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听,理想的心声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一个整体,应将两首诗结合起来理解。诗人在第一首诗中着力描绘了温暖、有活力的江南春景,向我们表达了他不愿北归的想法,因为经过多番磨砺,他已经识透朝廷的复杂,只为等待自己心中那个实现理想的春天。
  关键词:春天;理想;人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3C-0080-02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元丰八年苏轼作于好友惠崇两幅画作上的两首诗。惠崇,福建建阳人,是北宋著名九僧之一,与当时名流多有交往。著名国画史学家郭若虚说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江远渚。潇洒虚旷之景,人所难到也”。遗憾的是,两幅画作皆已亡失,只余苏轼的两首诗让人回味。《惠崇春江晚景》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历来为人熟知,其二(两两归鸿欲破群)却少有人提及,其实将两首诗放在一起品味,才能读出苏轼的心声。
  一、河豚逆流,青春的心跃动
  苏轼在《<书郡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写道:“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其实也是他诗歌创作的风格。第一首诗短短四句,却有竹林、桃花、江水、鸭子、蒌蒿、芦芽、河豚如此多的景物。诗人的眼睛首先被眼前三两枝桃花吸引了,虽然为数不多,但透露了春的消息,她是那么耀眼,仿佛是眼前所有景色中最亮的一抹,一个“外”字,惊喜之情跃然而出。接着便是那江面的鸭子,它们敏感地觉察到了江水的变化,用它们自在地游耍告诉诗人,“暖”意春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诗人见微知著,生活常识中也透着成长的乐趣。再看眼前的蒌蒿满地,翠绿的蒌蒿竟然一夜之间长满了岸边,定睛一看,芦芽短短的,嫩嫩的,不仅于此,诗人还由眼前的美景产生了美妙的想象,肉质鲜美,值得“拼死一吃”的河豚仿佛就在眼前争流而上!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载河豚“方出时,一尾至直千钱,然不多得。二月后,日益多,一尾才百钱耳。柳絮时,人已不食”。钱钟书先生说:“这首诗前三句写惠崇画里的事物,末句写苏轼心里的想象。宋代烹饪以蒌蒿、芦芽和河豚同煮(参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四论梅尧臣诗),因此苏轼看见蒌蒿、芦芽就想到了河豚。鸭在惠崇画中,而河豚在苏轼意中。‘水暖先知’是设身处地的体会,‘河豚欲上’是即景生情的联想。”钱先生点评,可谓言简意赅,读来,更有助于了解苏诗内涵。
  诗人不仅欣赏到了眼前画中的美景,也将自己的心境融入其中。冷暖本是自知,诗人却感受到了鸭子的愉悦,仿佛以手触碰到了温暖碧绿的春水,其实是他心中暖意融融;参差不齐的蒌蒿和芦芽,让人眼里满是绿色,鼻子里全是清香,心里满是春天。诗人何尝不是那画中由实景想象而出的河豚,逆流而上,勇气可嘉,信心十足!“暖”“满”“上”三字实乃诗人心声。精于美食,自称“老饕”的苏子在这首诗中,也不吝啬对于美食的向往和喜爱,让这难以用笔描摹的清新活泼春景如画般浮现在读者心里。
  二、飞鸿北归,留恋的心涌动
  后人评价说 :“二诗皆善于虚处设想,此首设想尤曲。”(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第二首诗历来为人忽视,其实内容更加曲折有致。鸿者,有大志,秋季南飞,春季北归。第二首诗中,时序自然,本应北归之鸿,却不思故土,不恋旧地,让人心生疑惑;且群生之物竟敢离开自己的集体,私自逗留江南,独飞独行,无伴无朋,严重后果不言而喻,更是让人心惊。“欲”字似真能见到归鸿在整齐的行列中身体微微倾斜,目光回顾,神情犹豫,似乎敏感地预料到了千里之外的朔北颜色枯黄,草木黯然,风雪不断,荒凉寒冷;似乎还要多看几眼桃红欲燃、雏鸭明黄、嫩芽翠绿、春水如蓝的多彩江南,还要多感受吹面不寒、鸭子嬉戏的温暖江南,还要多欣赏植物旺盛、动物蓬勃的活力江南,还要多享受物产丰厚、美食多样、生活富足的美味江南。“破”字又让人感受到振翅的力度,他下一秒就要离开集体的决定是迫切的,是笃定的,冲破这个让自己没有牵挂的集体,冲破阻碍,冲破一切的羁绊,到自己想到的地方去。
  “依依还似北归人”句甚妙,归鸿似人般依依不舍,做百般留恋状;归人又何尝不似归鸿般流连不思返呢,“归鸿”与“归人”实乃一体。江南半月的春天即使短暂,也是归鸿心中的安慰,也是归人心灵的皈依。去留之间,诗人将自己的情思寄托在那归鸿上,但是他似乎有了自己的答案,朔方虽是故土,但江南才是自己想要的“远方”。
  三、赤子浮沉,执着的心不变
  元祐二年,苏轼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备受主考官欧阳修赏识,誉满天下。他本是天之骄子,奈何仕途坎坷,陷于党争之中。元丰二年,官场风雪,苏轼在湖州就任仅三月,就被御史台逮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他蒙冤受屈于狱中103天,几欲丧命,连退休的王安石都出来说话:“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苏轼总算保命,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直至元丰七年,苏轼才得以离开黄州,到汝州就任,此间又遭受丧子之痛。元丰八年,司马光重新为相,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后升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历经了“乌台诗案”远谪他乡之后,再返仕途所作。第一首诗中的生机勃勃、清新自然,和第二首诗联系起来,细细品味,寓意更加深邃。
  历经磨难,云开雾散,诗人就似那孤鸿北归。人们多认为此诗就是诗人阔别朝廷已久,前事仍然心有余悸,担心回朝后再有风雨,所以萌生了再在江南停留一段时间的想法;也有人认为是作者流连江南春色,在去和留之间矛盾,最后在江南的自然美景中释放愁绪并获得心灵愉悦的表现。“《<惠崇春江晓景>二首》诗是一个整体,‘竹外桃花’首赞美江南风物之美(突出‘待’字);‘两两归鸿’首表达对朔漠风雪的忧畏之心(突出‘知’字);二首合起来传达的作者之意即是留恋江南,不愿北归。与上《乞常州居住表》前后的心境吻合。”(钱钟书《宋诗选注》)
  但这两首诗本为一体,不可割裂而谈。诗人花了整首诗的笔墨刻画江南,就是为了给第二首的“更待江南”蓄势;诗人着力刻画的江南不仅仅是眼前的江南,也是他心中的江南。诗人借好友之画作,在描绘画作实景之余,以生动传神的动物和景物描绘当时的心态及他心中的理想是似江南般活力、温暖、富足的社会。他的心一直都为这样的理想而温暖(“暖”)着、充实(“满”)着、跳动(“上”)着。江南的美好是他更待江南的缘由,诗人“更待”的是自己心中温暖、活力、富足的江南,这是他心中的“半月春”:理想的春天。诗人以高度敏感的心灵觉察到“朔漠”的风雪从没有停止过,这么多年的被贬生活,诗人没有忘记自己经世治国的梦想,诗人也没有看到朝廷争斗纷繁慢慢停歇,诗人感到失望,更有期待,要施展抱负,更有理性的觉察,他敏锐地感到现在的朝廷依然不是能实现自己梦想的地方,自己等待的是施展自己抱负的舞台,是像江南一样可以自由展现自己、发挥自己的地方,而不是不同政治勢力轮番较量的场地。
  综上,诗人通过朋友惠崇的两幅画,实则吐露自己追求心中“春天”的决心,既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春天的喜爱,更是以诗明志,将自己心中对理想“春天”的不懈追求融入诗中,官场浮沉也好,人生离合也罢,他心中的“理想春天”不变,他愿为此等待!
  基金项目:南京市教科所“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文本细读的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编号:L/2016/276)
  参考文献:
  [1]吴深.略谈对苏轼的评价——与李玮同志商榷[J].语文学习, 1981,(2).
  [2]徐传武.苏轼[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5.
  [3]刘清泉.苏轼的创造想象举隅[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2.
  [4]李海科.浅谈苏轼“超然”的人格[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5.
  [5]朱安义.苏轼称谓考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7,3.
  [6]苏晋云.苏轼的傲气与傲骨[J].艺术评论, 2006,(11).
  [7]刘尚荣.塑造一个“真苏轼”——《中国苏轼研究》创刊词[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1).
  [8]杨艳梅,杨晖.论苏轼复杂矛盾的世界观[J].社会科学战线,2002,(6).
  [9]姜晓艳.谈苏轼的两首隐括词[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10]程美华,肖付华.试析苏轼思想的旷达与矛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3).
  [11]张开瑰.诗画交融春意浓——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赏析[J].甘肃教育, 2003,(10).
  [12]陈春艳.试论苏轼题画诗的写意性[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24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