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湖南省中小学研学基地建设标准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当今时代,我们倡导的是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但许多学校过分重视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核心能力的建设,创新动力不足这一问题尤为突出。对此,本文将以湖南省为例,简要探讨中小学研学基地建设标准研究。
  【关键词】研学基地;应用型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Abstract]In today's era, we advocate an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However, Many schools attach too much importance to the study of theory and neglect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core competence, especially the lack of innovation motivation. In this regard, this paper will take Hu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o briefly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s of research bas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Keywords] research base; applied teaching;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1  湖南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过度重视理论学习,而忽略了实践经验的积累。在许多学校中,理论的学习依然占据了很大的比重,理论课程的安排要远多于实践课程的安排,这样会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复一日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中消磨,另一方面又提高不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最终无法获得创新能力。其次是课程结构的僵化。许多学科事实上与其他科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实际考试当中也需要运用到其他学科的知识。然而各学校在课程設置方面,强调了主干学科的完整性,却忽视了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关联性,阻断了信息畅通的渠道,使得学生拓展信息的过程变得困难,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因此而受到限制。最后,学校对学生的个性还不够重视,创新力不足。我们倡导素质教育,就是期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发挥其创造力,从而为国家建设作贡献,而在中小学校的教育领域,依然实行的是“一锅端”的教学策略,无论什么类型的学生,都采取几乎相同的教学方式。这种忽视学生个性的行为,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创造力的发挥。
  2  基于创新的研学基地建设途径
  2.1  加大对学科研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视程度
  由于在以往的课程安排中,理论课程的比重较大,从而压缩了实践课程的空间,又因为学校机器设备、教室安排、师资配备等因素,限制了实践课程的排课量,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始终得不到比较显著的提高。为此,学校应该充分重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大对设备、教室和师资力量的投入,提高学生操作课程的排课比例,从而为学生积累实践经验提供更多更广阔的空间。此外,学校还要对原有的实践课程进行改革,在课堂上,要严肃课堂纪律,规范学生的上机操作行为;在课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针对不懂得地方向教师提问。在期末考评中,应该设置灵活性更高的考题,以此来真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2.2  调整课程结构,重视学科关联
  许多主干课程本身就会与其他学科产生许多交集,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也需要格外注意,适当添加其他关联专业的内容,扩展学生知识。在以往的课程设置时,虽然也会出现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但却只是学了皮毛,而且与本学科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这样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忽视,从而使这些课程沦为“边缘课程”,在期末考评时也只是走走过场,学生学不到点子上。今后的课程应该更加注重学科关联性,在主干课程学习中应加入其他学科的内容,让其他课程的学习成为重点学习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3  重视学生核心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核心创新能力,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虽然难以理解,但却是他们日后成为优秀人才所必备的品质。为了获得这种能力,学生们需要在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之余,付出更多的努力,学校也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培养这一能力。各学校可以从现有的课程入手,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和自主创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此外,还可以通过参加高级别的学科竞赛、组织创新益智类活动、邀请名师专家开展讲座等方式,锻炼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并且培养他们在复杂的环境中处理事务的能力。在各种方式合力作用下,相信学生的核心能力能够得到提高。
  2.4  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尊重个性是发挥创造力的前提,也是学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很容易就被埋没,他们的需求得不到及时响应,长年累月就会失去创新力,也会失去相关能力的培养空间。要想不断提升学生能力,就要最大程度地尊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尊重他们的个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和目标,对于一些优秀学生要予以重点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一切创新元素竞相涌现。
  2.5  确定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学生培育模式
  中小学校的教学培养不能够脱离与社会实际而独自发展,而是应该立足于社会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在理论基础知识部分,学校应选取当前较为常见、高频考点进行重点讲解,对于一些比较生僻的知识点可以简要带过。其次,在实践方面,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多组织模拟实践活动,在研学基地中专门建立模拟实践区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作出相应的、恰当的处理。最后,在综合运用知识方面,学校应该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达到老师提出的标准,还应该主动思考,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能够主动地针对所学知识提出一些有问题和看法。   2.6  打造中小学校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校内外信息化平台
  (1)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丰富教学手段,提高研学基地的现代化水平,中小学校还应极力推动学生校内外实践平台的建设。让当地的教育培训机构也纳入到教学体系中来,缩短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竞赛的第一手资料,更直观地感受日后的学科竞争氛围和学科特质,以便更好地融入学习环境。
  (2)中小学学校应建立相应的实践机制,鼓励学生在完成校内实践活动的同时,积极寻求各学科老师的“助教”机会,直白地说就是课代表,多多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多多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学生深入博物馆、展览馆等区域进行参观学习,在社区等场所开展知识讲座以及公益活动,鼓励学生积极与人进行沟通,解答疑问。这种做法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锻炼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可以将外出见习也纳入学分体系,把实践活动也当作一门课程,让学生在寒暑假的时间“走出家门,走入社会”,这样能够引起学生对实践活动的重视,不至于敷衍了事,对一些学习态度比较消极的学生也能起到一个敦促作用。
  2.7  建立长效的实践教学成果考评机制
  在教学活动的阶段性收尾后,学校需要对学生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及成果进行一定的考评,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予以改进。具体来说,应该采取学校和课外教学机构、家长的“三轨评价机制”,既要求学校对学生进行考评,也邀请有关辅导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在研学基地中接触到的其他老师,在模拟实践活动中分组合作的其他同学,都可以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这种全方位的评价体系能够更加真实、全面地反馈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及其学习成果,评价主体的多样化也能让整个考评体系更加趋于公平、客观、合理。在每次评价活动结束后,学生都要根据这份综合的评价报告来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3  結语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优质人才的需求还在不断扩大,学生们只有掌握了核心素养,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大中小学校应立足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尽管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还存在许多缺陷,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还无法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是,事物是在曲折发展中前进的。只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建设研学基地,那么各大学校就能为社会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质生源,致力于祖国的经济发展和各项建设。
  参考文献:
  [1] 宁夏中小学教学改革效果评价研究[J].包文.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20).
  [2] 广西中专院校强基创优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刘骝.中国市场.2017(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54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