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道德与法治课课前导入的技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场好戏是从好的序幕开始的,一篇好的文章是由简捷的导语开始的,一部激扬能引发共鸣的乐章是由优美序曲开始的。一节成功的好课也是从引人入胜的精彩导入开始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可以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规律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学习或工作,长时间过多地采用某种单调呆板的模式,就容易让人产生疲劳。学生的学习常处于程式化的状态,就不可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领悟知识,进入自己的“角色”,这种学习状态其效率势必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讲究课前导入艺术,努力使自己的课堂活起来,达到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道德与法治课导入是一门艺术,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差异、教材的内容特点和类型,结合所教学生实际,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趣味性等原则,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使他们产生一种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曾做过以下尝试。
  一、图片导入
  (一)利用现成的教材插图导入
  教材每单元课文都配有插图,这些图片有的创设情景,有的提示教材重点或难点。初中学生的象思维较差,单凭教师的机械讲解很难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更不用说调动学生兴趣了。所以,恰如其分地运用直观图片,可以使复杂、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具体。艳丽的色彩、生动的形象,加上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均能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让学生觉得亲临其境、进入角色。
  (二)利用多媒体图片进行导入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教育系统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它能够把文字、图形、声音、影像、动画等手段集于一身,其交互性能好,信息量大。多媒体优化组合教学,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兴趣,它能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在极短的时间内,巧妙地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知识提供捷径,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情景中,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提高教学效益,达到教学目标。
  (三)漫画导入
  漫画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同时它针贬时弊。用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话,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视听法导入
  冼星海先生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视听法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手段之一。导入播放与课文有观的歌曲能够使学生在充分的视听效果中愉快学习,美妙的旋律和欢快的节奏,会给学生带来全方位的视听感受,从而促进其智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为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学习。
  如:在讲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改革开放中国奇迹》一框题时,我请同学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听后我请同学说出听完这首歌曲后,从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经过思考和回答后让学生明白:我国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成就,由此,再现了邓小平启动的改革开放进程以及深圳特区的发展奇迹。由此导入新课,学生的兴趣提高了。
  三、利用新闻报道导入新课
  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本身就和时事政治密切相关,如果课堂教学离开了时事政治,单纯的去上思想品德课,那也就失去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意义了,也就失去了说服了,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我结合教材内容,利用新闻报道导入新课。
  如:在讲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科学技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框题时,我选用了“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实现首次月背软着陆”这一时事导入,用视频放映说明我国科技领域成果显著。适时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核心和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这样学生对我国科技的了解就不仅限于书本上的了,开拓了视野,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发展的兴趣
  四、游戏导入
  初一、二年级学生心智尚未成熟,童心未泯,爱玩,好奇是他们的天性,创设情景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以达到乐学的效果。正如教育家罗琳所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
  所谓导之有法,导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再好的导入方法,如果反反复复,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不但起不到启思激趣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厌烦。所以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温故知新,用前面所学的内容引入新课;引用名人名言、格语引入新课;甚至可以采用一些与理科(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兴趣,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但在充分运用各种导入方法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一)导入的题材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教师设计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而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导入方法要简明扼要。尽可能用少量的語言说明课题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环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如果导入与内容脱节,不管导入多么别致、精彩、吸引入胜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二)要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启发性
  导入对学生接受新内容具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新教材。因此设计导入,应从学生的知识、能力、思想实际出发,运用教材内容的重要之处,采用揭示矛盾、设置悬念、提出问题等方法,从生疑、质疑入手,让学生能由此想到彼、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
  (三)导语设计要具有科学性
  导语科学与否,要看它是否能引起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注意,是否激发了学生对新教学内容的探求欲,是否有助于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导入语言的设计上讲究科学性、生动性、和幽默性,使新课一开始就能够扣紧学生的心弦。
  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课上得生动活泼,就应该花一番功夫,精心地设计好导入的环节。精练的导入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的火花,能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它能激起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是师生心灵沟通的座桥梁。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去体验课前导入的魅力吧!
  作者简介
  张四(1964.8—),男,籍贯:广东,本科,中学政治一级教师,遂溪县北坡中学,研究方向:教育教学方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9665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