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肉牛流行热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肉牛流行热也叫做三日热或者暂时热,是由于感染牛流行热病毒而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特征是急性发病、快速传播,病牛表现出高热、呼吸道发炎、四肢关节疼痛、步态僵拘等,该病的流行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该病的发病率高,但死亡率较低,且往往呈良性经过,但由于大面积流行及迅速传播,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养牛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现概述肉牛流行热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关键词:肉牛;流行热;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对症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9)03-0096-02
  1 流行特点
  主要是黄牛和奶牛容易感染发病,水牛感染较少。一般来说,产奶量高的母牛容易发病,体况肥胖的牛患病后症状比较严重。该病的发生呈现明显的周期性,一般3~5年左右流行1次,在大流行后往往间隔出现一次较小的流行。
  该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牛,其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中都含有病毒。该病的传播媒介是吸血昆虫,其通过先后叮咬病牛、易感健康牛来传播该病。因此该病的发生往往与吸血昆虫的出现时间一致。
  该病的发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夏末至初秋、气候炎热、潮湿多雨、滋生大量蚊蠓的季节流行。但在一些南方地区,少数牛场会在3月就出现发病,出现这种早发也与其气候相关。该病的传染力强,发生后会快速传播,短时间内就会导致大量牛发病。
  2 临床症状
  牛感染病毒后经过3~7天的潜伏期就会突然出现发病,病程往往持续2~5天,可分成四期,分别是发热期、失能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具有较低的病死率,在加强护理的情况下,死亡率一般在1%以下。临床上,该病可分成三种类型,分别是呼吸型、瘫痪型、消化型。
  2.1 呼吸型
  呼吸型是该病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初期,病牛表现出精神萎靡,体温急剧升高,往往可达到39.5~42.5℃,经过2~3天就开始下降。泌乳期母牛此时的产奶量会明显减少,但其他症状相对比较温和,较难被觉察。接着进入失能期,此时大部分病牛又会呈现持续高热,鼻镜变得干燥,鼻端存在黏稠分泌物或者水样黏液;口边有泡沫,口角流涎;眼结膜潮红、肿胀,流泪增多,眼睛畏光,存在黄白色的眼眵;脉搏快而弱,达到100~120次/min;呼吸急促,呈腹式呼吸,达到80~120次/min;体表皮温不均,肌肉震颤,关节肿胀,四肢僵硬,跛行或者呆立不动;少数病牛的头部、颈侧、肩胛以及前胸等部位皮下组织发生气肿;听诊发现支气管音粗粝、肺泡音高亢,并有干湿性音。妊娠母牛患病后会出现流产、死产或者形成死胎;泌乳母牛的产奶量会进一步减少,甚至停止产奶,同时奶品质变差。少数病牛会由于继发肺水肿或者肺气肿等在3天后死亡。
  2.2 瘫痪型
  主要是由于病牛的关节囊腔和后驱运动神经感染病毒引起,一般是妊娠超过6个月和产后1个月以内的母牛容易发生。病牛临床上主要症状是关节发生肿大,四肢伴有疼痛;往往呆立不动,走动时步态蹒跚、跛行或者无力,甚至出现瘫痪,无法站起;停止采食,发生下痢或者粪便干燥。妊娠母牛会发生流产、早产或者出现死胎等。
  2.3 消化型
  病牛表现出体温升高,往往可达到大约40℃,典型特征是出现胃肠炎。发病初期,病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甚至完全废绝,流泪、流涎,瘤胃鼓气、蠕动缓慢,伴有腹痛,发生便秘,排出散发恶臭的粪便,尿量减少且尿液混浊,后期发生腹泻,排出带血稀粪;妊娠母牛也会发生流产、早产或者形成死胎等。
  3 防治措施
  3.1 对症治疗
  3.1.1 呼吸型
  治疗原则是解热平喘、缓解呼吸困难、输液强心、避免酸中毒和继发感染。
  解热,病牛可肌肉注射30~50 mL安乃近,每天2~3次;或者肌肉注射20~40 mL安痛定或者复方氨基比林。对危重病牛或者非妊娠病牛还可配合静脉注射50~80 mg地塞米松磷酸钠,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或者使用氢化可的松,妊娠母牛也可使用。
  如果病牛呼吸困难可进行输氧,主要是采取鼻孔插入输氧法。
  输液强心,取2000~4000 mL 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40~60 mL 20%维生素C、10 mL 20%安钠咖,混合均匀后病牛缓慢静脉注射,根据实际情况每天2~3次。
  为避免发生酸中毒,病牛可静脉注射500~1000 mL 5%碳酸氢钠,每天2~3次。
  为避免病牛出现继发感染,每头每天可静脉注射480万~800万IU青霉素。
  3.1.2 瘫痪型
  病牛不仅要按以上方法进行解热、避免继发感染,还要补充钾离子、氯离子,可静脉注射500~1000 mL 10%葡萄糖酸钙、50~100 mL 10%氯化钾;刺激神经兴奋,如肌肉注射或者在大胯穴、百会穴注射1 g维生素B1,也可在大胯穴或者百会穴注射10 mL 0.1%硝酸士的宁,每天1~2次。
  3.1.3 消化型
  治疗原则是消炎止血、输液强心。病牛发生肠炎(如卡他性和出血性肠炎),在消化道形成溃疡、伴有出血时,可肌肉注射30 mL 5%安络血,每天3次。对急性弥漫性肠道大出血病牛进行急救时,可缓慢滴注1000~2000 mL 10%葡萄糖溶液、10 mL 0.1%肾上腺素,具有很好的止血效果。如果病牛急性大出血或者长时间慢性出血,要采取大剂量输血,适宜控制在1000~2000 mL。
  另外,还要使用肠道抗菌药,如痢特靈等,并配合使用肠道保护剂,如活性炭、氢氧化铝凝胶等,才可确保治疗效果良好。
  3.2 加强饲养管理
  牛饲喂时采取少喂勤添的方式,避免饲槽内堆积剩余饲料出现发酵酸败变质,尽可能增加饲喂品质优良的粗饲料,确保满足营养需要。同时,要确保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适当增加青绿多汁饲料的喂量,如品质优良的牧草等,改善适口性。饲喂时间,适宜在每天的比较凉爽的早上或者傍晚增大饲喂量,确保牛采食足够。改变牛作息时间,尽可能在傍晚温度较低的时间进行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牛场要采取封闭式管理,外来人员必须按要求做好消毒后才可进入牛场,且牛场大门口要设有消毒池内,池内必须装有足够的消毒液,保持浓度适宜,确保消毒效果良好。本场工作人员和饲养员要减少接触外界,防止交叉传染。
  各个牛舍的工具和饲养员都要经过严格消毒,还要对牛舍以及周围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及时消灭吸血昆虫。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961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