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于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或者血浆中而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各个品种、任何年龄的猪都可感染,其中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的是仔猪。该病往往急性发生,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病猪主要症状是高热、贫血、黄疸以及全身皮肤发红。近几年,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呈升高趋势,导致猪生产性能降低,甚至发生大量死亡,严重损害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现总结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猪;附红细胞体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5-0113-02
  1 流行病学
  1.1 易感类群
  各个年龄的猪都能够感染猪附红细胞体病,其中仔猪和长势良好的架子猪感染后的病死率相对较高,母猪也比较容易发生感染。另外,附红细胞体没有固定的宿主,猪、牛、羊、骆驼、马、驴、骡、鸡、兔、猫、犬、水貂、狐、鼠等多种动物以及人都能够感染发病,其中猪、羊、牛以及人都具有较高的易感性。
  1.2 传播途径
  猪附红细胞体病可通过吸血昆虫和节肢动物进行传播。在温度较高的夏秋或者雨水较多的季节,大量吸血昆虫的滋生、繁殖为该病的传播提供有利条件。该病还可进行垂直传播,是当前最受关注的一种传播方式,新生仔猪可通过垂直感染患病。另外,该病还可进行血源性传播,即猪在摄入血液或者带血的物质感染病原,如饮入污染血液的尿液、互相斗殴、舔食断尾的伤口、交配等相互传播。此外,注射器针头也是传播该病的一种重要途径,主要是由于同窝猪共同使用一只针头进行免疫接种或者注射治疗,可导致人为传播附红细胞体。该病还可接触性传播,包括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以及动物和人之间相互传播。
  1.3 流行特点
  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季节性,但主要在温暖季节发生,特别是高温高湿时节更易发生,而冬季相对较少发生。一般来说,我国猪、牛以及羊在每年6~8月的发病率最高。只要有猪感染发病,较容易导致全群出现发病,病程通常持续较长时间。健康猪在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感染后通常不会出现急性症状,发生应激后才会导致该病暴发。多数情况下,只有抵抗力低的猪易发,尤其是在恶劣的天气、长距离运输、分娩、舍内过于拥挤、饲养管理恶劣、更换饲料或者圈舍以及感染其他疾病时,猪群可能暴发该病。
  2 临床症状
  该病具有1周的潜伏期,且不同年龄的猪患病后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其中仔猪主要是发生贫血,体质变差,容易发生呼吸道及肠道感染;育肥猪主要是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日增重降低;母猪主要是生产性能降低。
  大多数病猪眼结膜发生程度不同的苍白或黄染,皮肤变红,但耳背呈青紫色,被毛失去光泽,排出浅红色尿液,伴有腹泻,彼此间经常啃咬,并会在断尾处舔食流出的血液。
  2.1 哺乳仔猪
  新生仔猪一般是在7~10日龄容易感染,经过5天左右即开始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主要是体表皮肤潮红,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吮乳减少或者完全停止,贫血,眼结膜发生黄染或者变得苍白,四肢出现发抖、抽搐的症状,伴有腹泻,排出深黄色或者黄色的黏稠粪便,并散发腥臭味,可导致死亡,有些甚至呈现急性死亡,病死率为20%~90%不等。大部分患病仔豬临死前,四肢会不停划地或者抽搐,有时呈现角弓反张。即使某些仔猪经过治疗康复,但往往会变成僵猪。
  2.2 育肥猪
  急性型的病程为1~3天,亚急性型病猪体温可升高至39.5~42℃,皮肤呈红紫色,手指按压不会出现褪色,即所谓的“红皮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发生腹泻或者便秘,咳嗽增多,呼吸困难,眼结膜发炎。
  慢性型的病猪主要是发生贫血,黄疸,排出呈栗状的干燥粪便,其中存在鲜红色或者黑褐色的血液,尿液呈黄色,生长速度减缓,出栏时间延迟。
  2.3 母猪
  急性型母猪主要是出现持续高热,食欲不振,产仔后母性较差,泌乳量也较少。
  慢性型母猪的体况衰弱,黏膜发生黄疸或者变得苍白,出现无法发情或者屡配不孕的情况。
  3 实验室诊断
  3.1 细菌学检验
  取病猪心血、肝脏、肺脏、脾脏在鲜血琼脂平板上接种,置于37℃条件下进行24 h培养,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如果只感染附红细胞体,则不会有细菌生长。
  3.2 血液凝固性检查
  病猪的抗凝血检查呈水样,无法在试管壁上黏附。取含有抗凝剂的血液进行冷却,达到室温后将其从试管中倒出来,试管壁上存在粒状的微凝血。对血液进行加热,在38℃时这种现象会有所减少甚至完全消失。
  3.3 鲜血片检查
  取1滴病猪新鲜血液,与等量生理盐水充分混合,放上盖玻片后使用400~600倍显微镜观察,可见血浆中以及红细胞表面存在游动的虫体,且形态不同,一般在红细胞表面附着的虫体通常会呈链状排列围成一个圈,从而使红细胞呈不规则的多边形或者星形。
  在高倍镜和油镜暗视野下进行检查,可见血浆中以及红细胞表面存在形态各异的虫体,如逗号形、椭圆形、球形、月牙形、环形以及杆状,并具有折光性。虫体始终在摇摆、翻转或者作不规则运动,大部分红细胞发生变形,一般呈狼牙棒状,黏附在红细胞表面的附红细胞体的运动性消失。
  3.4 血涂片检查
  采取病猪耳血制成涂片,使用姬姆萨染色或者瑞氏染色法染色,接着放于1000倍显微镜或者油镜下观察。可见红细胞变形,边缘星芒状,呈椭圆或者不规则圆形,红细胞表面以及血浆中存在形态各异的闪光虫体,瑞氏染色使虫体被染成淡蓝色,姬姆萨染色使虫体被染成紫红色或者粉红色。
  严重感染的病猪,红细胞基本上都发生变形;中度感染的病猪,大约80%的红细胞发生变形;轻度感染的病猪,大约20%~40%的红细胞发生变形。
  4 防治措施
  4.1 药物治疗
  可采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病猪按体重肌肉注射0.1~0.2 mL/kg;或者使用血虫净,按体重肌肉注射5~7 mg/kg,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如果病猪症状较为严重,可在早上使用以上两种药物,下午按体重肌肉注射0.1~0.2 mL/kg增效联磺注射液。
  4.2 加强饲养管理
  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应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实施消毒措施,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预防药物,避免发病。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6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