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现代社会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使得人们将目光投注在如何有效利用及保护自然资源上,从这一现实目的出发,探讨了生态模式下的林业栽培管理技术,并研究了生态模式下进行林业栽培管理的模式,摸索出了可行性强的林业栽培管理模式,在提高土地出产率的情况下,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了人们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需求,为推动生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支持。
  关键词:生态模式;林业;栽培管理技术
  人类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不仅使得许多自然资源几近枯竭,同时也使自身生存的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林业资源虽然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可是在人类无节制的开采中也越来越稀少,为了维护自身所生存的环境以及生产的需要,人们开始用人工的方法种植树木,增加林地面积。以促进林业的发展,进而以林业为龙头带动畜牧业、饮食业、旅游业的发展,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增添稳定就和谐因素。生态模式的林业种植方法的特点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高的效益,不仅节约了能源,而且注重环保,是林业栽培技术的创新。
  1生态模式下的林业栽培与管理技术探讨
  理论层面的研究可以为林业生态模式栽培管理技术的生产时间提供正确的方向与有力支持,起到促进其发展的作用。以林业生态模式为基础的栽培管理技术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复合型的林木、牧草、牲畜栽培管理技术,以及复合式的山区林、果、家禽栽培管理技术。还有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地发展了蔬菜、药材、菌类复合式的栽培管理技术,笔者就对以上栽培管理模式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1.1林、草、畜复合型生态模式的栽培管理模式
  在实践中人们发现,多种产业结合可以彼此促进共同发展,经过长期的实践与理论研究,人们逐渐摸索出了一个有效办法,将林木、草与牲畜等放在一起经营管理,要比单独管理的效益高很多,因此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林、草、畜复合型生态模式的栽培管理模式。
  这种种植方式特别适合山区,除了可以发挥树木的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功效之外,还可以利用天然的丰富植物资源饲养鸟禽,鸟禽漫步其中以草籽或生长在其中的虫子为食,既降低了饲养者的成本,也避免了农药等有毒物质的污染,为人们提供了优质的绿色食品,鸟禽的出卖可以使养殖者在短期内即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鸟禽的粪便为草木生长提供了有机肥料。
  1.2林木栽培技术要点
  林、草、畜复合型生态模式的栽培管理模式在选择树种方面通常以常绿乔木滇润楠、石楠等为主,红叶石楠的适应性较强,耐低温耐土壤贫瘠,且耐干旱和盐碱,比较好成活。为了提高苗木的成活率,通常采用本地苗圃生长的,且苗木胸径不小于4cm的无病虫害的苗木进行种植。在栽种前首先向苗木根部喷施生根粉溶液,然后使用农用机械开挖出1条40cm的沟槽,然后在沟槽内挖体积为50cm3的坑。坑内施放由10kg腐熟粪肥与0.25kg磷酸二氢钾以及回填土混合而成的肥料。接下來就可进行苗木的定植,定植后立即沿着沟槽开展对苗木的第1轮灌溉,然后对苗木实施涂白处理,并在第1轮灌溉的10~15d后进行第2次浇水灌溉,春季栽种苗木,在夏季来临之前还要进行第3轮浇水灌溉。以避免苗木因缺水枯萎。为避免杂草过于旺盛而影响苗木的生长,还应对苗木实施3次中耕草处理。春季来临万物复苏之际,苗木也在返青之时需向苗木浇返青水,且为了给苗木生长提供必要的养分,还需向苗木施加肥料,每株树木施加速效氮肥尿素0.25kg。春季是病虫害的高发期,为了避免苗木受病虫害的侵扰,在每年的5、10月初期以及9月末进行防治腐烂病与溃疡病处理。10月是天幕毛虫害多发时间,应做好相应的防疫。在7月、9月则是美国2代、3代白蛾虫害的高发期,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相应的防治。
  1.3牧草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在牧草栽培上也如同种植粮食作物一样,需在秋季对耕种过牧草的土地进行秋翻地。冬季在翻过的土地上浇洒冻水,使土地能保持良好的墒情。春季气温回升土地解冻,当地表解冻深度达到10cm左右时,使用机械对地表进行平整处理,也就是耙地。待温度适宜时施底肥(过磷酸钙),然后播种,深度为2cm左右,行距控制在30cm。要注意播种时草种与树干之间应不低于50cm,否则会影响树木的生长,也会给牧草的收割带来不便。种子播种完成后要对土地表面进行轻微翻整,将地表刮平。
  1.4枣粮复合生态林业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栽种枣树前需在秋季进行开沟与浇灌工作,在翌年春季再以2m×8m的距离栽种树苗,如果树苗之间小于这个距离,将影响树苗的生长。树苗成活后,要适时铲除树苗周围的荒草,以避免杂草与树苗争夺水肥与阳光,影响苗木的生长。每年的苗木叶子脱落直至新叶萌芽这一阶段,应向果树施加由无机肥和有机肥共同构成的肥料,为枣树的生长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其具体方法是在距树干0.5m行距处挖掘l条深0.5m、宽0.4m的沟槽,其中放置腐熟的猪粪、磷酸二铵与尿素,每株枣树施磷酸二铵与尿素的量为0.25kg。
  在枣树间种植的粮食作物以矮秆为宜,枣粮复合的生态农业栽培模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距离,粮食种植带与枣树种植带的距离不得小于1m,否则对彼此的生长就会产生不良影响。
  1.5蔬菜、瓜果复合式的生态林业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林业产业发展的模式是多样的蔬菜、瓜果复合式的生态林业栽培管理模式就是其中之一。此种植模式中人们选择的果树主要是葡萄,蔬菜则为油菜。这2种作物在种植时同样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才会产生最佳的生长效果。除此以外还要将每株葡萄树之间的行距要控制在1.5m×0.5m的范围,注意葡萄树的修剪,科学地修剪葡萄树枝叶,可以有效提升葡萄的坐果率、品质及产量。葡萄树需在低温的环境下才可生长良好。为此,需在每年的10月末和11月初对果树进行扣棚、浇水与遮光休眠的养护措施,当其到了芽苞生长期也就是1月时,还要逐步提高温度以催生嫩芽。到开花阶段则要注意降低环境中的水分含量,保持环境的干燥,以便于花粉的传播。在发芽前、开花前以及葡萄采摘后选择相应的药物杀灭虫卵、消灭病菌,以避免因此影响葡萄的产量。
  油菜的种植则比较简单,但也不能忽视病虫害以及水肥管理工作,否则会导致油菜产量与品质下降。
  1.6蔬菜、茵类、药材复合式的生态林业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我国地形复杂,因而林地生长的地质条件也各不相同。这是我国植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有的林地有利于蔬菜生长,有的林地环境则适合牧草的生长,还有一些林地的环境则有利于菌类以及药材的生长。所以应利用好当地的林业条件,在荫蔽性强的林间进行食用菌类养殖,而在透光效果好的树干矮小的灌木林可以进行菌类、药材以及蔬菜的间种,通过这种种植方式,人们可以获得无农药残留的蔬菜,也可以获得治病救人的良药,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目标,一举多得。
  2结语
  生态模式下的林业栽培管理技术,既实现了林业的发展,发挥了林业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又顺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了人们获得经济效益的需求,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实现了农业种植的立体化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09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