异乡的游子是最有感受的。“勉强不得”四个字道尽了梁公内心苦涩的思乡之情。
  梁公通过饮食抒发思乡之情不独写自己,也写身边的亲人朋友。梁公有一位甘肃的同学极嗜葱蒜,而因夫人是江苏人家中禁食葱蒜,所以他去梁公家做客只要求大葱一盘,其他菜肴竞一口未动。梁公的妻子偶然在台北一家店里看见家乡特产黄泥螺便悉数买了回来,大有“他乡遇故知”之感。据梁公描述“黄泥螺小得像绿豆一般,黑不溜秋的,不起眼,里面的那块肉当然是小得可怜,而且咸得很”。在外人看来不起眼的吃食,可能是游子心中最放不下的美食。梁公这样由己及人的写法,更加突出了饮食作为故乡的一部分对游子味蕾和心灵的影响之深。这些具体可感的乡味可激起游子内心深处的乡愁。
  乡情之所以难忘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其与亲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雅舍谈吃》中梁实秋经常写到幼时的家常美食。比如有一回小弟弟问母亲小炸丸子的价钱,母亲听后一阵心酸,立即派人去买了一碟小炸丸子,让他们兄弟姐妹分食,梁先生说后来事隔七十多年,他仍不能忘记那一回吃小炸丸子的滋味。又如梁公本不爱吃粥,但对母亲亲自熬的一小碗粥却甘之如饴。梁母的粥不是用剩饭煮的,而是用生米慢煨出的。水是一次加足,不再半途添水,也不加搅和,只由它翻滚。这样煮出来的粥黏稠且米粒颗颗完整,再佐以笋尖火腿糟豆腐之类的配菜,其味甚佳。这样极考验火候和耐心的一碗粥融入了母亲浓浓的爱意,自是其他粥比不得的。
  在《雅舍谈吃》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温馨的亲情,还能看到许多真挚的友情。梁公没有单独写他的朋友们,但是在多数篇幅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朋友的身影,虽只是寥寥几句,却尽显情谊。《酱菜》一文中提到梁公好友老向在“抗战”后方时约定将来要给他带保定名产酱菜。“抗战”胜利后他果然实践诺言,带着一篓酱菜从保定到北平特意看望梁公,真可谓是“礼轻情义重”。再如《鱼丸》一文中梁公提到友人高鸿缙先生曾以其夫人亲制鱼丸相赠,连鱼丸带汤带锅,滚烫喷香。家常菜虽普通,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珍贵的存在,若非情谊深厚是不会轻易相赠的。像这样朋友之间的盛情款待,书中有诸多描述,梁公交友之广令人羡慕。
  时间如流水,它能冲淡很多记忆,而这些独特的味道之所以能被长久地记住,多半与品尝菜肴时的特别的情感有关。与其说是那些佳肴之味久久不能忘怀,不如说是心中的那一份情难以忘却。
  二、从饮食中窥人性
  人性之复杂难以想象,几乎没有一个人可以说清道明,但我们可以从梁公的《雅舍谈吃》中窥见人性的一些方面。
  《鲍鱼》一文中梁公说他吃鲍鱼最得意的是一碗鲍鱼面,其中大有缘由。有一年冬天梁公在沈阳下榻于友人之家。凌晨起来时见厨司老王胃痛发作,便拿出随身携带的苏打片给他,痛立止。老王为了报答梁公为他煮了一大碗面做早点,甚至拿出主人舍不得吃的鲍鱼给梁公做浇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人性中善的一面。梁公觉得“这是他一生没有过的豪举,用两片苏打换来一罐鲍鱼煮一碗面!”虽说帮助别人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感谢,但当自己无意的善举得到别人真诚的感激时,我们的内心也会充盈着巨大的喜悦。
  当然人性也有恶的一面。在《炸活鱼》这篇文章中作者就展现了人性中残酷、野蛮的那一部分。“炸活鱼”这道菜据说是把一条活鲤,去鳞后,把两鳃以下部分放到油锅中去炸。炸好的鱼在盘中上桌时,鱼还会喘气。鱼的下半截已经炸熟,鳃部犹在一鼓一鼓地喘气,如果有此可能,看了令人心悸。吃鱼肉之外还要欣赏其死亡喘息的痛苦表情,诚不知其是何居心。作者由这道菜又谈到古今中外许多残暴不仁的事,如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纣王行炮烙之刑,古罗马圆形戏场纵狮食人,西班牙人的斗牛等等。人对人尚且如此,又怎么会对鱼虾手下留情呢?梁公认为“野蛮残酷的习性深植在人性里面,经过多年文化陶冶,有时尚不免暴露出来”。由是观之,荀子主张的性恶论有他一定的道理。但荀子也说可以通过后天的道德教育使人向善。我们对待食物、对待生命都应该常怀一颗尊敬之心,不能做像“炸活鱼者”那样的小人。   梁公还提到了人性之中的羞耻之心。在《窝头》一文中梁公写到一般人都不愿意在人前暴露自己的贫穷。他举了一个例子,一户人家每餐都吃窝头,但吃饭时都会紧关其门,因为大家都认为窝头是穷苦的象征。终有一天他们忘记锁门被人发现了,主人万分尴尬难堪。但从此之后这人家的子弟个个都发奋图强,最终摆脱了顿顿窝头餐的命运,也算是“因祸得福”。羞耻之心可令人发奋这是可取的,但贫穷委实不足耻。就像梁公在另一篇文章《豆腐》中提到:“我常看到北方的劳苦人民,辛劳一天,然后拿着一大块锅盔,捧着一黑皮大碗的冻豆腐粉丝熬白菜,稀里呼噜地吃,我知道他自食其力,他很快乐。”诚然,自食其力得来的食物哪怕粗简也并没有什么丢人的。
  三、从饮食中悟人生
  《雅舍谈吃》中还有一点令人怦然心动、回味无穷,那就是融贯于饮食描写中对于人生哲理的揭示,寥寥几笔犹如画龙点睛,使整篇文章立时增色不少。
  《芙蓉鸡片》中提到北平饭馆东兴楼的一条规矩,若是有客人因上菜稍慢敲盘碗,不管是有意闹事还是无意之为,掌柜的听见就会出来赔不是,当值的跑堂也要卷铺盖走人。虽然这只是表演性质,一会儿那跑堂还会从后门回来。但梁公还是认为我们做客人的要有相当的风度,多体谅体谅那跑堂之人。诚然,做人也是如此。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应减少戾气,多一些宽容,做一个有风度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像万州公交车坠江这样的悲剧的发生。
  《熘黄菜》一文提到作者在家自学做熘黄菜,但试了好多次都失败了,后来还是经一位亲戚的指点方得诀窍。事后梁公得出结论:“凡事皆有一定的程序材料,不是暗中摸索所能轻易成功的。”一方面凡事都有其自身的规律,不按规律来做难以成事;另一方面要善于向他人请教,这样有时可以少走弯路,比自己一味地埋头苦干要有效率得多。
  《生炒鳝鱼丝》这篇文章结尾提到一种全鳝席,原则上大概与全鸭席差不多,以各种不同的做法来处理鳝鱼。梁公认为“这是噱头,知味者未必以为然,因为吃东西如配方,也要君臣佐使,搭配平衡。”诚然如果一桌菜都是鳝鱼做的未免太过单调,极易使人生厌。中国人一向讲究一种中庸之道,即万事追求一种平衡之美,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平衡的状态最为稳定也最易长久。
  这样的点睛之笔还有很多,诸如“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芙蓉鸡片》),“天下之口并不一定同嗜”(《饺子》),“杂料太多,徒乱人意”(《咖喱鸡》),等等。梁公将自己的人生智慧融入对食物的描写之中,令人读来受益匪浅。
  四、结语
  冰心曾评价梁实秋其人说:“一个人应当像一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缺一,便不能做人家的一個好朋友。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实秋最像一朵花。”这本《雅舍谈吃》正是梁实秋先生才、情、趣兼备的体现。品美食亦是品人生,从梁公的文章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道道美味的佳肴,还有这世间的人情百态和一种生活的智慧。人莫不饮食,而鲜有能知其味者,梁公显然是其中的知味者之一。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596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