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追寻有趣·有料·有效的历史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0-054-2
  一次广东之行,有幸观摩浙江和广东两地高中历史教师同课异构。精彩纷呈的课堂展示,不同风格的教学碰撞,孜孜以求的教学追寻,留有回味的听课思索,久久不能散去。何为一节精彩的历史课,在笔者看来,有趣、有料、有效是构成精彩的要素。笔者想以此次观摩的由浙江宁波慈湖中学徐峰老师执教的《棉花的近代世界之旅》为例,就如何追寻一节有趣、有料、有效的历史课,谈一点个人的听课感想。
  一、有趣是精彩课堂的起始点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1]让历史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节精彩历史课的起点。本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二学生,授课内容依据2017年版课标《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变迁》模块之《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专题中的“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而展开,学生主要依托高一所学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等相关教材知识以及执教老师补充的历史材料进行课堂学习。本课虽然给了执教老师进行内容取舍的自由度,但也考验执教老师如何让学生面对繁多的知识、跳跃的时空、抽象的概念进行兴致盎然的学习。徐老师通过精心的教学构思,采用历史叙事的讲述风格,借助以小见大的案例分析方法,使这节课由抽象变得具体,由枯燥变得生动,为上出一节有趣的历史课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例。
  采用历史叙事的讲述风格,适当渲染气氛,合理展开联想,使历史鲜活起来,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徐老师从一幅令人诧异的漫画——一株挂着看似绵羊的植物,引出“棉花”这个事物,进而带出一个故事风格的标题名称——“棉花的近代世界之旅”,生动有趣,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棉花的英国之旅”、“棉花的美洲之旅”和“棉花的中国之旅”,让棉花带着大家去游历世界,认识处于世界市场形成进程中的全球性商业贸易,如同聆听故事般的语言设计,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历历在目。
  采用以小见大的案例分析方法,选择易于学生认知的事物,加入細节的描述,使历史具体起来,让课堂变得形象生动。徐老师本课选择“棉花”为切入点,可能是受到了《棉花帝国全球史》这本书的影响。正如这本书中所认为的,“造物主赐予人类穿衣保暖的天然资源中,棉花胜过了所有的物种。在现代世界里,它与我们日日肌肤相亲。”[2]棉花的诸多优点以及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容易让学生因熟悉而亲近,因亲近而变得形象生动。“他选择了棉花这个绝好的切入点,以全球的视野,把现代世界的起源和发展围绕一种商品精炼地叙述出来。虽说用棉花这单一因素来解释现代世界的形成未免过于简化,但毋庸置疑,它比其他任何产品都扮演了更加核心的角色。”[2]棉花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确实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英国工业革命就是从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开始的;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开始解体,也是以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为标志。本课抓住了这个绝好的切入点,借助棉花这个商品,讲述棉花和棉纺织品的贸易历程,以小见大,有效化解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品贸易的意义”这一抽象认知,使课堂变得形象生动。
  二、有料是精彩课堂的支撑点
  历史课堂是讲述过去发生的事实,学生无法亲身体验历史事实的发生、发展,只能借助史料来了解和认识历史事实。历史事实间接性这一特性促使历史课堂需要借助一定的史料来支撑,从而生成一节凸显历史味的课堂,进而支撑起一节精彩的历史课。何成刚老师认为:“任何一节历史课都离不开史料教学这一重要环节,史料教学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3]徐峰老师如何借助史料教学支撑起这节大跨度讲述世界经济史内容的历史课,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史料的合理化选用,减负而不减质。本课内容主要涉及经济史领域,解读经济史的着力点之一在于用数据说话,通过运用数据材料来量化解释历史现象与历史事物,可以使其变得更直观和精确。徐老师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本课内容的知识特点,运用大量数据材料进行解读。本课选用的数据图表类史料就有七处,尤其在“棉花的中国之旅”这块内容的教学设计中,共采用5张数据表格和曲线图,把近代中国棉花与棉布进出口贸易现象和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状况做了更直观的呈现,让学生通过数据图表的数据解读而精准认识其现象反映的问题。史料的运用,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架构认识历史的桥梁,但也可能给学生带来材料的审读疲劳与课堂的乏味枯燥。从本课的教学设计来看,徐峰老师进行了有效的教学处理,除采用必要的数据图表史料外,尽量减少文字类史料的运用,增加漫画、照片、绘画等图片史料的运用,充分发挥图片史料直观、形象、易于理解等优点,使其更简洁、鲜明、生动和真实地反映历史现象与历史问题,增加学生的兴趣度,降低课堂的枯燥性。即使运用文字类史料,也尽量控制文字的阅读数量和阅读难度,减少学生的审读疲劳。可以说,通过史料的合理化选用,既减轻了学生的课堂学习负担,又发挥了史料的教学功能,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史料的合理化运用,点多而不凌乱。本课内容涉及时空跨度大,相关知识较多,既需要借助史料对历史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解读,也需要借助史料对历史现象与历史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本课内容。徐峰老师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史料的合理化运用,问题情境的巧妙设计,有效的化解了因时空跨越和知识繁多可能带来的凌乱现象。一张世界地图,以英国为聚焦点,从亚洲到英国,再到美洲,最后到中国,简明的演示,大跨度的空间转换,清晰明了。依托史料,一连串的问题设计,英国为什么没有棉花?从哪里输入棉纺织品?为什么需要进行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棉布产量的迅猛增加,棉花从哪里来?生产这么多棉布卖给谁呢?环环相扣,合理的解释了以棉花为代表的商业贸易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系。
  三、有效是精彩课堂的落脚点
  一节精彩的历史课,不仅仅体现在教学过程的有趣、有料,更应体现在教学效果的有效。有趣、有料只是实现有效的教学途径,有效才是有趣、有料的最终归宿。如何在有趣、有料的课堂中到达有效的彼岸,笔者认为徐峰老师在这节课中做到了以下两个方面。   有趣、有料聚焦于教学主题,使教学主题得以彰显。教学主题又称教学立意、教学灵魂、教学中心、教学核心目标、教学核心概念,它是课时教学目标的高度凝练和概括,也是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还是选择教学资源和优化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4]优化教学方法使课堂生动有趣,恰当选择与运用史料使课堂逻辑清晰,只有吻合本课的教学主题,才能使历史课堂走向有效。从课堂教学实施来看,本课的教学主题应是以全球化的视角,通过近代商业贸易的具体表现,认识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的扩张史,也是一部工业文明的传播史。徐老师在教学设计中选择棉花这个具体形象的商品为切入口,展开“棉花的英国之旅”、“棉花的美洲之旅”和“棉花的中国之旅”三部分看似独立的内容的叙述,选择和运用一段段看似互不关联历史材料,看似漫不经心,随心而讲,其实形散而神不散,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棉花经历了怎样的近代世界之旅,它的近代世界之旅需要什么条件,反映什么实质问题,对世界贸易造成什么影响。这条主线以小见大的见证了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既是一部资本主义的扩张史,也是一部工業文明的传播史。
  有趣、有料聚合于学生成长,使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落地。2017年版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宾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为未来学习、工作与生活打下基础。”[5]有趣、有料的教学过程只有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落地,才能使历史课走向有效。本课借助棉花这一撬动近代世界发展的事物,围绕其近代世界之旅的生动讲述,以漫画、图片、数据表格等形式多样的史料作为历史认识的桥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使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悄然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正如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本节课也难免留下一些遗憾。但本课通过教学设计的巧妙构思,史料的合理运用,教学主题的有效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地,使之形成一节有趣、有料、有效的精彩历史课,有抛砖引玉之功效,值得大家去思考与回味。
  [参考文献]
  [1](瑞典)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61页.
  [2]王燕.棉花帝国之殇——评贝克特《棉花帝国全球史》[J].史学理论研究,2016.2.
  [3]何成刚.史料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2页.
  [4]范红军,武善忠.民族屈辱与民族自省——初中人教版《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教学主题的升华[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5,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页.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46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