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用好“听说读写”法宝,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课程改革之风吹遍祖国大地,经历了多次课程改革,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再到现在提的最多的核心素养,我们的教育走过很多征程,教育工作者努力过、彷徨过,不懈地追求着;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也在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奋斗,从教二十多年来,一直为素质教育而努力;努力不停止,一直在路上;不忘教育初心,砥砺奋进,致力于积极探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之路。如今课堂在悄悄地改变,这是静悄悄的革命,学生学习的方式转变了,从自主到合作、探究的学习,课堂效率更高了,我们的所有努力才不会付诸东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实实在在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习的到位,让课堂充满生机,让课堂春意盎然起来。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素质教育;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引用古人的诗句,引经据典,重视经典的阅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从中央媒体的古诗词大赛,成语大会,带热了汉语热,带热了古典文学热,这些对教育起到积极的正能量。当今社会,我们不能否认,急功近利思想严重,学生的阅读不深入,只有皮毛,教师们还是普遍认为“读书的时间少,思考的时间少,习作的时间少”的情况存在,导致学生不善于表达,只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写起作文来素材单一,只会瞎掰,语言空洞乏味,言之无物,有八股之风。我们倡导“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倡导熟读深思子自知,提倡个性化阅读,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课堂。“以读为本”就是要有方法、技巧。提倡读的形式要丰富,读的指导和训练必须多层次,重视朗读与默读;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很好地体现出朗读与默读由生涩到谙熟,从懵懂到领悟的过程,大大提高文本的理解能力。默读至关重要。随着年级的提高,默读无处不在,默读的要求也在提高,教师要注重指导默读的技巧,培养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的阅读技能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
  例如,《蜜蜂引路》一课教学时,在研读课文环节,教师首先就让学生感知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思考:你明白了什么?于是有学生就这样回答:“通过读课文,我明白了列宁就住在莫斯科城市附近的一座山上。”教师顺势接了学生的回答:说明列宁住的地方离莫斯科不远,那我们同学当中家离学校不远的,也就是在学校附近的请起立!顺势就把“附近”一词板书在黑板上,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这个词语。教师又出示了另一组句子,通过比较、换词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了“常常”“往常”这两个词的区别,并通过做小练习“选词填空”和“造句”进行了了解与巩固。这就是一次有目的地读,深入地读,通过反复读这两个自然段,引申开去,学生懂得了这么多。在这基础上,接下来,我就让学生把这两段话读给大家听。因为,此时的学生已经看出了词语的形象,听出了词语的声音,他们已经把文本中丰富的词语纳入了自己的语言宝库,这样的读,才有了个性,才有了味道,也大大提高了实效。
  二、用心倾听,尽情交流
  教材的每个单元中“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这种设计很好,旨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间的交流可以得到充分重视。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的“交流平台”,它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以语言为媒介,可以传递学习发现,最终解决好问题,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進。五年级下册教材中的“走进西部”这一交流平台,交流时,我们就可以结合整组课文,通过学生的概括性描述,回顾通过老舍先生的《草原》的学习,我们更加体会到语言大师的魅力,加深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的了解;通过《丝绸之路》,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了解西部的地域风情,更加热爱西部;通过袁鹰先生的《白杨》一课的学习,我们加深理解借物喻人的方法等,诸多方法在同学们的交流中都得到了总结和提升。通过种种,我们还可把以前学到过的其他表达方法在这里进行归纳、罗列、小结,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系统,使学生素养获得提升。
  交流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它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家长之间的交流。但是,教学过程中的学习交流,它始终是多向交流。例如,五年级的教材中,有一个关于“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的活动,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很新鲜,也很陌生。但经过老师的讲解、指导和谋划,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学生的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如火如荼。我们班很多小组都采用了创编书本的形式,将自己小组内的活动成果纳在其中,编写得很丰富,也很精美。有的小组还将这次活动的内容和成果做成了幻灯片,真是焕然一新。而且,通过这样的交流评价活动,学生学到了更多,以至于在开展六年级教材中的“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时,他们就有了更高的积极性,有了更多的经验、方法,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就学得很轻松、很愉快,而且也很有成效。
  三、我思故我在,熟读深思子自知
  我思故我在,要重视思考。因为思维是智力发展中的核心。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强化思维,培养核心素养。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单元中“趣味语文”是讲标点的妙用的,那堂课,一开始,教师没有告诉学生课堂上要学什么,只是从抽屉中拿出了一个铁锤,问他们是什么,学生说是铁锤。教师就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个词。教师又拿出了一个鸡蛋,还让学生检验了这是个生鸡蛋,教师又在黑板上写了个“蛋”字,这个时候,其实所有的学生都很好奇,不知道究竟要干什么?他们都很奇怪也很兴奋地看着教师,这时候教师又在黑板上加上了几个字,此时教室里炸开了锅,学生就在下面读着黑板上的那句话“铁锤锤蛋锤不破”,嘴中也不停地说着:“不可能,怎么可能呢?”但教师就很坚定地告诉他们,就是可能!后来,教师就让学生亲自上来证实自己所想的,那学生上来铁锤轻轻一碰,鸡蛋就破了。但看还是那么坚定的神情,终于有学生站起来说出了“可能”。后来教师就在那句话上加了一个“逗号”,学生读后,幡然醒悟,原来这标点还真是厉害。标点符号可以让意思出现变化,不能固化思维。之后的学习,学生就很有兴趣,还拓展了不少关于“标点”方面的知识和故事呢!通过课前这样的一个游戏,学生的思维打开了,想知道的东西也多了,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创设这样的语文课堂情境,教师应该把学生的思维活动拓宽延伸——“拉长”,通过拓宽加深“拉长”产生深刻认识,学生思维活跃了,渐入佳境了,智慧火花就会迸发出来。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对自己的思维提升越来越自信。这样的课堂学习,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提高都很困难。
  四、我手写我心,下笔如有神
  我们倡导我手写我心,是实实在在的表达,是真心的表达。如在教学《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时,教师利用写学生的心得,发现了以前没有发现的学生新想法,同时,“写”让教师发现了不少好苗子。通过表述,让教师与学生交流进一步加深。现在的课堂虽然学生的地位在提高,或者说学生为中心,但是真正在课堂上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些学生还是会出现准备不充分,比较拘谨,放不开手脚,表现出局促不安,不善于表达,不能真实的表达内心的想法,导致某些学生想到了文采飞扬的表达,可能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话会窘迫,这是很多内向孩子的通病。现在“写”的环节可以彻底打消这些学生的后顾之忧,写起来反而比较深刻,还可能字字珠玑。
  这些孩子的优势可以发扬,自信心建立起来,口头表达也起来了。这时班级面貌焕然一新,课堂处处洋溢着春意。写的魅力得到体现,可以多方面的“倾听”到全班学生的精彩“发言”,照顾到更多的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下笔也有如神助了。
  总而言之,在教学过程中,以学为中心,关注全体学生,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到位了,思考到位了,写得就深刻了,真正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
  (编辑:张晓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9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