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让信息技术为科学课堂增光添彩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信息技术把以往的教学模式来了一个颠覆,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学生必须的震撼,实现了知识的完美转化,把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转转成了具体直观的动态化知识。小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自觉性不是很高,如果他们没有学习兴趣的话,很难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小学生天生好动,对于灌输性的知识提不起兴趣,如果把知识穿插到图片、视频等形式上,就能吸引到他们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小学科学本身就是传播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学科,在教学方式的应用上就应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CAI课件的使用实现了知识的动态化,知识呈现的方式学生也比较喜欢,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得到了激发,将被动式的学习转变为用心主动的学习,实现了乐学乐教的目标。比如在学习《在星空中》的章节资料时,首先让学生进行预习,粗浅的了解相关的知识。但是牵扯的资料都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魅力,把遥远、神秘、秀丽的星空呈现给学生,教师就能够巧妙的运用Authorware、PowerPoint和Flash技术创设学习情景,把秀丽的星空透过视频,图像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再结合这些信息技术诠释理论知识。
  二、运用信息技术授课,完胜教学中的重难点
  小学科学讲授的资料很多是十分贴近学生生活的,但是对于一些抽象化的理论知识,学生还是很难理解,对于这些学习难度系数较大的知识点如果采取机械式记忆的方法,效果肯定很差,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就会出现,甚至会出现厌学的状况。对于小学科学而言,知识有简单和复杂之分,有重点难点之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常规的课堂教学方法,比如板书版画授课,使用挂图,纯碎的语言描述等,这些途径小学生一般不是很喜欢,雖然老师讲的津津有味,甚至口若悬河,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却得不到激发。如果运用信息技术的话,就能够透过声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知识,也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多媒体技术在一线教学中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从视觉、听觉和体验上给学生很大的冲击,在辅助教学上发挥出巨大的促进作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能够把复杂枯燥的知识转化为鲜活的图像、动画等,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小学生天性好动、贪耍,如果课堂吸引不到他的注意力和兴趣,他就会脱离课堂,甚至思想逃离到课堂之外。而多媒体以声文图茂的优势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刺激着他们,有利于他们参与其中。比如在学习《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时候,对于课堂中牵扯的知识点,植物种子的散播方式:包括自身传播、动物传播、风传播、水传播等,小学生生活阅历肤浅,了解的生活常识也比较少,讲授式的授课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为此攻破这些重难点,教师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果能透过视频讲解或者利用3DMAX制作的三维动画给学生演示的话,学生就会十分理解了,并且理解的更加透彻。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了知识的转化,把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更加简单易懂,大大提升了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三、使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思维潜力
  教学顾名思义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其实教学质量的高低不是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理解和了解了多少知识以及学以致用的潜力。在小学科学课堂,小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学目标的设计就应思考到学情,就应落脚于学生的发展上。教育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让学生掌握必须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做到学会学习。信息技术的使用颠覆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给学生留足了思考和探究的时间与空间,必须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潜力,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比如在讲授《面包发霉了》的时候,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发霉面包的危害以及发霉的原因。但是无论是从化学常识还是医学常识,学生都很难理解。但是计算机进入课堂后,这一切就变得十分容易了。教师可把这一课制成课件,先在屏幕上显示一块发霉的面包,然后再显示两组试验的详细过程,最后在本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文字性小结。使学生在观察试验过程中,直观地感觉到当时的情景,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潜力从平面走向立体,使其思维性、创造性和严密性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449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