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因此,我国教育领域中也与时俱进地开设了一些计算机相关专业及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所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入门课程,其具有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操作性强的特点,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一般应用所必需的基础知识、能力与素质。文章主要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进行了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教学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6-003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且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同時,学生的学习能力、计算机基础有着明显的差异性,这就给《计算机应用基础》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实际教学中,面临着诸多难题。新时期,为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必须加快教学改革步伐。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中,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理念的载体,也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与指导。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分析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从计算机基础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制定符合专业需求、具有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性,在全面了解学生性格特征、学习能力、基础认知水平的前提下,结合专业特点,设计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1]。
  2.《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中,优化教学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来源于教材,同时,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以教材为根据,优化教学内容,也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主要途径。在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的时候,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宗旨,加强对市场的调研,充分了解学生的就业方向与就业要求,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一些学生在未来就业时可能用到的内容,如网页设计、UI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储备。
  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中,转变教学模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必须转变教学模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兴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与效果。《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其课时相对较少。面对这样的情况,针对课程中的理论性知识,可以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要求、提供学习资源,让学生提前学习、讨论,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互动、解决学生未解决的问题。针对课程中的实践性内容,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即对新知识进行讲授之前,先为学生展示可以利用新知识制作的、来源于生活实际的、比较有趣味性的典型项目,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在制作项目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掌握相关计算机理论基础与实践技能。对计算机硬件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现场拆装计算机,以提高学生对硬件的认识,同时还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技能。除此之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在线课堂、微课等新型教学模式,降低教学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4.《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中,加强课堂管理
  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在计算机基础方面,不同学生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法。新生入学初期,应用笔试、机试、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学生的现有计算机基础情况,并以此为根据,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学生均能有所提高、有所成长[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上,尤其是实训课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也要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实施随堂评价,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应用教学管理软件,加强课堂管理,监督、制止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中,应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体差异性,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模式、加强课堂管理,从而促进《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影.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J].农家参谋,2018(19):149.
  [2]汪顺.关于翻转课堂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究[J].农家参谋,2018(18):15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50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