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切莫忽视朗读在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语文需要掌握的最主要的技巧,对于刚进入小学阶段学习的一年级学生来说,除了识好字、写好字,更要读好文。
  【关键词】朗读  一年级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36-02
  《语文课程标准》在不同年段的“阶段目标”中都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体现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地方。
  一年级语文的主要教学任务是拼音和识字写字教学,但是我在一年级语文教学课堂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状况: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发言积极性都特别高,每学习一个字,基本上全班的孩子都抢着回答。而进入第二课时课文内容學习时,在老师提出了问题后,学生也会跃跃欲试、争相发言,可很多孩子回答起来却语无伦次。学生明明知道答案却无从说起,一个字或一个词重复好几遍,却怎么也说不出重点。如何才能使学生对答如流呢?我想不但要加强学生识字的能力,还需要早早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呢?那就是加强一年级学生语文朗读指导和朗读能力的训练。
  朗读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口读耳听,口耳并用,增加了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而且一边缓缓朗读,一边慢慢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情感。让初入小学阶段学习的孩子声音响亮地朗读,在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朗朗读书声中,将读者自身的感情融合到读物中去,这就大大增强了阅读的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
  一、朗读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你跟一年级学生说“有感情地朗读”,他们是不懂的,是不知所措的,老师们只能引导他们“如何读”才能再现课文的感情,被课文的感情所感染。比如:我在教读《要下雨了》一课时,当我们读到“小鱼,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我看着张同学说:“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呀?到我们家来玩呀?”他笑了,这说明他回忆起了这样的“说话环境”。当我们读到“小白兔边跑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快回家吧!”我看着王同学喊:“快回来,要下雨了!”然后说:“那天下大雨时,他的奶奶就是这样喊他的。”学生们都笑了,他们再读课文的时候,也就能自觉地读出那种“喊话的语气”来。这就很顺利地把学生带入了语言描述的环境之中,也比较轻松地完成了一年级学生要理解的程度。这样将课文与学生的生活借鉴、比照,既能帮助一年级学生体会课文感情,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读书兴趣。
  一年级的课文语言都很优美,怎样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文章的美,更好地感悟文意,并且通过朗读把这种美表达出来呢?我认为加上动作来读也是一个好办法。在学习《荷叶圆圆》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走进文本,把自己当作“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边读边表演,声情并茂。由此,学生不仅理解了“摇篮、躺、立、蹲、捧”等词语的意思,而且还读出了情趣和兴致。
  二、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我发现孩子们有两类特点明显的儿童:一是顽皮好动、不守规矩,需要你时不时地提醒;另一类是孤僻不动、沉默寡言、怕生人。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就带着学生“热火朝天”地读,谁最带劲,我就去和他“比着劲儿读”,这时我就瞄眼“看一看”那几位不愿读的学生,用眼神示意他们来“一起读”,多鼓励他们几次,他们也就读起来了。
  教师的聪明不在于你教会学生多少,而在于你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为了让学生喜欢朗读,学会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我定期在班内开展“我是小小播音员”评选活动。学生选择好自己喜欢的文章后,可以在家里对着镜子自读(重点训练自己的表情);可以让爸爸妈妈当听众,提出宝贵意见;可以几个同学一起读,互相吸取经验;也可以找老师帮忙,请老师单独指导。被评为“小小播音员”的学生会得到一个金色的“小话筒”,拿到“金话筒”的学生,神彩飞扬;没拿到的更是摩拳擦掌,暗下决心等着下一次评选活动的到来。
  三、朗读重视了学生的个体体验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语言的熏陶和感染作用,珍视学生朗读中的个体体验,尊重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受。
  就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来说,听和读都是学习的输入,说和写才是学习的输出。输出的效果如何,输入的摄取量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首先要加强听与读的训练,让学生在认真倾听和深入阅读中成长起来、发展起来、壮大起来,在今后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一直把学生的朗读训练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1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