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防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猪链球菌病是由于感染猪链球菌以及马链球菌兽疫亚种等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持续时间较短,发病率高,急性发生,且病死率非常高的特点。随着生猪养殖行业普遍采取规模化养殖,只要猪发生链球菌病,即可在猪群中快速蔓延,严重危害猪群的健康,给养殖场造成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了解猪链球菌病的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控制发病。现概述该病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猪;链球菌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4-0050-02
  1 流行病学
  1.1 易感动物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大部分呈败血型,往往突然出现发病。在生猪饲养过程中,链球菌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但在夏季和秋季更易发生,且任何品种、性别以及各个年龄都可能发病,其中架子猪和妊娠母猪更易发病,呈现大面积流行。
  1.2 传染源
  病猪和带菌猪是链球菌病的主要传染源,其排泄物和分泌物中都存在大量的病原菌,易感猪可通过创伤以及消化道或者呼吸道黏膜感染病原菌而出现发病。另外,如果饲养人员对病死猪尸体没有采取无害化处理,则不能够消灭病原菌,会继续传播该病。
  2 临床症状
  2.1 败血型
  最急性病猪往往没有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就突然发病、死亡。
  病程持续略长的病猪会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或者完全废绝,体温快速升高,往往可达到大约42℃。呼吸加深加速,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往往卧地,拒绝站起和行走。通常在发病24 h内发生死亡,较快发病时会在6 h内发生死亡。病猪死后会有暗红色血液从各个腔道内流出。
  急性病猪表现出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者完全废绝,但渴欲增强,饮水变多。呈高热稽留,体温明显升高,往往可达到42℃以上。流泪增多,眼结膜潮红,还存在一些出血斑。呼吸急促,有浆液性的鼻液从鼻腔流出,有时还伴有咳嗽等症状,在耳尖、颈部、腹部以及四肢可能有紫红色的斑块,有时发生点状出血。一般在3~5天内发生死亡。该类型的发病率大约为30%,但死亡率相对较高,往往可达到大约80%。
  如果病猪在病程后期没有发生死亡,通常会出现关节炎症状,即四肢疼痛,呈现跛行,拒绝站立和走动。病程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2~3周。
  2.2 淋巴结脓肿型
  通常是刚断奶仔猪和即将出栏的育肥猪容易发生淋巴结脓肿型链球菌病,该类型发病率较低,但只要猪群中出现发病则很难彻底清除。
  病猪主要是颌下淋巴结出现发病,另外耳下或者颈部的淋巴结也能够出现发病。外观可见淋巴结处的皮肤隆起,特别是病程持续较长时更加明显,用手触诊发现隆起处发热、坚硬。另外,病猪体温升高,食欲不振,在采食、咀嚼、吞咽时会出现异常表现。部分病猪会出现流鼻液和咳嗽的症状。
  随着病程的进展,脓肿部位的中央会逐渐变软,并发生破裂,流出内容物,一般是浓稠的绿色脓液,没有异味。此時病猪的全身症状会有所减轻。部分妊娠母猪患病后还可发生流产或者阴道炎等。
  2.3 脑膜炎型
  主要是哺乳仔猪和断奶后仔猪容易感染该类型,表现出体温急剧升高,最高能够达到40~42℃,并伴有流鼻涕、便秘以及嗜睡等症状。随着症状的逐渐加重,病猪会作转圈运送,且出现磨牙等症状,同时体重不断降低,体型消瘦,最终由于器官衰竭而发生死亡。
  3 剖检变化
  3.1 败血型
  病死猪营养状况良好,尸体完全僵硬,黏膜潮红,四肢内侧的皮肤以及胸腹膜下存在暗红色出血点和紫红色淤血。血管怒张,皮下脂肪被染成红色,胸腹腔内积聚大量浑浊的淡黄色液体,其中混杂非常多的纤维素絮片,且各个内脏浆膜上覆盖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全身淋巴结发生肿大、充血、出血以及坏死;脾脏发生明显肿大,往往达到正常大小的1~3倍左右,主要呈紫红色或者黑紫色,质地较为柔软;被膜往往于附近器官发生黏连,多存在腹膜,切面主要呈黑红色,结构模糊,并具有隆突。
  3.2 淋巴结脓肿型
  主要是颈部、咽部发生脓肿,并有严重的肿大、淤血和化脓现象,甚至会造成整个淋巴结都发生脓肿。
  3.3 脑膜炎症
  剖检可见脑软膜和蛛网膜增厚,并变得浑浊,血管明显怒张,切面是质地柔软的脑实质,毛细血管发生充血和出血,存在大量脑液,有时会出现细小化脓灶。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增生,并发生肿胀、脱落,血管周围浸润炎性细胞。正是由于发生水肿和浸润炎症细胞,才导致脑膜增厚。对于病变较为严重的病猪,灰质浅层会散落有嗜中性细胞,有时甚至可见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发生充血、出血,且还会导致血管周围的淋巴间隙发生扩张。
  4 防控措施
  4.1 药物治疗
  病猪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病死猪尸体要按照相关规定采取无害化处理。同时,猪舍、场地以及周边环境要使用按1∶2000倍比例稀释的聚维酮碘进行喷雾消毒,每天1次,连续进行5天。发病猪群可按每千克饲料添加0.2 g磺胺-6-甲氧嘧啶钠粉,混合均匀后饲喂,连续使用5天。同时,配合按每千克饮水添加0.1 g磺胺-6-甲氧嘧啶钠粉,充分混合后给猪群饮用,连续使用5天。病猪可采取分边肌肉注射敏感药物,如按体重肌肉注射0.1 mL/kg土霉素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取等量的黄芪多糖注射液和乳糖酸红霉素粉充分混合,按体重肌肉注射5 mg/kg,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按照上述方案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
  4.2 加强饲养管理
  改善饲养环境条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舍内温度,适时进行通风换气,避免感染病原体发病。舍内粪便要及时清除干净,且猪舍、猪体以及粪便通道要定期进行消毒,以尽可能消灭环境中存在的各种病原体,确保猪舍卫生状况良好,足够干燥,以切断病原体传播。垫草要经常进行更换,保持干燥、清洁。猪场引种时,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观察,在确认猪健康无疫病的情况下才允许与本场猪群混合饲养。及时去除感染该病的诱因,即确保猪圈和饲槽上不存在可形成外伤的尖锐物体,如铁钉、铁片和碎玻璃等。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7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