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及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措施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近年来,农产品品质下降现象比较普遍,人们开始追寻“小时候的味道”。基于此,本文总结出几点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并提出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措施,以期对广大农民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产品;品质;影响因素
  [中圖分类号] F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9)10-93-2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民自制农家肥的情况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不科学使用使得农产品的品质逐年下降,风味越来越差。
  1 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因素
  1.1 温度
  不同种类的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范围不同。植物生长有3个基本温度点:最适温、最低温度、最高温度。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农作物生长速度最快;超过最高温度或低于最低温度,农作物均不能正常生长。如果有效积温达不到农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就会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农产品品质变差。另外,昼夜温差小,导致农作物糖分积累不足,从而导致农产品甜度不够,风味变差。
  1.2 光照
  光照是植物合成有机质的必要条件,光照不足易导致农作物营养物质积累不足、口感变差。比如,玉米、小麦种植密度过大;果园修剪不合理,枝叶密闭,透光性差。
  1.3 水分
  植物生长的最佳空气湿度为70%~80%,超过90%时易引发病虫害,低于60%时农作物生长发育受阻。小麦生长水分临界期为孕穗至抽穗开花期。如果生长期水分缺乏,那么既影响产量,又会使农产品质量变差。
  1.4 营养
  1.4.1 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及其来源。目前,已被公认的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分为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3种。其中,大量元素包括碳(C)、氢(H)、氧(O)、氮(N)、磷(P)和钾(K),中量元素包括钙(Ca)、镁(Mg)、硫(S),微量元素包括铁(Fe)、铜(Cu)、锰(Mn)、钼(Mo)、锌(Zn)、硼(B)和氯(Cl)[1]。
  ①大量元素中的碳(C)、氢(H)、氧(O)可以从大气和水中得到,一般不需要人为补充。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固定下来,通过固氮菌把空气中的氮固定下来,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
  ②由于农作物对氮(N)、磷(P)、钾(K)的需求量很大,而一般土壤中能供应的数量较少,必须通过施肥补充才能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因此大家将其称为肥料三要素。
  ③对于中量元素钙(Ca)、镁(Mg)、硫(S),农作物必须从土壤中吸收,一般土壤中这三种元素含量较为丰富,不需人工补充或只需少量补充。
  ④对于微量元素铁(Fe)、铜(Cu)、锰(Mn)、钼(Mo)、锌(Zn)、硼(B)和氯(Cl),植物对其的需要量非常少,但由于土壤中这些元素的含量较少,所以有时需要进行施肥补充才能满足农作物的需要。
  1.4.2 营养元素影响农产品品质的原因。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养分供给不平衡。
  ①化肥使用不当。近年来,化肥使用超标问题日益严重,一些农民不注意平衡配方施肥,盲目加大化肥用量,既浪费了钱财,也使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土壤性质发生改变。一些农户为了追求产量,逐年增加肥料用量,导致农产品口味变差、耐贮耐运性严重下降,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和土壤健康。
  ②农药使用不科学。一些农民用药不科学,盲目加大药量,导致土壤微生物死亡,土壤化解能力受限,使土壤中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增多,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
  ③污染水体的流入。由于水土保持不力,导致土壤干旱,土壤离子结构失去平衡。污染水体未经处理或水质不达标流入农田,使土壤受到重金属离子等的污染,导致土壤中毒,土壤水体营养化,导致微生物死亡、土壤有机质减少。另外,酸雨等有害水体导致土壤酸碱失衡等。
  ④劣质物料进入土壤。一些农民贪图便宜,购买不明来历的劣质肥料及植物调节剂等,致使有毒有害物进入土壤,破坏土壤性状,危害土壤健康。
  ⑤大气污染。空气污染也是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的一个原因。
  2 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措施
  2.1 保持地温
  冬季土壤封冻前,灌足封冻水,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可以使土壤温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所以冬季土壤一定要灌足封冻水。施农家肥、果树涂白、覆膜、用秸秆覆盖等措施的实施,均有利于农作物安全越冬、健康生长。
  2.2 增加光照
  种植农作物时要做到合理密植,一般田块按土质情况确定种植密度,防止种植密度过大而使田间郁闭。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地面要成花影,不可一片阴凉。
  2.3 适时灌水
  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给农作物浇水,一般农作物花期、生长旺期需水较多,需加大灌水量;果实成熟期、生长后期需水减少,应少灌水或不灌水。
  2.4 施足农家肥
  农业专家提出“斤肥斤果”,近年来甚至提倡“近果倍肥”,即生产0.5 kg果子施1.0 kg有机肥。比如,苹果产量为2 000.0 kg/667 m2,那么需施有机肥2 000.0~4 000.0 kg/667 m2。从果实采收后至次年春季发芽前均为施基肥期,以采收后9月施基肥为最佳。肥料主要选择有机肥,如厩肥、农家肥、沼肥等,但一定要充分腐熟。一般大树株施厩肥50.0 kg,拌入过磷酸钙1.0~1.5 kg。施农家肥既可保墒保温、防冻害,又可为土壤提供充足的营养,有益微生物可安全越冬。
  2.5 提倡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分直接还田和堆沤后还田2种。直接还田是把秸秆粉碎后直接埋入土壤中,由土壤微生物分解后供土壤吸收利用。这种方法若遇干旱少雨,微生物活动能力差,分解缓慢,影响农作物根系生长,供肥能力差。而且由于土壤封闭不严,导致出现跑墒等情况,加重旱情。堆沤还田是指把秸秆收获后加入水、微生物发酵剂等后压实封土,进行发酵,腐熟后的有机肥可与农家肥混合施用。也可把农作物秸秆与农家肥混合堆沤,效果非常好,堆沤的秸秆农家肥是优质的有机肥料。   2.6 合理使用化肥
  近年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问题逐步被重视起来。生产中,一些农户不施用有機肥,全部用化肥来提供养分;一些农户缺乏施肥知识,施肥量随意性大,施肥时间不当。而为了做到合理施肥,应注意以下几点。
  2.6.1 施用量。化肥见效快、肥效短,用作追肥比较合适,应少量勤施。具体施肥量的计算方法如下:肥料施用量=(作物目标产量需养分量-土壤供养分量)/(肥料利用率/%×肥料养分含量/%)。
  2.6.2 施肥时间。计算出农作物需肥总量后,按各阶段需肥要求进行施肥,一般生长前期多施氮肥,中后期多施磷钾肥,少施或不施氮肥。
  2.6.3 施肥方式。化肥品种不同,施用方式不同。过磷酸钙可同基肥一起施入土壤;复合肥、尿素可追施,氨水可随灌溉水施入;微量肥料磷酸二氢钾、钙肥等可叶面喷施,一般结合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一并完成[2]。
  2.7 科学使用农药
  农药的使用是农业污染的一大源头。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可使农药防治病虫害与农作物健康生长、农产品品质优良、土壤健康良性循环达到动态平衡。为做到合理使用农药,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农药使用量严格按农药使用说明确定,不加量、不打扣,使用说明的量是经科学验证的,盲目加大用量,会造成各种不良影响,如小麦除草剂药害时有发生。二是合理把握用药时间。一些农民用药效果不好,并不是因为药效不好或用量不足,而是没有把握好用药时间。比如,小麦条锈病防治的最佳时间是发病初期,此时用药才能更有效地杀死病菌,防治效果最好。三是注意用药方式。能局部防治的,不大面积用药;能个别防治的,不满园防治。比如,花椒吉丁虫、花椒天牛,可采用药棉塞虫洞、封堵洞口的办法;核桃腐烂病,可将病斑划若干横竖道,涂抹乐期本防治,发现一处防治一处,防止病菌蔓延。
  2.8 合理负重,控制产量
  土壤供肥能力是有限的,盲目追求产量,促花促果,易使土壤营养亏欠,来年欠收或形成大小年。对此,应在秋季对果树进行修剪,合理分布枝组,春季疏花疏果,小麦、玉米等作物实施间苗等耕作措施。
  2.9 提倡物理防治病虫害
  ①秋冬季修剪病虫枝,彻底清园。秋季落叶后,剪除病虫枝,捡拾病果,清扫落叶,割除杂草,减少病原菌。②冬季树体涂白,可以防止冻害,并可减少病菌侵染,减轻病虫害。③日常田间劳作时携带塑料袋,随时剪除病虫枝,带出田间烧毁。发病较重的植株及时拔除,装入塑料袋,带出田间烧毁,株穴用生石灰撒施杀菌。
  参考文献
  [1]邹良栋.植物生长与环境[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李丙智,王俊峰,李永焘,等.苹果矮化自根砧与减肥减药有机栽培[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3148.htm