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风景园林摄影》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风景园林摄影》属桂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近2年新开课程,通过分析该课程存在的硬件设施落后、课程局限性、教学安排不当、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力求通过改善教学设施,调整课程安排增加实践、改变教学方式等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期更好地促进风景园林学科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摄影;教学改革;桂林理工大学
  当今,我国许多高校的风景园林及相关专业都陆续新开了摄影类课程。摄影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创作方式,与风景园林学科其他课程理论知识,例如与手绘、建筑设计、植物景观设计等课程紧密相连,相辅相成。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建筑摄影、植物摄影等方法技巧与其他学科知识互相渗透、融合。《风景园林摄影》属新开专业选修课程,由于课程需运用到摄影器材,其教学方法和学生探索、学习的途径都有别于其他专业课程,但同时又与其他专业课程一同承载着园林艺术表达媒介的作用。由于本课程为新开课程,其教学方式、方法上缺少可借鉴经验,有关的教学资源匮乏,以及学生在学习上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上存在一些问题。现以桂林理工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为例,探讨《风景园林摄影》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风景园林摄影》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1.1课程的局限性摄影理论受重视程度不够,对于大多数开设摄影课程的专业来说,这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对摄影理论的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对于摄影教学的全面发展存在一定局限性。
  由于此门课程为新开课程,学校设备,例如相机、无人机等数量有限,课堂上可供学生操作的相机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在操作环节,8~9位同学使用1台相机,使得每位同学独立操作的时间很少,无法熟练掌握相机的操作,因此不能更好地理解摄影的关键,例如光线的掌控、构图技法等等。然后只有少量同学有专业相机,大多数同学在课后无法进行巩固练习,只能用手机拍摄作品,因此作业达不到最佳效果。该门课程的学习地点主要为教室,限制了针对各种景观要素练习的拍摄,令学生学习摄影技法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次。
  1.2教学课时量少,理论基础薄弱《风景园林摄影》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但课时量只有16节次,其中理论与实践课时各为8节次,理论课程为4节连堂,每周4节,2周上完。而与风景园林相关专业,如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其开设的摄影课课时大多在32学时以上,教学时间约2个月。风景园林学是涉及到建筑、植物、绘画等多方面的综合学科,教师须从建筑等不同角度出发,对摄影艺术做讲解分析,使学生全面掌握风景摄影的理论方法与运用。在目前教学情况中,由于时间限制,教师对每个不同园林要素的摄影技法仅仅只能简要略过,将系统知识压缩,且学生不能在短时间内消化课程知识。课时量的不足导致学生对风景园林摄影理解程度有所欠缺,基础薄弱,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摄影的关键技法,例如,对建筑类景观摄影的构图方面,部分学生未能很好的理解,出现了画面“头重脚轻”、“本末倒置、重点不清”等问题。在实践学时中,学生操作相机的时间有限,对相机等仪器操作并未熟练,要将摄影理论技法运用到实践中尚有难度,一部分学生难以掌握摄影的关键部分。同时,从学校教务处的“教育在线”以及“麦可斯”平台的教学反馈数据看出,不少同学提议增加理论与实践课时。因此,教学课时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果。
  1.3模式单一性目前摄影课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形式较为单一,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课程的生动性和创新性不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减弱;缺少具有专业特色、地方特色、时代特色的摄影教学理论。但《风景园林摄影》课程性质偏重实践,方式却以“灌输”为主,仅仅通过传统模式的理论讲解,学生只能从字面上理解教学内容,在进行实践操作时,却不知所措。例如教师在讲解完光圈的运用,到学生操作相机的步骤时,部分学生只是按部就班调整相机,并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点。摄影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不能适应较高质量的教学要求。
  2《风景园林摄影》课程教学问题的对策
  2.1正视摄影作用与价值,改善硬件设施摄影类课程,作为将科学与艺术、技术与审美的融合,无疑是最契合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形式之一,对于地方工科院校的教育,重视这门课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对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大有裨益。学校方面,应根据师生需要,投入可供课程需要的摄影硬件设施和实践场地,例如增加相机数量、改善室内拍摄条件、增加户外拍摄地、尝试无人机操作等,从而解决《风景园林摄影》课程硬件方面的突出问题。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单反数码相机以及摄影棚、所需的灯光设备,以及后期对作品处理的电脑设备,让学生在课后能及時练习拍摄,深入掌握知识点。
  2.2调整排课时间与课时量增加课时量。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以及作业的表现,应增加《风景园林摄影》课时量,从原来的8节理论课、8节实践课,分别增加至16节(总共32时)。课程安排从4节连堂改成小节,从2周教学周期增加至4周,让学生有充分时间在课后练习,消化知识点,从而避免每次知识量太大,学生吸收不了的情况。增加课时、延长教学周期,能从根本提高学习质量。
  2.3改变教学模式,增强课堂互动性在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师讲授方式,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也是有效的教学方式,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从教师对学生的讲授,变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讲授,教师再进行点评、纠正,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互相学习、互相进步。教学中可以利用“麦可斯”即时评价以及“雨课堂”等平台,能让学生在课前课后提供预习、复习的学习材料,也能让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各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与风景园林其他专业课程的关联性。例如,建筑摄影模块,结合建筑的造型、材料、质感等;其他专业课进行课程调研时,利用摄影知识,拍摄出光线合适、画面美感度强的作品;在古典园林考察时,利用所学摄影知识,创作出体现园林意境的作品。因此教学上要考虑到与建筑、植物、美术等课程的关系,使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3结语
  《风景园林摄影》课程教学应顺应时代发展,在教学上做到与专业接轨,不断更新、改进教学模式,及时调整课程的安排,改善教学硬件设施等,从而培养出理论扎实、知识面广、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科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1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