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由于自然环境以及人们过度放牧、开垦等因素,我国土地沙化愈加严重,使土地的承载能力下降,同时也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实行防沙治沙,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本文阐述了石羊河林业总场在民勤绿洲防沙治沙方面取得的经验,分析了造林技术在防沙治沙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防沙;治沙;治理
  土地沙漠化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地表植物被破坏土壤沙化的过程。土地沙化不仅减少了可利用耕地,而且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殃及子孙后代。如何有效治理沙漠化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民勤县将防沙治沙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全力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努力探索生态建设长效机制,积极实践政策措施、技术模式和管理机制,大规模开展治沙造林行动。
  1防沙治沙取得的经验
  1.1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
  石羊河林业总场将防沙治沙工作纳入十三五期间林业重点工作,科学制定防沙治沙专项规划,确定“外围封育、边缘治理、内部发展”的林业生态建设体系,将防沙治沙的重点放在绿洲风沙沿线,对外围荒漠区实行封禁保护,实施封沙育林;沿边流沙区实施工程治沙,连片营造防风阻沙林带;绿洲边缘严重沙化区建设基干防护林带,内部配套农田林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形成点、线、面结合,带、片、网配套的绿洲生态防护屏障和林业产业体系。同时,民勤县突出“节水、治沙、造林、防污”重点,结合全县荒漠化和沙化治理实际,实施千里沙漠大林带、G569北仙高速公路、万亩胡杨林试验培育基地等重点项目,加大工程压沙、人工造林、封禁保护力度,逐步实现治沙理念从由近及远的治标措施到由远及近的治本策略的转化。
  1.2造林技术在防沙治沙中的应用
  石羊河林业总场以创新机制为支撑,专门制定防沙治沙相关管理办法和承包办法,推进工程治沙,以各分场为单位组建治沙突击队等专业压沙造林队伍,规范工程运作管理程序,创新治沙造林方法,选育优质造林苗木,为民勤县工程治沙提供了科学的治沙样板。
  近年来,民勤县借鉴先进的治沙模式,依托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建成不同类型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区4个,集中展示治沙新技术、新材料20多项。鼓励企业承包治理11.73万hm2国有荒沙地,农户和企业承包经营治沙生态林2.67万hm2。为了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推行最严格的项目管理、财经约束和审计监督制度,从政策、资金、科技等方面向林业建设倾斜。建立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严格落实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放牧、禁止乱采滥伐、禁止野外放火“五禁”决定,全力巩固扩大重点治理成果。
  1.3努力实现生态、经济效益“双赢”
  近年来,民勤县坚持在进行沙区资源开发和建设的同时,发展生态效益好、经济效益高的沙区产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围绕节水增收目标,全面普及大田节水、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等相关科学技术,提高产出效益,建立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与节水增收目标相配套的产业发展规划。建成以葡萄、红枣、枸杞等为主的特色林果业3.313万hm2,以日光温室、设施暖棚为主的设施农牧业8886.67hm2。同时,实行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模式,先后建成了精细蔬菜产业带、西甜瓜产业带、温室林果产业带等种植基地。
  2创新治沙机制,强化治沙体系,科学制定治沙育林规划
  首先,制定切合实际,因地制宜的发展目标,抓好以防沙治沙为主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按照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和重建要求,坚持适地适树、合理配置的原则,按照自然林的思路,进行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林分的改造。其次,发展径流林业,利用微地形进行降水的重新分配,帶状、团状或小片状造林,形成稳定高效的人工复合林分。借助民勤县亚洲最大的沙漠水库——红崖山水库为依托,在较大集水区经雨水集流利用工程积蓄、储蓄径流雨水,缓解自然降水时空分布与生物需水规律间的矛盾,为庭院经济、节水林业、旱作农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再次,探索和研究一整套优质、高产、高效的先进育苗技术,改进育苗方式,提高苗木质量,从源头上保证造林质量,最终体现在林木的质量和效益上。
  3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环境所处形势下,加强对荒漠化的治理已经迫在眉睫,而防沙治沙造林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够有效缓解环境的恶化,起到改善作用。要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保护优先、综合治理”的原则,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采取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的综合措施,加强地表覆盖,减少尘源。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20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