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案例教学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在现在教育中,信息素养、创新素养、人文素养与专业学习素养等是目前的核心要素基础。其中信息素养,是培养学生在数字信息时代最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本文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讨论,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对策,希望对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  核心素养  课堂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0-0176-0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者对于学生综合素养培养的观念在逐渐加强。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当前信息教育课堂,还存在教学内容枯燥、理论性强的特点,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志趣低,就谈不上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适当的采用小组活动、设计游戏等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信息技术素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
  核心素养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终身发展的关键能力,也是学生应该必备的品格。核心素养对学生的文化素养、社会参与能力、自主发展能力的形成都有着重要影响。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课程中,主要是对学生的计算思维、信息意识、数字化创新与学习、信息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增强技术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内心喜欢信息技术,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基本的信息问题处理能力与应用能力。以此,加强学生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是保证学生更好的生活与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人才的重要基础。
  二、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核心素养培养的案例教学
  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主要地点是在课堂,教师应该掌握住课堂的教学时间。根据课堂中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然后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小学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思维还是具象思维,因此,枯燥单一的技术理论知识并不能让学生提起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根据课堂的情况合理的设计课程内容,让学生真正的爱上信息技术课程,具体实施方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教学导入
  在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时候,最难的不是教学难度,而是专注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应该做好课前的导入工作,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出来,在课程的开始就帮助学生奠定兴趣的基础,可以更好的完成课程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与思维都尚未成熟,想要实现学生更快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的目标,除了按照课程的基础教材进行教学,还应该按照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一些课堂活动的设定。例如,在进行“画图”课程的讲解前,教师可以利用视频播放画出“小猪佩奇”的视频短片。根据这个视频作为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对知识的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做法不但能够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同时让学生能将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相融合,锻炼了学生的信息思维,让其对信息内涵有着探究兴趣。这样在课堂进行中将学习兴趣作为学习引导,随着教学的进度的进行,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的信息思维与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二)教学中任务的安排
  小学生虽然在课堂中注意力不够专注,但是他们对于教师发布的任务,具有较强的配合度。这时,教师就可以采用“任务”教学的方法,将课程中的内容进行明确的任务分化,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与能力。同时,合理的任务分配也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锻炼其自主思考的能力,对学生的能力水平也是一种检验。例如在Office软件学习中,有一个PowerPoint的操作,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个主题的幻灯片制作。要求按照老师要求的字体、背景、自定义动画等内容去制作,在这种限时的幻灯片制作练习,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的关注度,同时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的知识进行自主的学习,对学生信息思维与能力有很大的锻炼。
  三、结语
  隨着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技术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信息化技术课程的开展是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的实际操作与应用能力。核心素养又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人发展需要的必要能力,也是学生必须应该具有的学习素养,对未来的生活与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将核心素养与信息技术课程有效的融合,不但能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同时能拓展学生的知识深度与层面,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军.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讨[J].中小学电教,2017(10).
  [2]江瑛.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讨[J].文理导航,2018(9).
  [3]查德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例分析[J].华夏教师,2018(1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899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