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从“守成”走向“共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对中小学德育目标的阐述,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基于文化传承的需要,它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指南》高中学段的目标呈现新时代德育的诸多特征:德育方向更加明晰,民族精神更加凝聚,公民意识更为强化,价值指引更为清明。站在新的历史阶段,探索高中德育发展之路,如果仅仅着眼于“守成”,无法在瞬息变幻的现代社会中赢得未来。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现实需要,尊重“人”的本质发展的历史需要,尊重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表现在教育实践中,既要落实载体,实现德育与课堂的共生;又要创新途径,实现德育与活动的共生;更要提升内涵,实现德育与文化的共生。
  【关键词】高中德育;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德育共生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39-0007-04
  【作者简介】钱建国,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226001)研究员,高级教师,南通市班主任工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优秀教师。
  马克思指出:“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辩证關系。”可以说,《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中小学德育目标的阐述,既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基于文化传承的需要,它对人的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和期待。而《指南》对高中德育目标的阐述,则既体现了社会国家的意志和需要,更着眼于高中学生个体成长的时代需求,实现了德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的统一;既立足于青少年发展的现实需求,更着眼于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未来素质,实现了德育的现实意义和未来意义的统一。
   一、眺望:站在新时代德育的地平线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2017地平线报告(基础教育版)》指出:教育“必须要像北极星一样引领社会进入下一个大事件,照亮新的思想,以解决当前紧迫的挑战,创造机会,塑造美好未来”。站在新时代的地平线,《指南》无疑为我们指引了下阶段德育的目标和方向,而高中学段的德育目标,更呈现崭新的时代特点。
   1.德育方向更明晰。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我们的德育工作也面临全新的挑战。
   一方面,面对国际竞争的重重压力,面对各种思想的纷繁交错,教育需要引导学生夯实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精神基础,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另一方面,面对在蜜罐里泡大的“00后”,面对幸福而迷惘的年轻一代,教育需要帮助他们树立理想信念,实现从“自我”到“家国”的视角转换,以更开阔的襟怀,开拓创新,坚定地守卫先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只有年轻一代理解并坚守我们党的路线、我们国家的发展方向,我们的祖国才能在风雨中砥砺前行。德育需要明确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育出国家、人民需要的人才。
   2.民族精神更凝聚。
   《指南》指出,高中学生要“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是青少年德育的重要内容。弘扬民族精神,就是凝聚和传承民族的生命基因,坚守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对于个体的发展,还是对于民族的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弘扬民族精神,要让中华之子从“根”上爱中国。所谓“根”,就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让高中生了解传统文化,热爱传统文化,从而以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为己任。弘扬民族精神,要让中华之子从文化的根基深处牵挂祖国的生存和发展,将“仁以为己任”“修己安人、安百姓”作为人生理想和追求,将“孝悌忠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人生的自觉选择。
   3.公民意识更强化
   教育不仅仅是当下的教育,更是为未来的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创造明天。“增强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是为社会的民主化进程推进做好充分的准备。
   增强青少年作为公民的人格意识,认识到个体应该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可以独立思考的“人”,从而永远告别“求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懵懂状态。增强青少年作为公民的自由意识,养成自由判断、自由选择、自由做出自己的决定并勇敢地承担决策后果的习惯,使青少年成为自由的追求者和捍卫者,并终身为民族的自由、人类的自由而奋斗。增强青少年作为公民的责任意识,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不因年少而轻狂,不因青春而逃避,认识每一个个体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自己的正能量。增强青少年作为公民的法治意识,追求公平和正义,履行责任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将建设法治社会作为人生的自觉追求。
   4.人生道路更清晰
   苏格拉底在《斐德若篇》中讲述了著名的马车故事:人的灵魂就像是由两匹马驾驭的马车,其中的一匹马顽劣放纵,如果驾车人稍有控制不好,这匹马就会将整架马车带入颠覆的险境当中。成长中的青少年,更是容易受到这“两匹马”的控制。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环境对其道德发展有着巨大的刺激作用。
   引导高中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正确选择人生发展道路的相关知识”,既是高中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培养高中学生“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中阶段德育工作的出发点。
   二、探索:从“守成”到“共生”的变革
   《诗·大雅·凫鹥序》:“《凫鹥》,守成也。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神祇祖考安乐之也。”在新的历史阶段,如果仅仅着眼于“守成”,无法在瞬息变幻的现代社会中赢得未来。《指南》所述的德育目标,也从“守成”走向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共生”,更多地关注青少年的未来发展,关注国家、民族的未来力量。    1.尊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现实需要。
   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学生的独立性不断增强,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正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但其心理仍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过渡性。这一阶段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竞争的日益激烈,自身思维意识的发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在无限的求知欲和有限的识别力之间、在情感的外部表现和内心体验之间,常常出现各种矛盾。
   《指南》对高中学段的目标阐述注重对学生进行可持续的道德教育,引导他们从关注个体走向关注社会,从关注自我走向关注他人,从仅关注学业走向关注民族未来,有助于拓展高中学生的社会经验和认识能力、辨别能力,从而增强自我意识,促进其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2.尊重“人”的本质发展的历史需要。
   道德教育中的受教育者是完整意义上“人”的存在,而不是“问题”的存在,是既具有外显的积极道德品质,更具有内在的道德发展愿望和道德发展潜能的自主发展个体。《指南》从现实社会“活动着的人”出发,而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指明了人的发展方向。
   青少年要发展为现实的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发展与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的需要”,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人类社会的生成和建构的首要前提和深刻基础。获得归属感,寻求人的价值,追求人的自由,这是高中学生的现实需求,也是德性成长的必由路径。
   青少年要发展为自由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自由的本质在于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是发展的目的,人是改革和发展的价值尺度。创造历史的,正是人,是现实的活生生的人,是自由的有生命力的人。青少年要拥有这样的自由意识,去关注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去理解和推动社会的进步,去构筑整个世界。
   3.尊重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未来社会的发展更需要创新型、开拓型的人才。高中生需要学习的不单是书本上的知识,更要学习认知、学习做事、学习共处、学习生存和发展。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生不仅仅要掌握基础性、专业性的学术性知识,又要掌握一定的实用性知识;不能局限于掌握认知领域的知识,还要在情感、态度方面加以扩展;不仅仅要掌握读写算的技能,更要掌握社会交往能力、应变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中阶段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他们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毅力、坚定的意志、丰富的情感、浓厚的兴趣、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进取心和创新的精神。高中生要对现实社会和未来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具有合理的认识和判断,并且能够较为合理地处理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道德是人类探索、认识、肯定和发展自己的一种积极手段”,《指南》中德育目标指向的,不仅仅是青少年个体的成长,更是以青少年个体的成长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青少年个体和社会整体的契合共生。
   三、寻路:基于学段目标的德育“共生”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坚守德育优秀传统做法的基础上,教育者要寻找到新的德育生长点,实现德育过程和德育主體的相互成就、共同生长。
   1.落实载体,德育与课堂共生。
   教师要重视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资源,以课堂为主要载体,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在学识丰厚的过程中实现道德的蕴藉。
   “德”是一种习得,是一种体悟,更是一种传承。课堂上老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道德的圆满,是人生的智慧。“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每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似乎是微不足道的,但紧紧抓住“课堂”这个载体,重视每一个四十分钟,日积月累,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课堂,也会因为“德”的润泽而格外丰厚,格外美丽。
   2.创新途径,德育与活动共生。
   品德形成的过程是道德主体的自我建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成长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参与体验以及体验基础上的感悟交流、认知升华、确认内化、体悟践行,让德育以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走进青少年的内心。
   活动,德育之无形之境。教师应创新方法,充分利用德育环境,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开展适合高中生的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劳动,丰富社会经验,净化心灵,提升素养。如传承民族文化,学校可结合地域特色,开展个性化的德育活动,引发高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原创性、系统性、引领性的德育活动,能够促进学校德育的生命力和学生的道德生命一起蓬勃生长。
   3.提升内涵,德育与文化共生。
   学校文化是对学生成长产生最直接、最鲜明的影响的文化形态。它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是为全体师生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整合和结晶。
   学校文化,来源于“人”,也服务于“人”。学校应注重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提炼学校办学理念,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引导全校师生共同进步的精神力量。让学校文化唤起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其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自觉地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时时处处存在的学校文化,在不经意间触碰学生的灵魂,鼓舞青少年,唤醒他们心中的道德自觉。而这个以文化人、以德育人的过程也是双向濡染、双向交融、和谐共生的过程。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越是执着地思考它们,心中越是充满永远新鲜、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学习《指南》,对照德育目标,既感责任之千斤重大,又觉德育之挑战无限:德育有守成,继承传统,坚守方向;德育更有共生,主体与客体共情感,课堂与课程相辉映,文化与生命互融合。
  【参考文献】
   [1]齐欣.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复兴——访著名学者钱逊先生[J].中国德育,2014(01):16-1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764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