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探究萨满面具艺术特色在现代服饰中的新应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的是萨满面具的造型和色彩对现代服饰设计的面料纹样、结构、工艺等方面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使用萨满面具的工艺元素,将满族萨满面具文化不断传承。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萨满面具图案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现代服装设计师将萨满面具的工艺元素进行提炼、变形,重组构成了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图案,古为今用,使现代服饰设计具有了更多的内涵和意义,同时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的民族文化更好地发扬光大。
  关键词:萨满面具;造型图案;色彩;创新;传承
  一、萨满面具概述
  (一)萨满面具起源
  萨满是原始宗教,在原始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不足,人们对自然界产生了很大的依附性。人们对于无法抵抗的自然灾害和当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自然崇拜,认为万物有灵,自然界中有神灵的存在,把山川大地、风花雪月、电闪雷鸣和动植物作为祭拜的对象,这也是萨满教的发源和其产生的物质思想基礎。萨满将自然界的万物生灵具象化、拟人化绘制成图案,印制在面具、服装、器物上。萨满面具起源于萨满宗教对于自然的崇拜和图腾的崇拜,面具是萨满从事神事活动时的重要法器,是萨满祖神、氏族祖先神等神祗的化身和载体,被赋予神奇的超自然力,进行祭拜活动时佩戴在身以表示对自然界的敬畏,求得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兴旺。
  (二)萨满面具的种类
  在祭祀活动时,萨满使用的面具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图案的绘制都有着丰富的艺术研究价值和独特的民族性。萨满面具大体分为捕猎面具、跳神面具、祭拜面具、丧仪面具。
  1.捕猎面具
  捕猎面具分为捕猎祭祀面具和捕猎巫术面具,前者主要用于捕猎活动的祭神仪式上,后者主要用于先民从事的生产活动。由于早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局限性,捕猎是早期先民生产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又因为先民对动物的恐惧、敬畏、害怕其死后灵魂报复,所以佩戴面具遮掩面部,以逃避由此带来的灾祸。最为典型的是鹰面具,先民认为鹰翱翔于空中,是光明与自由的化身,将鹰作为保护神,以此进行捕猎,趋灾避祸。
  2.跳神面具
  跳神面具是指萨满在举行各种祭神活动时佩戴的面具。萨满教的仪式各不相同,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和功能作用亦不尽相同。跳神面具依托的仪式包括祭祀、治病、追魂、驱邪、求子等,因此跳神面具大体分为祭祀面具、治病招魂面具、驱邪逐鬼面具、求子面具。
  3.祭拜面具
  祭拜面具是萨满面具的一种特殊形态,一般作为人们祭拜的对象。其使用方式是供奉于祭祀时所使用的神案上或特定的神龛中而非佩戴在脸上,因此被称为祭拜面具。
  4.丧仪面具
  丧仪面具是指萨满给死者佩戴的面具,起到将死者与生者隔离的作用。既可以不使死者凶相毕露,使其亲人免受恐惧伤痛,又可以使死者断绝与亲人的联系,安心上路,表现出北方民族一种矛盾复杂的心理。
  二、萨满面具的艺术特征
  (一)色彩艺术
  萨满面具的色彩搭配明艳轻快,层次分明而又富有变化,强烈的色彩对比、夸张的造型设计,使萨满面具具有独特的视觉效果。如长白山神面具,色彩主要以红、白、蓝为主,辅以黄、绿,颜色简洁明艳,富有层次,彰显出山神的高大威严。大力神面具,色彩主要以橘、黑为主,配以黄、白、蓝、绿等色彩丰富,颜色鲜明,充满了古典神秘的韵味。
  (二)造型艺术
  萨满面具风格大都简约古朴,诡秘怪诞,富有神秘色彩。按照造型艺术分类,萨满面具大体可以分为飞禽走兽面具、草虫花卉面具、神灵鬼怪面具、人形面具、萨满意念幻想面具等。
  飞禽走兽和草虫花卉面具都与萨满教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相关。神灵鬼怪多见于满族陈汉军萨满祭祀活动。人形面具的形态居多,鹰面具是萨满人形面具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之一。此面具以人的五官和脸型为基础,用云纹作眉,用鹰嘴作鼻、嘴,狰狞严厉,先民佩戴于头,祈求平安顺遂、五谷丰登。这是萨满祖先崇拜观念的直接体现和反映。萨满意念幻想面具,它是萨满在通过特定的祭礼后其意念或是梦境中产生的图画,萨满及时将其画在纸上并制作成面具,面具风格诡秘,造型夸张,充满神秘色彩。
  (三)装饰艺术
  萨满造型艺术中有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装饰图案,突出表现了萨满教的文化信仰。在萨满神服、面具、神帽等上面的图案纹样,都极富象征意义和独特的艺术审美。萨满面具多以对称的形式为主,造型夸张,美观大方,层次分明,疏密有度。面具图案有寓意人类生命与繁衍的,有预示狩猎丰收的,有驱邪赐福的,每个图案都有萨满的特殊寓意,绝非民间相似的图案可比,为后人的研究和传承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
  三、满族萨满面具对现代服装设计的影响与意义
  (一)装饰色彩的影响
  色彩是服装最直接的表达,要使一套服装的设计富有新意,必须要在服装的颜色搭配上面做到让人眼前一亮,给予人一定的视觉冲击。
  现代服装设计师,对满族萨满面具的丰富色彩进行挑选、重组,改变传统的色彩搭配与视觉形象,将原有的满族萨满面具的色彩明度、纯度进行调整,大胆而又极具反差地选择与运用,将其和谐地融入自己的服装设计之中。同时,满族萨满面具的不同色彩所代表的象征意义、情感特征、身份特征等被现代服装设计师巧妙运用,使色彩搭配更加奔放,搭配效果更加和谐,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
  (二)装饰造型的影响
  早期满族萨满面具的形制较为简单,多为人形面具,仅具口、眼、鼻等形,少数用兽毛羽革等装饰成须眉。后期经过演变,满族萨满面具也被称为“玛虎”,俗称假面、鬼脸。“皮玛虎”为满汉组合词,是指以皮革缝制成的面具。
  现代服装设计师,将满族萨满面具的内涵进行重新定义,增添了满族萨满面具的娱乐性,减弱了满族萨满面具的庄严性。面具设计或华丽复古,或可爱清纯,或美艳绝伦,面具的造型设计更加多样化,颠覆传统的意识,对面具进行夸张变形,解构重塑,打破传统和规范,在重新解构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服装造型设计,赋予服装全新的视野。面具作为一套服装的配饰,被广泛运用到时装上显示出服装的神秘、华丽、复古。   (三)结构工艺的影响
  服装是时尚的最直接、最明显、最迅速的载体,也是人们美化自己、美化生活、体现情感最为明白、必然的选择。服装的结构工艺不断更新演变,推陈出新。
  现代服装设计师,兼容并蓄,在设计元素中采用多种元素,运用多种混合、叠加等手段,将满族萨满面具重新进行构造、分类和整理,不断追求新的服装作用、工艺的改进以及服装的结构美感,同时,加强了不同材质间的整合和搭配,如蕾丝与棉麻、流苏与贴绣等材质的混搭,在材质的选择和工艺制作上更加多元化,为服装设计增添一种别样的美,使服装设计既有古典的怀旧之美,也有现代的新颖之美,集古典时尚于一体。
  四、满族薩满面具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创新和应用
  (一)二次面料的设计
  服装面料是服装设计的先决条件,它经历了由树叶、兽皮到各种棉麻织物、各种新型面料的不断发展和长期演变。二次面料的设计是指在服装设计过程中,根据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及需要,结合服装主题风格、造型款式特点、结构工艺要求、设计审美原则,运用新的表现处理手法对原有面料的肌理效果、组织结构进行改造,使设计师的服装设计形成特有的美学艺术效果。
  此次服装设计,利用各种表现手法,采用相同或不同的多种面料进行掇绣、串珠、贴片来增加面料的立体感、层次性,使原有面料更加新颖,富有新意。运用材质、肌理、质感的变化设计,避免服装过于单调乏味,利用重叠、褶皱等手法变形处理,把掇绣、串珠、贴片运用其中,创造出新的肌理和视觉效果,使服装面料产生生动的装饰美感。
  (二)服饰纹样的再造
  服饰纹样再造,是设计师根据自身的服装设计需求对诸多的民族图案元素进行有序的筛整,使其造型、结构,纹理更加清晰化,有取舍性地提炼出传统民族图案的形体、色彩、结构,运用简洁概括、夸张变形、分解重组等设计方法,使原有图案纹样更加符合当下的流行趋势。
  满族萨满面具图案作为传统民族服饰纹样之一,是民族特有的最直接体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被广泛采纳、汲取,增加了现代服装的创作题材。在此次服装设计中,通过对萨满面具中雪神、雷神、水神、云神图案纹样的重塑、变形以及色彩的调整,使雪神、雷神、水神、云神的形象更加突出、生动、鲜明,促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赋予图案现代的时尚感,延续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三)造型结构的创新
  造型结构的创新,是设计师突破传统服装款式的设计理念,将以往旧的服装款式进行重新构造,打造出更加舒适,更加符合人体结构而又凸显个性的服装款式。
  此次服装设计中,采用不同材质的多种面料,在服装轮廓的设计上,运用不对称、夸张变形、不规则裁剪等方法,使服装设计更加新颖。在原有的满族萨满面具中的雪神、雷神、水神、云神四神图案纹样的基础上,将这些原有图案纹样元素打乱重组,重塑出新的图案纹样。将这些图案纹样运用掇绣、串珠、贴片的手法立体展现在一系列的服装设计上,给予观者更强的视觉冲击。
  (四)配饰设计的装饰性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服装配饰越来越被大众所注重,成为服装穿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服装搭配合适的饰品、包包以做装饰,可以使人的外观形象更加整体精致,给予人更好的穿搭享受。
  此次配饰设计,主要以掇绣工艺为主,图案提炼了满族萨满面具中的诸个元素进行简化、变形、分解来设计,搭配极具现代感的几何外形,将民族元素与现代元素融为一体,使其更加符合服装设计的主题,给人眼前一亮的美妙感受。
  五、结语
  萨满面具是萨满服饰文化的缩影,承载着先民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对万物神灵的尊崇。满族萨满面具用夸张的色彩和多变的造型,表达先民对于真、善、美的理解,为现代服装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为研究萨满文化和满族历史提供了更多丰富的素材。将满族萨满面具、传统工艺掇绣及现代流行元素相融合,既增添了服装的文化内涵,使服装富有生命力,又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延展了传统民族文化的时代内涵。
  参考文献:
  [1]富育光.萨满文化析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9(6).
  [2]王松林.远去的文明:中国萨满文化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02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